《中兽医经络与针灸》求取 ⇩

第一篇 经络学说1

第一章 经络与天地阴阳的关系3

第一节 阴阳概念3

一 阴阳的一般概念3

二 天地阴阳概念4

第二节 经络与天地阴阳的相通5

一 经络与天气阴阳的相通6

二 经络与天气阴阳相适应的关系7

三 经络与地气阴阳的相通8

四 经络与天地邪阴邪阳的关系8

第二章 经络与营卫气血10

第一节 营卫气血10

一 营卫10

二 气血11

第二节 营卫气血的功能11

一 营血的功能11

二 卫与气的功能12

第三节 营卫气血与津液的关系14

一 津液的生成及其功用14

二 营卫气血与津液15

第三章 经络与脏腑16

第一节 阴性器官(脏)16

一 肺16

二 心17

三 心包络19

四 脾20

五 肾20

六 肝22

第二节 阳性器官(腑)22

一 大肠及小肠22

二 三焦23

三 胃24

四 膀胱25

五 胆26

第四章 经络与五行27

第一节 五行生克27

一 五行生克的生成27

二 五行相生28

三 五行相克29

四 生克间的关系30

第二节 五行生克在经络学说上的应用31

一 五行与经络脏腑关系31

二 五脏与五体关系32

三 五脏与五时关系32

四 五气与畜体关系35

五 五窍与诊断关系36

六 五行生克与五脏疾病关系37

第五章 经络的分类与循行41

第一节 经络的命名与分类41

第二节 经络循行的形成43

一 经络的阴阳相通43

二 经络循行与针穴关系44

三 经脉的循行方向45

第三节 经络的错综交接47

第四节 经络与畜体关系48

一 头咽经络48

二 躯干经络49

三 四肢部经络50

四 其他各部经络50

第六章 经络与病证51

第一节 阴阳寒热证51

第二节 阴阳虚实证53

一 阴阳虚实证之表现53

二 虚实与经络54

三 虚实与补泻56

第三节 阴阳表里证57

一 表里证及其复杂性状57

二 表里证与邪气60

三 邪气特性与针灸和用药关系67

第四节 阴阳气血证68

第五节 正证及邪证69

第七章 经络与诊断71

第一节 望诊71

第二节 闻诊73

第三节 问诊73

第四节 切诊74

第五节 病证与四诊79

第二篇 穴位82

第一章 穴位总论82

第一节 穴位的命名及分类82

一 穴位的命名82

二 穴位的分类85

第二节 穴位的归经86

一 穴位归经之重要86

二 穴位的作用88

三 循经取穴88

第三节 定穴及取穴90

一 定穴90

二 取穴91

第二章 穴位各论94

第一节 前半部三阴经94

一 前肢太阴肺经94

二 前肢少阴心经104

三 前肢厥阴心包络经112

第二节 前半部三阳经119

一 前肢太阳小肠经119

二 前肢少阳三焦经128

三 前肢阳明大肠经136

第三节 后半部三阴经155

一 后肢太阴脾经155

二 后肢少阴肾经162

三 后肢厥阴肝经170

第四节 后半部三阳经179

一 后肢太阳膀胱经179

二 后肢少阳胆经209

三 后肢阳明胃经216

第五节 会阳经236

第六节 聚阴经251

第三篇 针灸法263

第一章 针法264

第一节 针治用具及使用方法264

一 针的种类264

二 针具的使用法268

第二节 针的保护及消毒269

一 修针及藏针269

二 针具消毒270

第三节 针刺手法270

一 进针方法270

二 留针272

三 补泻手法272

四 起针273

第四节 针刺的练习274

第五节 针治有关事项275

第六节 针治范围276

第二章 电针法与穴位药物注射278

第一节 电针应用器械278

一 电针机278

二 电针用针279

第二节 通电方法279

一 电热法279

二 粘膜感传法280

三 反复通电法281

四 围攻通电法281

第三节 穴位药物注射282

一 注射部位与药物282

二 操作方法282

三 疗程及应用范围282

第三章 灸法及烙法283

第一节 灸法的操作283

第二节 灸治适应证及禁忌284

第三节 烙法284

第四篇 治疗287

第一章 治疗总论288

第一节 审因查症288

第二节 治疗取穴289

第三节 治疗配穴290

第二章 治疗各论292

第一节 肺经病292

一 肿喉292

二 咳嗽293

三 肺寒吐沫296

四 肺热暴喘297

五 肺虚喘298

六 肺病298

七 肺把五攒痛299

八 肺把肺膊痛301

九 肺把低头难302

十 遍身黄303

十一 胸痹304

十二 各种流鼻症305

第二节 大肠病307

一 冷痛307

二 冷肠泻308

三 肠黄308

四 肠风便血309

五 大肠结310

六 大肠气胀314

七 血虚便秘314

八 脱肛315

第三节 脾经病316

一 脾气痛316

二 脾虚四肢浮肿316

三 脾虚歪嘴风317

四 脾虚偏风症318

第四节 胃经病319

一 胃寒吐涎319

二 翻胃吐草320

三 胃胀大322

四 牛百叶干322

五 牛宿草不转323

六 牛急性气胀325

第五节 心经病325

一 心热舌疮325

二 心风黄326

三 心热风邪327

四 黑汗风327

五 脑黄328

第六节 小肠病329

一 小肠结329

二 小肠痛329

第七节 肾经病330

一 尿血330

二 肾虚后腿肿331

三 肾经痛332

四 肾虚遗精333

五 垂缕不收333

第八节 膀胱病334

一 遗尿334

二 胞转335

第九节 肝经病336

一 肝热传眼336

二 骨眼337

三 混睛虫337

四 肝经风热337

第十节 胆经病338

一 黄疽338

二 牛胀胆339

第十一节 心包病340

一 心包积液340

二 心包虚症340

第十二节 杂症340

一 破伤风340

二 肚皮水肿342

三 蹄黄343

四 漏蹄343

五 睾丸肿343

六 败血凝蹄345

七 宿水停脐346

八 闪伤夹气346

九 黄肿346

十 胎衣不下348

十一 子宫脱出348

十二 各种瘸拐症348

十三 滚蹄352

1963《中兽医经络与针灸》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孙丙阳,孙国治编著 1963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食用菌保健食谱(1987 PDF版)
食用菌保健食谱
1987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经络穴位与针灸概要( PDF版)
经络穴位与针灸概要
针灸与经络学( PDF版)
针灸与经络学
兽医针灸学  初稿(1959 PDF版)
兽医针灸学 初稿
1959
兽医中草药与针灸  群众经验选编( PDF版)
兽医中草药与针灸 群众经验选编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兽医针灸(1972 PDF版)
兽医针灸
1972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经络穴位与针灸概要(1996 PDF版)
经络穴位与针灸概要
1996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经络针灸心法(1979 PDF版)
经络针灸心法
1979 长春中医学院
中国针灸经络通鉴(1993 PDF版)
中国针灸经络通鉴
1993 青岛:青岛出版社
经外奇穴纂要(1987 PDF版)
经外奇穴纂要
1987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心法丛书  经络针灸心法(1986 PDF版)
中医心法丛书 经络针灸心法
1986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兽医药方及针灸(1972 PDF版)
中兽医药方及针灸
1972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兽医针灸图谱(1989 PDF版)
中国兽医针灸图谱
1989 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黑龙江省兽医针灸经验(1959 PDF版)
黑龙江省兽医针灸经验
1959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兽医针灸治疗(1995 PDF版)
兽医针灸治疗
1995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