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艺术的永恒上帝 赵树理大众化文艺思想综论》
作者 | 郝亦民著 编者 |
---|---|
出版 | 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46 |
出版时间 | 1992(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37809933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47432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汇历史之流 成时代之潮——赵树理大众化文艺思想成因概论5
一 在历史的转折点上28
二 根系千年古国文化28
三 曲折境遇铸就的独特人格28
四 时代的养育和催生28
第二章 赵树理的大众化基本内涵之辩证28
一 民族化、大众化、通俗化53
二 赵树理的大众化53
三 赵树理大众化的历史命运53
第三章 赵树理大众化文艺思想的理论起点——“两种艺术境界”说53
一 美感差异论77
二 根基于对大众的深切了解77
三 为主体生产对象与为对象生产主体77
第四章 赵树理大众化文艺思想诸美学特征77
一 赵树理的团圆之美——大众深层意愿与革命现实趋向相结合而产生的新的美学风范二 赵树理的真实之美——“生活是基础,搬上舞台就必须舞蹈化”。三 赵树理的形式构造之美——以情节为环以故事为链的联贯而完整的单线索结构四 赵树理的幽默之美——中国农民淳厚质朴情感与聪明智慧之艺术化美感化结晶第五章 赵树理大众化思想的艺术形式观101
一 “让老老少少都能看”,最根本的在于形式121
二 利用民间旧形式,不是原样照搬,而是立足改造与创新121
三 寻求适合于大众的艺术品类与体裁,是建设更高级大众化文艺形式的必要途径第六章 赵树理大众化思想的文艺创作论121
一 “深入生活”论147
二 “问题小说”论147
三 “人是中心”论147
四 创作技巧论147
第七章 赵树理大众化文艺思想与毛泽东文艺思想147
一 毛主席“批准”了他的主张186
二 理论的深化与实践的自觉186
三 他也丰富和发展了毛主席的路线186
四 关于赵树理与毛泽东文艺思想某些差异的初探186
第八章 赵树理的大众化文艺思想与民族传统文化186
一 继承与革新207
二 反叛与重建207
三 局限与自囿207
第九章 赵树理大众化文艺实践及其影响207
一 “赵树理时代”231
二 赵树理精神231
三 赵树理的世界性231
第十章 赵树理大众化文艺思想的当代意义231
一、为什么人的问题永远是文艺的一个根本问题245
二、当今通俗文艺与文艺大众化245
三、我们的时代仍然需要赵树理245
后记245
1992《为了艺术的永恒上帝 赵树理大众化文艺思想综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郝亦民著 1992 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永恒的寺庙 石窟艺术
- 1999 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
-
- 赵树理小说的艺术风格
- 1990
-
- 大众文艺的理论和实验
- 华中新华书店
-
- 文艺大众化论集
- 1956 胶东新华书店
-
- 大众文艺论集
- 1951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大众文艺论集
- 1950 工人出版社
-
- 永恒的瞬间 摄影艺术
- 1999 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
- 赵树理小说的艺术风格
- 1990 北京:中国书店
-
- 赵树理小说的艺术世界
- 1986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思想工作的艺术
- 1984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 柯尔克孜族
- 1996 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
- 赵树理曲艺文选
- 1983 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
-
- 赵树理戏剧曲艺选
- 1980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