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良种繁育与育种学》求取 ⇩

绪论1

第一节家蚕良种繁育与育种的概念1

第二节家蚕良种繁育与育种简史2

一、古代的蚕种生产技术2

二、近代蚕种生产概况4

三、解放后家蚕良种繁育和育种工作的成就5

第三节本课程内容及其与其他课程的关系7

上篇家蚕良种繁育9

第一章家蚕品种和良种繁育制度9

第一节家蚕品种的来源9

一、品种的概念9

二、家蚕的起源和品种的分化9

三、四大地理系统(品种)的一般特性12

第二节现行品种原种主要性状13

一、采用优良蚕品种的原则13

二、我国重点蚕区现行蚕品种原种性状13

第三节 家蚕良种繁育制度24

第二章原种催青25

第一节原种催青的意义和催青日期的确定25

一、原种催青的意义25

二、春期原种催青日期的确定26

三、秋期原种催青日期的确定28

第二节出蛾调节预定表的编制28

一、对交品种出库日差及蚁量比例28

二、出蛾调节预定表的编制29

第三节催青中环境因素对胚子发育和化性的影响30

一、催青中环境因素对胚子发育的影响30

二、催青中环境因素对化性的影响32

第四节原种催青标准34

一、二化性品种原种催青标准34

二、多化性品种原种催青标准36

三、一化性品种原种催青标准36

第五节催青方法37

一、催青室的布置37

二、催青的技术处理37

三、催青中蚕卵及蚁蚕的抑制39

第三章原蚕饲育要则40

第一节 原蚕饲育特点40

第二节原蚕饲育技术要则40

一、收蚁40

二、饲料41

三、给桑42

四、扩座、除沙43

五、眠起处理43

六、气象调节44

七、蚕病预防47

八、蚕的发育观察和选择48

九、注意对交品种的出蛾调节49

第三节原蚕上蔟和采茧49

一、营茧角度与蛹的生理49

二、上蔟时期与方法51

三、蔟中保护51

四、早采茧52

第四章种茧的检验和保护53

第一节种茧的品质检验53

一、种茧的品质标准53

二、种茧品质检验的方法53

第二节原蚕区种场的种茧收购55

一、种茧收购55

二、种茧运输55

第三节种茧选择58

一、种茧选择的意义58

二、种茧选择的方法58

第四节种茧保护58

一、种茧保护的重要性58

二、种茧保护方法59

三、防止不良蛹的发生61

四、种茧期的出蛾调节62

第五节种茧(蛹)的雌雄鉴别63

一、蛹的雌雄特征64

二、鉴别时期64

三、鉴别操作64

四、种茧雌雄鉴别机65

第五章采种技术66

第一节采种型式及其优缺点66

一、散卵种66

二、平附种66

三、框制种66

第二节采种的准备工作67

一、产卵材料的准备67

二、房屋用具的准备67

三、组织分工68

第三节采种技术68

一、出蛾、捉蛾与选蛾68

二、交配与理对69

三、拆对与投蛾72

四、产卵与巡蛾72

五、雌雄蛾的贮藏、管理与雄蛾再交74

六、收蛾、收种75

七、母蛾保管77

第四节增加产卵量和减少不受精卵的措施77

一、增加产卵量77

二、减少不受精卵79

第六章微粒子病的预防检查80

第一节 微粒子病预防检查的意义80

第二节检查方法81

一、补正检查81

二、各龄迟眠蚕检查81

三、出蛾促进检查81

四、母蛾检查81

第三节微粒子病的集团母蛾检查法83

一、普通种母蛾的抽样方法83

二、集团母蛾检查方法84

第七章蚕种保护86

第一节 蚕种保护的重要性86

第二节蚕卵的成分86

一、蚕卵的一般组成86

二、蛋白质和氨基酸87

三、脂类87

四、碳水化合物88

五、水分89

第三节蚕卵的发育过程89

一、前滞育期89

二、滞育期90

三、越冬期91

四、临界期91

五、器官形成期91

六、完成期92

第四节蚕卵的呼吸92

一、呼吸量92

二、呼吸障害92

第五节环境对蚕卵的影响94

一、气象因素对蚕卵的影响94

二、蚕种的有害物及敌害95

第六节蚕种保护的方法96

一、春制越年种的保护96

二、秋制越年种的人工越夏98

三、蚕种运输98

第七节蚕种冷藏技术123

一、蚕种冷藏的目的及作用123

二、越冬后的胚子发育与冷藏适期99

三、冷藏方法100

四、冷藏设备102

第八节死卵的种类、发生原因及防止方法103

一、死卵的种类和产生原因104

二、防止死卵发生的方法106

第八章蚕种的人工孵化106

第一节 蚕种人工孵化的意义和种类106

第二节与人工孵化有关的盐酸性质及其鉴定107

一、盐酸的比重与浓度107

二、盐酸的比重与温度108

三、盐酸使用中的浓度变化308

四、盐酸的稀释法108

五、盐酸杂质的鉴定109

第三节即时浸酸孵化法109

一、浸酸适期109

二、盐酸刺激量与浸酸标准110

第四节冷藏浸酸孵化法111

一、冷藏的作用111

二、入库的适期111

三、冷藏温度与期限112

四、蚕种出库后到浸酸的有效时间113

五、冷藏浸酸的刺激量标准113

六、滞育卵冷藏盐酸孵化法114

七、已冷藏蚕种的中止冷藏115

第五节 室温盐酸孵化法116

第六节 盐酸孵化法的设备117

第七节浸酸的操作程序118

一、蚕种出库和装笼118

二、浸酸119

三、脱酸119

四、脱粒、过筛、漂洗119

五、比重、脱盐、脱水120

六、干燥120

第八节 温汤孵化法120

第九节人工孵化种浸酸前后的冷藏抑制122

一、即时浸酸种浸酸前后的冷藏122

二、冷藏浸酸种浸酸后的冷藏122

第九章浴种、消毒和整理123

第一节 浴种、消毒的目的及施行适期123

第二节散卵的浴消124

一、散卵浴消的操作程序和方法124

二、平附种的盐酸脱粒法125

第三节 平框种的浴消126

第四节蚕种整理126

一、各级蚕种卵质合格标准127

二、散卵的称量和装盒127

三、平框种的整理128

第十章原种和原原种的繁育128

第一节 原种和原原种繁育的概念128

第二节原种繁育的特点129

一、蛾区蚁量育的要求129

二、原种种茧的品质检验与选择129

三、原种的交配130

四、采种特点131

第三节原原种繁育的特点131

一、单蛾育技术131

二、原原种种茧品质标准132

三、种茧评选步骤132

四、采种特点134

第十一章蚕种的计划生产和种场类型134

第一节蚕种的计划生产134

一、计划生产的重要性134

二、蚕种繁育系数和计划生产安排134

三、各级蚕种的供应与调配136

第二节蚕种场的类型和设计137

一、蚕种场的类型137

二、种场设计138

下篇家蚕育种143

第十二章家蚕的遗传(一)143

第一节形态性状的遗传143

一、正常型与突变型143

二、卵性状的遗传144

三、幼虫性状的遗传147

四、茧性状的遗传151

五、蛹性状的遗传152

六、蛾性状的遗传152

第二节连锁与性别的遗传153

一、连锁与连锁群153

二、性别决定157

三、z染色休连锁(伴性遗传)158

四、W染色体连锁(限性遗传158

第十三章家蚕的遗传(二)159

第一节数量性状的遗传159

一、表现部分伴性遗传160

二、不表现部分伴性遗传167

三、遗传力168

四、相关175

第二节化性和眠性的遗传182

一、化性的遗传182

二、眠性的遗传183

三、化性基因、眠性基因和激素的关系185

第三节发育遗传186

一、皮肤形态性状的出现186

二、E假复等位基因组的作用186

二、嵌合体190

四、孤雌生殖、雄核发育和多倍体190

五、致死作用192

第四节抗病性遗传193

一、不同蚕品种对各种蚕病抗病性的差异193

二、对病毒性软化病(FV)抗病性的遗传194

三、对核型脓病(NPV)经口传染抗病性的遗传195

四、对质型脓病(CPV)经口传染抗病性的遗传196

五、对硬化病抵抗性的遗传196

第十四章家蚕育种目标和原始材料197

第一节家蚕育种目标197

一、家蚕育种的基本任务197

二、蚕丝生产对蚕品种的总要求197

三、制订家蚕育种目标的依据与原则198

四、育种的具体指标199

第二节家蚕育种的原始材料200

一、原始材料的重要性200

二、原始材料的收集200

三、原始材料的保存201

四、原始材料的研究201

五、基础育种材料202

第十五章引种与系统分离育种203

第一节引种203

一、引种的意义203

二、引种的方法203

第二节 系统分离育种的原理204

第三节选择方法的类别205

一、混合选择205

二、蛾区选择206

三、单项性状选择与综合性状选择207

四、直接选择和间接选择208

五、选择指数的应用209

第四节交配210

一、近亲交配与杂交211

二、近亲交配的遗传效应211

三、近亲交配的应用213

四、留种个体的交配方式214

第五节系谱记载215

一、育种编号215

二、育种系谱及成绩记载表217

第六节 系统分离育种实例217

第十六章杂交育种218

第一节杂交亲本的选择219

一、根据育种目标选择适当的亲本219

二、综合经济性状优良219

三、遗传性稳定219

四、两亲性状优缺点互补220

五、杂交亲本间的血缘关系要近220

六、中日系统亲本间的配合力良好221

七、育种主要目标性状的遗传规律221

第二节杂交方式221

一、单杂交221

二、回交222

三、多品种杂交223

四、远缘杂交225

第三节杂交后代的培育与选择225

一、培育环境226

二、杂交后代的选择227

第四节 品种的退化与复壮229

第五节杂交育种实例230

一、春用品种230

二、夏秋用品种232

第十七章诱变育种236

第一节 诱变育种的意义236

第二节诱变因素237

一、物理诱变因素237

二、化学诱变因素239

第三节诱变频率240

一、突变频率的测定240

二、剂量与突变频率240

三、剂量率与突变频率241

四、发育时期与突变频率242

五、性状与突变频率243

六、影响突变频率的其他因素243

第四节辐射敏感性244

一、不同发育时期的辐射敏感性244

二、品种与辐射敏感性245

第五节突变的诱发和利用245

一、限性斑纹的诱发和利用246

二、限性茧色系统的诱发和利用247

三、限性卵色系统的诱发和利用248

四、平衡致死基因的应用249

第十八章抗病育种250

第一节 抗病育种的意义250

第二节抗病育种的理论和方法251

一、抗病育种的理论251

二、抗病育种的方法253

第三节抗病育种实践258

一、对核型多角体病毒(NPV)抗病性的选育效果258

二、对质型多角体病毒(CPV)抗病性的选育效果258

三、对病毒性软化病(FV)抗病性的选育效果258

四、对诱发感染抵抗性的选育效果260

五、对不良温湿度条件抵抗性的选育效果261

第十九章杂种优势在蚕业上的利用261

第一节 家蚕一代杂交种的杂种优势现象262

第二节配合力的测定262

一、配合力的概念262

二、配合力的测定263

三、配合力测验在家蚕育种工作中的应用265

第三节数量性状杂种优势的度量266

一、杂种效果266

二、杂种优势率267

三、杂种优势指数268

四、势能比值268

五、超亲杂种优势率268

六、竞争杂种优势率269

第四节家蚕杂种优势的利用269

一、单杂交种269

二、多元杂交种270

第二十章品种鉴定272

第一节品种鉴定的意义、组织机构及程序272

一、品种鉴定的意义272

二、品种鉴定的组织机构与任务272

三、品种鉴定程序273

第二节 实验室品种鉴定274

第三节 农村生产鉴定275

附录一品种性状调查方法278

附录二蚕卵胚子解剖法287

附录三家蚕胚子发育图283

附表一家蚕基因一览表283

附表二家蚕胚子发育阶段表30

附表三摄氏、华氏温度对照表301

附表四华氏干湿计相对湿度表302

附表五摄氏干湿计相对湿度表304

附表六盐酸温度和比重关系表(室贺)306

附表七饲育原蚕100克蚁量主要蚕具参考表307

1982《家蚕良种繁育与育种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浙江农业大学主编 1982 北京:农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1983 PDF版)
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
1983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育种和良种繁育学  种子班用( PDF版)
育种和良种繁育学 种子班用
蚕的良种繁育学( PDF版)
蚕的良种繁育学
浙江农学院
遗传育种与良种繁育学( PDF版)
遗传育种与良种繁育学
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1984 PDF版)
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
1984 北京:农业出版社
作物育种及良种繁育(1980 PDF版)
作物育种及良种繁育
1980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选种和良种繁育学(1957 PDF版)
选种和良种繁育学
1957 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
良种繁育(1959 PDF版)
良种繁育
1959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家蚕良种繁育与育种学(1982 PDF版)
家蚕良种繁育与育种学
1982 北京:农业出版社
选种和良种繁育学(1954 PDF版)
选种和良种繁育学
1954 华东区中等农业学校教材参考资料编审委员会
遗传育种与良种繁育(1984 PDF版)
遗传育种与良种繁育
1984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家用录像机检修技术速成(1999 PDF版)
家用录像机检修技术速成
1999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选种和良种繁育学(1960 PDF版)
选种和良种繁育学
1960 农垦出版社
甘蔗育种和良种繁育(1980 PDF版)
甘蔗育种和良种繁育
1980 北京:农业出版社
甜菜育种与良种繁育(1982 PDF版)
甜菜育种与良种繁育
1982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