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
作者 | 苏家坡编著 编者 |
---|---|
出版 |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88 |
出版时间 | 198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10310119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46390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绪论1
第一章选择课题8
第一节选题的意义8
一、明确研究方向8
二、体现研究水平9
三、制约研究过程9
四、决定研究成果10
第二节课题的类型10
一、理论课题与应用课题11
二、自选课题与委派课题12
三、长期课题与短期课题13
第三节选题的原则14
一、必要性原则14
二、创造性原则14
三、可行性原则15
四、最优化原则15
第四节研究的类型16
一、探索性研究16
二、描述性研究17
三、解释性研究17
四、普遍调查18
五、典型调查20
六、重点调查23
七、个案调查24
第二章建立假设26
第一节理论的特征26
一、理论的涵义26
二、理论的作用27
三、理论的标准29
第二节理论的结构30
一、命题31
二、概念33
三、变量33
四、关系36
第三节假设的建立40
一、假设的特征40
二、假设的作用41
三、假设的途径43
四、假设的构造44
第三章设计方案57
第一节调查指标的设计57
一、调查指标的概念57
二、指标设计的原则63
第二节操作定义的设计66
一、指标的操作定义66
二、指标信度和效度69
第三节调查方案的设计72
一、调查方案的内容72
二、设计方案的原则74
三、调查方案的评估76
第四章制定问卷78
第一节问卷的概述79
一、问卷的涵义79
三、问卷的类型81
三、问卷的结构83
第二节问卷的问题85
一、问题的性质85
二、问题的类型86
三、问题的格式90
四、问题的顺序99
五、问题的表述101
第三节问卷的误差103
一、误差的原因103
二、误差的控制104
三、问卷的回收108
第五章抽取样本112
第一节抽样法概述112
一、抽样法的涵义112
二、抽样法的特点114
三、抽样法的应用116
第二节抽样的程序118
一、确定总体范围118
二、建立抽样构架119
三、选择抽样方法119
四、抽取样本单位119
五、评估样本资料120
第三节抽样的方法120
一、简单随机抽样121
二、等距随机抽样124
三、分层随机抽样125
四、整群随机抽样126
五、多段随机抽样127
六、非随机抽样129
第四节抽样的原理131
一、概率分布131
二、大数法则138
三、抽样误差142
四、样本数目154
第六章收集资料132
第一节邮寄法162
一、邮寄法的概念162
二、邮寄法的制导165
三、问卷的回收率169
第二节访问法171
一、访问法的概念171
二、访问法的步骤174
三、访问的方式176
四、访问的艺术177
第三节观察法182
一、观察法的概念182
二、观察法的类型185
三、观察法的实施187
第四节实验法193
一、实验法的概念193
二、实验法的类型196
三、实验法的设计198
第五节文献法204
一、文献法的概念204
二、文献的类型207
三、文献的收集208
第七章整理资料213
第一节整理资料概述214
一、整理资料的意义214
二、整理资料的原则216
三、整理资料的步骤218
第二节资料的审核219
一、资料审核的涵义219
二、资料审核的方法220
三、各种资料的审核222
第三节资料的分组224
一、资料分组概述224
二、选择分组标志228
三、确定分组界限235
四、编制分组数列240
第四节资料的汇总243
一、资料的手工汇总243
二、资料的计算机汇总246
三、资料汇总的表格253
第八章定量分析260
第一节集中量数的测定261
一、众数262
二、中位数265
三、平均数267
第二节离中量数的测定271
一、极差272
二、四分位差273
三、异众比率276
四、标准差276
五、离散系数282
第三节相关系数的测定284
一、相关分析概述284
二、简单相关分析290
三、复合相关分析306
第四节回归分析317
一、回归分析概述317
二、一元直线回归320
三、多元直线回归323
第九章理论分析330
第一节理论分析的意义330
一、理论分析的涵义330
二、理论分析的作用331
三、理论分析的原则337
第二节理论分析的程序338
一、审读调查资料338
二、确定分析目标339
三、选择分析方法339
四、实际分析资料340
第三节理论分析的方法344
一、探求因果法344
二、比较分析法348
三、归纳演绎法351
四、分析综合法355
五、结构功能法356
第十章撰写报告360
第一节调查报告的意义360
一、调查成果的形式360
二、调查报告的涵义361
三、调查报告的特点362
第二节调查报告的类型363
一、按研究的目的划分363
二、按涉及的领域划分364
三、按研究的性质划分366
第三节调查报告的结构366
一、调查报告的内容结构368
二、调查报告的形式结构369
第四节调查报告的写作369
一、确定主题370
二、选择材料370
三、拟定提纲371
四、内容写作372
附录一《蛇口工业区社会适应研究》调查问卷376
附录二《鹭江村的农民家庭构成和消费》调查问卷379
附录三随机数表382
附录四正态分布概率表386
后记388
1989《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苏家坡编著 1989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社会调查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1995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 社会调查研究原理与方法
- 1998年02月第1版 华文出版社
-
- 社会调查方法
- 1986
-
- 农村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
- 华中农业大学;农村社会学教研室
-
- 社会调查研究理论与方法
- 1994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 社会调查方法
- 1986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
- 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
- 1991 北京:红旗出版社
-
-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
- 1990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 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的理论与方法
- 1992.12 兰州市:兰州大学出版社
-
- 社会调查研究理论与方法
- 1992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 社会调查方法
- 1933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 社会调查基础理论与方法
- 1996.08 兰州市:兰州大学出版社
-
-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
- 1990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邓小平文选》学习辅导材料
- 1983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 家政学
- 1989 广东省妇女干部学校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