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简史》
作者 | 刘贵田主编 编者 |
---|---|
出版 |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20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10544640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46249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上编中国近代史1
第一章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
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2
一 腐朽没落的清王朝2
二 处于上升时期的资本主义世界4
三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运动6
第二节鸦片战争11
一 英国挑起鸦片战争11
二 清政府战败及其原因15
三 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16
第三节近代中国史的开端17
一 近代中国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订立17
二 人民群众反侵略斗争的继续19
三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21
第二章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26
第一节太平天国起义27
一 洪秀全及其拜上帝会27
二 金田村起义与天国的建立和巩固29
三 《天朝田亩制度》33
四 天京城内的大变乱34
第二节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中外反动势力的结合36
一 英法联军的侵略36
二 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40
第三节太平天国的失败及其历史意义41
一 太平天国的后期斗争与失败41
二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45
第三章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51
第一节洋务运动和近代军事工业的产生51
一 洋务运动的兴起51
二 近代军事工业的建立55
第二节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出现59
一 近代民用企业的创办59
二 商办近代企业的产生63
第三节新阶级和新思潮67
一 中国无产阶级的诞生67
二 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68
三 早期维新思想69
第四章中法、中日战争和戊戌变法运动73
第一节中法、中日战争和严重的民族危机74
一 中法战争74
二 中日战争76
三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掠夺81
第二节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变法运动84
一 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兴起84
二 “百日维新”及其失败89
三 维新变法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教训93
第三节 思想文化中的新气象94
第五章义和团反帝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98
第一节义和团运动的兴起99
一 义和团运动发生的原因99
二 从义和拳到义和团100
三 义和团进入北京、天津104
第二节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06
一 八国联军的入侵和清政府的宣战106
二 京津军民的英勇抗敌和帝国主义的侵略暴行109
三 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和《辛丑条约》的签订113
第三节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115
第六章辛亥革命和封建王朝的终结119
第一节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120
一 日俄战争和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20
二 孙中山的早期活动122
三 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123
第二节中国同盟会成立及其领导的革命斗争125
一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与革命小团体的建立125
二 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政治纲领128
三 同盟会领导的革命斗争129
第三节武昌起义和清王朝的覆灭131
一 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及其破产131
二 黄花岗起义与保路风潮133
三 武昌起义的胜利135
四 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137
五 袁世凯窃取胜利成果与辛亥革命失败139
第四节辛亥革命的胜利和失败及其经验教训142
一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42
二 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143
下编中国现代史145
第七章北洋军阀统治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45
第一节五四前夜的中国145
一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145
二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中国阶级力量的变化148
三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50
第二节五四运动154
一 五四运动的爆发154
二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156
第三节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58
一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产生158
二 中国共产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59
三 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162
第八章国民革命兴起与北洋军阀统治崩溃165
第一节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166
一 国共合作建立,革命运动趋向高潮166
二 北京政变和五卅运动170
三 革命统一战线内部的分化与斗争175
第二节北伐战争178
一 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178
二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184
第三节国民革命的失败及经验教训188
一 国民革命的失败188
二 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及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192
第九章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革命的曲折发展198
第一节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社会199
一 宁汉合流与国民党各派纷争199
二 国民党对内对外政策201
三 新军阀混战202
第二节中共开辟农村根据地和中国革命新道路204
一 革命低潮时期共产党人的不屈斗争204
二 毛泽东关于红色政权的理论209
三 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与扩大211
第三节遵义会议——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17
一 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成立和工农红军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217
二 王明“左”倾路线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219
三 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胜利222
第十章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入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226
第一节日军侵占东北,全国掀起抗日民主运动227
一 九一八事变和东三省沦亡227
二 伪“满洲国”的建立与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228
三 民族觉醒浪潮的高涨229
第二节国民党法西斯统治加强国家官僚资本主义对国民经济的垄断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232
一 国民党的“安内攘外”政策和法西斯统治加强232
二 国家官僚资本主义对国民经济的垄断233
三 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235
第三节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实现243
一 华北事变和一二九运动243
二 瓦窑堡会议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确定245
三 西安事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247
第十一章抗日战争全面展开和最后胜利254
第一节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团结抗战255
一 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255
二 正面战场的抗战257
三 敌后战场的开辟261
第二节相持阶段到来后的中国抗战265
一 日本侵华方针和汪伪政权的建立265
二 敌后战场成为抗日主战场266
三 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268
第三节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中国抗战271
一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英美联合抗日271
二 相持阶段后期国统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272
三 共产党领导敌后军民艰苦奋战276
第四节抗日战争的胜利282
一 两个战场两种态势,国统区内民主运动的高涨282
二 中共七大和国民党六大284
三 抗日战争的胜利286
四 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287
第十二章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和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291
第一节争取和平民主,准备自卫战争292
一 战后国际国内形势和中共的方针292
二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294
第二节全面内战爆发300
一 中共打败国民党的战略方针300
二 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303
三 国统区的政治经济危机304
第三节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灭和新中国的诞生307
一 人民解放战争的转折307
二 伟大的战略决战和中共七届二中全会309
三 国民党南京政权的覆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316
后记319
1999《中国近现代简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刘贵田主编 1999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近代史简编
- 1987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
- 简明中国近现代史词典(下)
- 1985
-
- 中国近代简史
- 1975
-
- 中国近代简史
- 华东军政大学二总政治部
-
- 中国近代现代史
- 1958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简明中国近现代史词典 下
- 1985.12 北京市:中国青年出版社
-
- 中国近代现代史
- 1995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简明中国近代史
- 1983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 中国近代简史
- 1953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简明中国近现代史词典 上
- 1985.12 北京市:中国青年出版社
-
- 简明中国近代史
- 1986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 中国近代简史
- 1975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简明中国近代史
- 1983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 近代中国简史
- 1982 北京:北京出版社
-
- 中国近代史简编
- 1983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