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婚俗文化》
作者 | 杨正文,马成俊著 编者 |
---|---|
出版 |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94 |
出版时间 | 199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61009577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46189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编者的话1
一婚姻的历史1
1—1关于婚姻发展的学说2
1—2中国婚姻进化轨迹5
杂乱群婚5
血缘婚7
伙婚制或族外婚制11
对偶婚14
专偶婚15
二婚姻限制机制18
2—1生物限制机制18
辈份的限制18
血族外婚制的限制20
身体素质的限制24
2—2社会限制机制26
迷信的限制27
宗教的限制32
家族家支的限制37
阶级等级的限制42
民族的限制43
三婚前社交模式46
3—1春社社交46
3—2节日社交52
3—3跳月社交56
3—4青春的标记63
3—5交爱的场所68
3—6爱的表示74
语言表达方式74
音乐表达方式76
信物表达方式77
四择偶之路85
4—1择偶价值85
择偶范围85
择偶类型86
择偶价值86
4—2他律型择偶之路91
4—3自律型择偶之路97
4—4渗合型择偶之路105
4—5婚姻缔结的神意判断109
五洞房花烛——婚礼115
5—1抢婚115
5—2明媒正娶128
5—3喜剧的哭声134
5—4巧对歌技149
5—5合卺意象154
5—6生育意象161
5—7婚宴上的圣餐171
5—8喧闹的洞房175
5—9客居娘家179
5—10婚礼的法律效力184
六婚姻角色187
6—1新娘新郎187
6—2伴娘伴郎189
6—3媒人194
6—4舅舅200
6—5父母213
七婚姻结构模式216
7—1从妻居结构模式216
招养婚模式217
招养夫婚模式219
服役婚模式220
7—2从夫居结构模式221
抢婚模式221
交换婚模式222
表亲婚模式223
买卖婚模式224
转房婚模式226
典当婚模式227
童养婚模式227
选婚模式229
罚婚模式229
赠婚模式230
赐婚模式230
7—3几种特殊婚姻结构模式231
冥婚模式231
指腹婚模式233
八家庭类型和家庭发展235
8—1母系大家庭235
8—2父系大家庭239
8—3核心家庭242
8—4当代中国婚姻家庭变化新趋势244
九婚姻终结256
9—1离婚256
神判离婚260
民间调解离婚261
法律强制离婚261
官府断离262
9—2再婚264
再娶264
再嫁266
转房270
9—3祥林嫂的悲剧272
9—4财产与子女的归宿274
结束语278
10—1婚俗中的信仰意向278
10—2从妻居向从夫居转化的民俗骤变283
10—3后工业社会的婚俗发展趋向288
后记293
1990《中国婚俗文化》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杨正文,马成俊著 1990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民俗文化论
- 1995 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
- 婚床 世界婚俗
- 1986年09月第1版
-
- 中国婚俗
- 1986
-
- 体育哲学
- 1982.04 国家体委百科全书体育卷编写组
-
- 乡镇工商企业科学管理常用方法
- 1989 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
- 中国各省婚俗
- 1981 星光出版社
-
- 中国的婚俗
- 1981 经世书局
-
- 中国人的婚姻观与婚俗
- 1993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 中国古代传统铸造技术
- 1987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 婚俗文化 中国婚俗的轨迹
- 1990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外国婚俗集锦
- 1986 桂林:漓江出版社
-
- 中国传统婚姻风俗
- 1994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 中国古代婚俗文化
- 1993 北京:新华出版社
-
- 中外婚俗奇观
- 1988 职工教育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