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公安文学史稿》求取 ⇩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当代公安文学的概念和范畴之界定2

第二节 当代公安文学的文学史和艺术形态学意义7

第三节 当代公安文学的性质、使命和基本特征11

第四节 当代公安文学的发展进程13

第五节 当代公安文学的历史成就和经验教训28

上编(1949—1976

第二章 历史的声音和文学的新篇33

第一节 当代公安文学发生的原因及意义33

第二节 十七年公安文学发展的基本特点38

第三节 十七年公安文学的潮流和趋向42

第三章 在时代凯歌声中诞生和前进的电影文学45

第一节 概述45

第二节 公安题材电影文学的“片头”之作50

第三节 赵明的“反特”电影剧作53

第四节 《我这一辈子》及其它电影剧作56

第五节 前期其它电影文学的思想和艺术59

第六节 深化:艺术个性的明确和风格的多样性61

第七节 《今天我休息》的题材开拓和《徐秋影案件》的创作反思65

第八节 后期其它电影文学创作的收获69

第九节 电影剧作美学上的进步和成熟71

第四章 记录下时代风云变幻的小说创作75

第一节 概述75

第二节 史超、沈默君等的小说创作79

第三节 白桦、公刘等的边防“反特”小说83

第四节 叶一锋、李月润等的小说创作88

第五节 开拓:李文达等小说创作的意义91

第六节 张志民、俞林等的小说创作95

第七节 寒星、尾山、国翘等的创作99

第八节 发展:张明、王吾等小说创作的贡献104

第九节 “反特”题材领域的横向拓展106

第十节 十七年小说创作的社会倾向和审美意义108

第五章 戏剧文学的初步发展114

第一节 概述114

第二节 老舍的《西望长安》、《全家福》等剧作118

第三节 白刃、王军、赵寰等的创作122

第四节 其它各类戏剧文学的创作127

第六章 文化的专制和凋零的文艺130

第一节 概述130

第二节 本时期公安文学的成因和“价值”132

第三节 “夹缝文艺”、“阴谋文艺”及其代表作134

第四节 小说《海岛女民兵》及其电影改编的风波143

下编(1976.10— )147

第七章 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文学时代147

第一节 新时期公安文学的发生及其意义147

第二节 新时期公安文学的发展阶段和基本流向150

第三节 新时期公安文学的精神价值159

第四节 新时期公安文学之潮方兴末艾166

第八章 海岩:新时期公安文学的大纛170

第一节 海岩——自觉的公安文学作家170

第二节 长篇小说《便衣警察》的突出成就173

第三节 海岩中篇小说的艺术风貌178

第四节 海岩创作对新时期公安题材文学的贡献183

第九章 在罪与罚中展开历史和现实的艺术长卷(长篇小说)187

第一节 概述187

第二节 “中国的教育诗”:柯岩的创作189

第三节 生命精华:壮美人格的塑造191

一、修来荣、兰玉文的创作191

二、邹德盛、丁令武等的创作195

第四节 对恶的剖析和审视198

一、李建、徐加义的创作198

二、傅绪文等的创作201

第五节 打开另一个世界之门203

一、彭荆风的创作203

二、张斌等的创作205

第六节 让历史告诉未来207

一、李中杰的创作208

二、刘秉荣、曹策前、王瑞玉等的创作209

第十章 深刻透视:勇于切开社会的肌理(中篇小说·上)212

第一节 概述212

第二节 从维熙的大墙系列小说214

第三节 李建的沉思和李迪的“敲门”218

第四节 从张平无言的冷峻到王东满的“起诉”222

第五节 达理和王朔:在两极走钢丝226

第六节 独标一格的惊险小说:钟源、张昆华、雨加的创作230

第十一章 观照人生:面对第二战争的全景(中篇小说·下)235

第一节 概述235

第二节 张卫华张策的《民警生活录》238

第三节 魏人的刑警系列小说241

第四节 深层掘进:陈联华的“愤怒”和钟道新的“遗憾”245

第五节 生命的超越:呼唤崇高248

第六节 对沉重生活的浪漫变奏251

第十二章 以敏锐的艺术触角伸向社会生活的深处(短篇小说)256

第一节 概述256

第二节 王亚平创作的思想艺术价值及贡献260

第三节 困顿与寻找:晋川、苏铁、林斌等的创作265

第四节 延伸:发现与确认270

第五节 和鸣:弘扬与歌颂276

第十三章 抒写人民卫士艰辛历程的壮丽篇章(报告文学·上)281

第一节 概述28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安斗争史的第一颗音符285

第三节 艺术地表现人民卫士的成长史288

一、从《江南名探》到北国《神眼》289

二、艾群及其他作家的创作291

第四节 录警坛风云 谱人生颂歌294

一、陈安先、刘志文的创作295

二、顾笑言、吕永岩的创作297

第十四章 解剖社会肿瘤和民族痼疾的生动影像(报告文学·下)301

第一节 概述301

第二节 张卫华、张策:追踪社会“心蚀”的跳跃镜头304

第三节 针砭痼弊 讽世谕时306

一、李宏林的创作306

二、孟晓云、张湘霖的创作308

第四节 展示社会众生相的窗口311

一、姚玉彬的创作312

二、其他作家的创作313

第五节 公安题材报告文学亟待深化316

第十五章 在波诡云谲的生活中显现社会意义的电影文学319

第一节 概述319

第二节 在情与法的交织中表现社会问题的电影剧作328

第三节 公安题材电影文学的深化330

第四节 “《少年犯》现象”批判334

第五节 钟源“系列电影剧作”和《午夜两点》的意义338

第六节 《最后的疯狂》和《疯狂的代价》之思考342

第七节 电影文学:向着人、向着生命意义的深处开掘346

第十六章 丰富多采新作迭出的电视文学350

第一节 概述350

第二节 初期根据成名作品改编的电视文学353

第三节 《寻找回来的世界》和《便衣警察》:从小说到电视文学354

第四节 李中杰、修来荣等的电视文学创作358

第五节 王仲刚、德咏的电视文学创作362

第六节 《有这样一个民警》的社会影响和思想艺术意义365

第七节 《梁子》:警察人生的真实写照368

第八节 电视文学:扬长避短 开拓新路370

第十七章 独托幽岩展素心的散文天地374

第一节 概述374

第二节 陈淀国——在散文的大地上辛勤耕耘375

第三节 浓情质朴的心灵之曲:高红十等的散文创作378

第四节 踏花归来马蹄香:德咏等作家的散文创作384

第五节 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其他作家的散文创作391

第六节 生活呼唤散文 散文滋润生活395

第十八章 真理的烛光 警魂的风采(诗歌)398

第一节 概述398

第二节 雷抒雁的《小草在歌唱》等诗歌创作403

第三节 远征的驼铃:谢先云、潘万提的诗歌创作406

第四节 遨翔的缪斯:曹宇翔、杨锦的诗歌创作411

第五节 刘金山、孙刚、叶桢的诗歌创作417

第六节 凝重与洒脱:孙友民、郑光明、王鸣久的诗歌创作422

第七节 绵延的梯队:其他诗人的创作430

第八节 诗歌、呼唤新的审美空间435

结束语 在历史的偶然与必然之间438

后记高涧平441

1993《中国当代公安文学史稿》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高涧平等著 1993 北京:群众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史(1984 PDF版)
中国当代文学史
1984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  上册(1980 PDF版)
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 上册
1980
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  (下册)(1981 PDF版)
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 (下册)
1981
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 下册(1981 PDF版)
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 下册
1981
罗林生命感悟系列  神奇大自然( PDF版)
罗林生命感悟系列 神奇大自然
沈阳:万卷出版公司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下(1999 PDF版)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下
1999 北京:民族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  下(1980 PDF版)
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 下
1980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论稿(1990 PDF版)
中国当代文学论稿
1990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  2(1981 PDF版)
中国当代文学史 2
1981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1990 PDF版)
中国当代文学史
1990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稿(1962 PDF版)
中国当代文学史稿
1962 北京:科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  下(1981 PDF版)
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 下
1981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  上(1980 PDF版)
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 上
1980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哲学史稿  1949-1966(1987 PDF版)
中国当代哲学史稿 1949-1966
1987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稿(1986 PDF版)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稿
1986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