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与人类历史 下》
作者 | 孟驰北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参考页数 | 991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01057139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44957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前言1
第一章人类的六种文化1
第二章草原文化和人类关系10
一、草原民族和西亚各民族关系10
二、草原民族和欧洲各民族关系12
三、草原民族和印度人的关系15
四、草原民族和伊朗人的关系18
五、草原民族和埃及人的关系19
六、阿尔泰语系游牧民族和俄罗斯人、保加利亚人、匈牙利人、芬兰人的关系20
七、草原民族和华夏民族的关系22
第三章草原文化的特征26
一、草原文化的具体特征26
(一)原始初民的两种精神元素26
(二)游牧民族继承了原始初民活性精神因素31
(三)用奥林匹克精神激励人的活性精神因素41
(四)草原文化表现为一种群体氛围54
(五)草原文化的重大缺陷是没有文字58
(六)游牧民族是传播文化信息的载体67
(七)认同暴力74
(八)制造了奴隶82
(九)马背民族是优生力量88
(十)倾慕自由的心态90
(十一)世界性的破坏力量95
二、草原文化和力崇拜97
(一)游牧民族的力崇拜97
(二)阳刚之力与阴柔之力101
(三)力的强度与力的技巧109
第四章农业文化的特征113
一、农业文化的静态效应113
二、静态文化的负效应125
三、中国创造了最美的农业文化132
第五章草原文化与马和船142
一、马和游牧民族142
二、航海和游牧民族146
三、马和船是草原文化的核心150
四、马的性格与牛的性格156
五、马和船把世界联结起来160
六、马增大了战争的发生率164
七、马和人的幸福境界167
八、马和船使人对传统产生离心力170
第六章草原文化和酒神精神172
一、酒是特殊的饮料172
二、酒的文化意义174
三、草原民族和酒177
四、草原民族饮酒史实一瞥181
五、酒神节的文化内涵185
六、渗透西方社会生活的酒神精神199
七、中国的酒文化217
第七章草原文化和理想人格模式229
一、无中生有的塑造229
二、对动物的塑造233
三、对大自然的塑造240
四、对具有兽形的人的塑造244
五、对神的塑造248
六、对超人的塑造252
七、对祖先的塑造256
八、对史诗英雄的塑造259
九、骑士形象的塑造284
(一)骑士的形成284
(二)骑士的行为准则287
(三)勇敢是骑士的美德288
(四)骑士都有火热的爱情289
(五)骑士要建奇功294
(六)骑士保护妇女儿童298
十、绅士300
十一、日本的武士312
十二、中国农业社会的几种人物形象塑造324
(一)君子形象的塑造324
(二)才子形象的塑造330
A.才子是对君子的冲击330
B.带有浓厚马背民族气质的唐代才子334
C.才子沦落为文弱书生339
D.才子成为蠢货346
(三)名士与隐士347
A.谁代表历史进步进程347
B.有凛然正气的官吏和名士356
C.受草原文化影响的魏晋名士360
(四)中国的武侠368
A.“士”的原意是武士368
B.游侠保持了草原民族的刚烈371
C.历史上的游侠373
D.中国游侠的大勇376
E.士为知己者死380
F.武侠的反抗性383
G.武侠的利他观念387
H.游侠与流氓390
I.游侠的义气与情谊391
J.游侠不近女色393
第八章草原文化和性396
一、性和生命396
二、生命的(性的)野性408
三、性是一种炫耀422
四、性的发展史426
(一)性的肉欲阶段426
(二)性的情欲阶段429
(三)性的爱欲阶段440
(四)性的商品化阶段444
(五)性消费阶段452
五、马背民族和性455
六、农业民族和性468
第九章草原文化和宗教486
一、原始宗教486
(一)恐惧心理是原始宗教感情486
(二)宗教和禁忌494
(三)宗教和巫术506
(四)宗教与信仰518
(五)宗教与仪式523
(六)宗教与占卜530
二、草原文化和宗教533
(一)宗教是人的倒退又是进步533
(二)巫的精灵和宗教的神灵537
(三)神的游牧民族品格539
(四)神是第一世界公民543
(五)对理想世界的追求551
(六)人生终极思考557
(七)宗教的地理因素559
(八)宗教对游牧民族的改造562
三、中国的道教568
(一)楚文化中的草原文化特色568
A.道家基本上都出自楚国577
B.以柔胜刚579
C.清静无为583
D.逍遥游587
E.尊崇自然592
F.庄子和马597
(二)道教中的草原文化因素599
A.肉体成仙599
B.追求个人幸福604
C.高扬生的意义609
第十章草原文化和文学艺术614
一、男性和女性的情感场614
二、迷狂才能产生艺术637
三、意象的组合能力673
四、诗化境地与教化境地681
五、超越与僵死698
第十一章草原文化和幽默706
一、生命寻求欢乐的需要706
二、靠说笑话取乐708
三、笑话的社会功能711
四、原始初民说笑话的两种遭遇716
五、马背民族的笑话活动719
六、草原民族把笑话发展到幽默边际723
七、中国汉民族的幽默感何以淡泊726
八、幽默进人艺术殿堂729
第十二章草原文化和法治737
一、原始社会是法治社会737
二、农业社会的人治748
三、牧业社会的法治761
四、中国农业社会的法律772
第十三章草原文化和政治780
一、原始社会是民主社会780
(一)原始社会人际关系不太复杂780
(二)权力没有形成强烈欲望784
(三)权力建设是漫长的经验积累789
二、游牧社会的民主制793
(一)民主是社会需要793
(二)竞争需要民主797
(三)民主的基本形式801
三、农业社会和帝制807
(一)治水产生的专制807
(二)城市有了劳心劳力的区分816
(三)贫富拉开距离821
(四)形成稳固的社会细胞组织830
四、中国的封建专制835
(一)尚文不尚武的专制835
(二)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专制841
(三)统一的华夏文化的优势849
(四)立体的统一857
(五)伦理道德的塑造867
(六)塑造人的自控力871
(七)完善的官僚行政制度876
六、欧洲的封建专制制度883
(一)有草原文化特色的罗马帝国的专制883
(二)有草原文化特色的日尔曼式的专制890
第十四章中世纪对草原民族的改造901
一、草原文化对欧洲农业文化的大冲击901
二、从人的定位增加人的社会性908
三、封建制度改造了牧民的原始自由911
四、教会的作用913
五、骑士制度和贵族宫廷922
六、摆脱愚昧无知的状态929
七、十字军东征是欧洲生命剩余能量的大渲泄935
八、日耳曼游牧民族创造了光辉的商业文明945
九、城市是培养商业文化的良好空间960
(一)城市的渊源960
(二)淡化封建权力意识964
(三)制造新的社会舆论966
(四)把奴性改换成主性970
(五)试验适应工业社会的政治制度974
(六)争取立法权979
(七)用商业文化吸引农民984
(八)党派的兴起987
后记989
1999《草原文化与人类历史 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孟驰北著 1999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草原文化
- 1998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
- 历史文化名人与闽西
- 龙岩市文学艺术届联合会
-
- 世界文化史丛书 种族与历史 下
-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当代文化人类学 下
- 1981 巨流图书公司
-
- 中原古国历史与文化
- 1998 郑州:大象出版社
-
- 中亚东干人的历史与文化
- 1996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
- 禅宗历史与文化·禅宗历史与文化:历史与文化
- 1988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 中国史前的人类与文化
- 1995 幼狮文化事业公司
-
- 历史与文化论丛
- 1979 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
- 文化人类学历史导引
- 1992 上海:学林出版社
-
- 历史与文化
- 1996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
- 人类与文化
- 1998 重庆:重庆出版社
-
- 贵州古人类与史前文化
- 1998 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
- 满族历史与文化
- 1996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 云南人类起源与史前文化
- 1991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