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教育家语录类编 (上册) 先秦诸子部分》
作者 | 顾树森编著 编者 |
---|---|
出版 |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54 |
出版时间 | 1983(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150·1239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44614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编孔子教育语录1
一 孔子的生平及其思想学说1
二 《论语》一书的来历9
三孔子教育语录12
(一)关于教育对象12
(二)关于教育作用17
(三)关于教育目的(论仁、论圣人、君子、士、成人、贤人等)20
(四)关于教育内容(论诗、礼、乐、射、御等)29
(五)关于教学原则39
学不厌、教不倦的精神39
启发教育45
因材施教52
以身作则58
(六)关于学生学习过程61
博学(包括多问、多闻、多见、多识)61
好学63
学与思相结合(包括真知、一以贯之)67
学与习相结合70
学与行相结合(言行一致)72
(七)关于指导学生修养76
忠恕76
改过77
交友(包括择邻)79
学贵求诸己80
学贵有恒81
附录:孔子弟子84
第二编墨子教育语录88
一 墨子的生平及其思想学说88
二 《墨子》一书概要97
三墨子教育语录102
(一)关于环境和教育的作用102
(二)关于教育目的(实行兼相爱、交相利,兼以易别,培养分工合作、各尽所能的为义兼士)109
(三)关于教育内容(包括几何、力学、光学等)115
关于几何学115
关于力学115
关于光学116
(四)关于教育方法124
主张叩则鸣不叩亦鸣124
重视言行一致125
重视行为动机125
因材施教126
学必量力之所能至126
研究事物之所以然126
(五)关于认识论方面132
构成认识的条件与过程132
获得知识的来源133
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与检查的标准133
附录:墨学传授138
墨子弟子138
墨子再传弟子140
墨氏各家140
墨家钜子140
第三编孟子教育语录142
一 孟子的生平及其思想学说142
二孟子教育语录148
(一)关于教育目的148
(二)关于“性善论”与教育作用152
(三)关于环境的作用158
(四)关于教育方法162
因材施教162
教育法则163
以身作则163
培养与锻炼163
(五)关于学生学习与修养170
自求自得170
专心有为170
渐进有恒171
反省、知耻、改过172
第四编荀子教育语录179
一 荀子的生平及其思想学说179
二荀子教育语录185
(一)关于性恶论185
(二)关于环境与教育的作用193
(三)关于教育目的196
(四)关于教育内容200
(五)关于教学方法204
(六)关于学习过程210
(七)关于论教师214
第五编附思孟学派有关教育语录218
一 思孟学派概述218
二思孟学派教育语录225
(一)关于教育的目的与作用225
(二)关于论性与诚232
(三)关于学制及教学大纲236
(四)关于知行与学习过程240
(五)关于教学的原则与方法242
教学相长242
“正业”与“居学”并重242
教学的成功与失败242
循循善诱和因材施教243
启发教学243
反复练习和触类旁通244
尊师重道244
1983《中国古代教育家语录类编 (上册) 先秦诸子部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顾树森编著 1983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先秦诸子教育思想
- 1978 伟文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
-
- 中国古代史常识(先秦部分)
- 1978年06月第1版 中国青年出版社
-
- 中国古代史常识 先秦部分
- 1978年06月第1版 中国青年出版社
-
- 中国古代寓言译注 先秦部分
- 1979
-
- 中国古代教育家语录类编 补编
- 1983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 中国古代史常识 先秦部分
- 1978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 中国古代教育家语录类编 上 先秦诸子部分
- 1961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 中国古代教育家语录类编 下 汉唐宋明各家
- 1962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 先秦诸子文选
- 1957 重庆:重庆人民出版社
-
- 先秦诸子思想
- 1949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先秦诸子系年 上
- 1985 北京:中华书局
-
- 中国古代史 第1分册 先秦史
- 1981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 先秦诸子教育思想
- 1978 复文书局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