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边缘地质构造演化》
作者 | 劳秋元,吴健生编著 编者 |
---|---|
出版 |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76 |
出版时间 | 199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60814514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43492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1.大陆边缘的定义和分类(劳秋元、吴健生)1
1.1.大陆边缘的定义1
1.2.研究简史2
1.3.大陆边缘的分类5
2.裂谷型被动大陆边缘的地质特征(劳秋元、吴健生)6
2.1.被动大陆边缘的地形特征6
2.2.被动大陆边缘的沉积作用6
2.3.被动大陆边缘时空沉积演化模式10
2.4.被动大陆边缘大陆架与大陆斜坡的类型13
2.5.裂谷型被动大陆边缘的地质构造特征19
2.6.被动大陆边缘的石油和天然气27
3.裂谷型被动大陆边缘的构造演化(吴健生、劳秋元)29
3.1.从裂谷到被动大陆边缘的演化29
3.2.裂谷型被动大陆边缘的沉降机制40
4.剪切大陆边缘(劳秋元)59
4.1.剪切大陆边缘的形成模式59
4.2.剪切大陆边缘的地质特征60
4.3.剪切大陆边缘的演化62
5.北美东部的被动大陆边缘(劳秋元)63
5.1.北美东部早古生代的古被动大陆边缘63
5.2.北美东部中生代-新生代的古被动大陆边缘66
6.中国南海北部的被动大陆边缘(吴健生74
6.1.南海中央海盆线状磁异常的模式74
6.2.南海北部陆缘新生代地层和沉积特征76
6.3.南海北部陆缘的地壳结构81
6.4.南海东北部洋陆壳分界的地球物理场特征86
7.活动大陆边缘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劳秋元、吴健生)90
7.1.概述90
7.2.活动大陆边缘各主要地貌单元和弧前区的构造和类型90
7.3.海沟-俯冲带的地球物理特征105
7.4.俯冲引起的仰冲板块变形116
7.5.边缘盆地的成因119
8.活动大陆边缘的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劳秋元)125
8.1.活动大陆边缘和岛弧的热流异常125
8.2.俯冲作用的岩浆效应125
8.3.俯冲作用的变质效应和古活动大陆边缘132
8.4.古大陆边缘的蛇绿岩137
9.大陆边缘和碰撞造山带(劳秋元)139
9.1.碰撞型造山作用139
9.2.大陆-大陆碰撞造山带:喜马拉雅-西藏的构造演化史141
9.3.岛弧-大陆碰撞造山带:台湾晚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史143
9.4.岛弧-岛弧碰撞带:伊豆岛弧与本州岛的碰撞151
10.增生大陆边缘及其造山带——地体的拼贴和碰撞(劳秋元、吴健生)153
10.1.增生大陆边缘的地体构造模式153
10.2.中国东海的增生大陆边缘156
11.大陆边缘和地槽的比较(劳秋元)170
参考文献174
1997《大陆边缘地质构造演化》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劳秋元,吴健生编著 1997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古大陆边缘沉积地质文集
- 1992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 阿拉善地块边缘古生代生物地层及构造演化
- 1987 武汉:武汉地质学院出版社
-
- 构造地质
- 1984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
- 大陆边缘地质学
- 1983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 地质海洋学-海岸、大陆边缘和深海底的演化
- 1981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南海地质构造与陆缘扩张
- 1988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盆地构造演化与区域构造地质
- 1995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 中朝古大陆太古宙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
- 1998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构造地质学
- 1979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板块构造、大陆边缘与含油气盆地
- 1989 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
- 构造地质
- 1981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水陆边缘
- 1993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
- 中国东北地体与东北亚大陆边缘演化
- 1995 北京:地震出版社
-
- 大陆边缘地质
- 1982 地矿部海洋地质调查局情报资料室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