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论》
作者 | 朱光潜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参考页数 | 317 |
出版时间 | 199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108011980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43472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抗战版序1
增订版序4
第1章诗的起源1
历史与考古学的证据不尽可凭1
心理学的解释:“表现”情感与“再现”印象6
诗歌与音乐、舞蹈同源8
诗歌所保留的诗、乐、舞同源的痕迹12
原始诗歌的作者15
第2章诗与谐隐23
诗与谐23
诗与隐32
诗与纯粹的文字游戏44
第3章诗的境界——情趣与意象49
诗与直觉51
意象与情趣的契合53
关于诗的境界的几种分别58
诗的主观与客观64
情趣与意象契合的分量69
附: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78
第4章论表现——情感思想与语言文字的关系93
“表现”一词意义的暧昧93
情感思想和语言的联贯性96
我们的表现说和克罗齐表现说的差别101
普通的误解起于文字105
“诗意”、“寻思”与修改109
古文与白话111
第5章诗与散文115
音律与风格上的差异115
实质上的差异119
否认诗与散文的分别121
诗为有音律的纯文学123
形式沿袭传统与情思语言一致说不冲突130
诗的音律本身的价值132
第6章诗与乐——节奏135
节奏的性质137
节奏的谐与拗140
节奏与情绪的关系142
语言的节奏与音乐的节奏146
诗的歌诵问题148
第7章诗与画——评莱辛的诗画异质说153
诗画同质说与诗乐同质说153
莱辛的诗画异质说155
画如何叙述,诗如何描写159
莱辛学说的批评164
第8章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上):论声172
声的分析172
音的各种分别与诗的节奏174
中国的四声是什么178
四声与中国诗的节奏184
四声与调质187
第9章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中):论顿194
顿的区分194
顿与英诗“步”、法诗“顿”的比较199
顿与句法201
白话诗的顿204
第10章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下):论韵207
韵的性质与起源207
无韵诗及废韵的运动209
韵在中文诗里何以特别重要211
韵与诗句构造214
旧诗用韵法的毛病215
第11章中国诗何以走上“律”的路(上):赋对于诗的影响219
自然进化的轨迹219
律诗的特色在音义对仗223
赋对于诗的三点影响233
律诗的排偶对散文发展的影响238
第12章中国诗何以走上“律”的路(下):声律的研究何以特盛于齐梁以后?241
律诗的音韵受到梵音反切的影响241
齐梁时代诗求在文词本身见出音乐245
附:替诗的音律辩护252
第13章陶渊明285
他的身世、交游、阅读和思想285
他的情感生活292
他的人格与风格299
附录给一位写新诗的青年朋友307
后记317
1998《诗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朱光潜著 1998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古诗论
- 1937 商务印书馆
-
- 诗论与诗评
- 2020
-
- 论诗
- 1985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
- 诗论
- 1980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 诗论与诗纪
- 1983 友谊出版公司
-
- 论诗词曲杂著
- 1983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论诗
- 1986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 诗论
- 1985 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
-
- 以诗论诗
- 1993 哈尔滨市:北方文艺出版社
-
- 诗论
- 1962 正中书局
-
- 诗论与诗纪
- 1978 中华书局香港分局
-
- 诗论
- 1956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 论诗与品诗
- 1997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 新诗论
- 1952 天下出版社
-
- 诗论
- 1947 新新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