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风俗志》

第一集1

第一章台湾人的生产1

一 病子1

二 迷信1

三 男系主义2

四 顺月2

五 临盆3

六 拾子婆3

七 胞衣3

八 难产4

九 俯伏产4

一○ 死产4

一一 难产的种类4

一二 双生子4

一三 妻妾的子女5

一四 转脐5

一五 产后的仪式5

一六 月内5

一七 满月5

一八 收涎6

一九 周岁6

二○ 命名7

二一 摇篮8

二二 香火8

二三 祈福8

二四 出姐母宫8

二五 祝寿9

二六 百岁坊12

第二章台湾人的结婚13

一 不娶同姓13

二 一夫一妻13

三 姬嫔14

四 上下流阶级的婚姻14

五 大娶小娶14

六 六礼15

七 拜神21

八 做客22

九 请女宾22

一○ 新谢22

一一 捧鞋筐23

一二 满月23

一三 媒人礼23

一四 恬轿23

一五 妆奁、其他23

第三章台湾人的葬仪24

一 搬铺24

二 恸哭25

三 过小轿25

四 脱冠徒跣25

五 报白25

六 魂帛25

七 作敬及书式26

八 入棺28

九 跪拜28

一○ 司丧及司书28

一一 答礼及守制29

一二 送葬顺序29

一三 出棺30

一四 放路纸31

一五 开圹31

一六 入圹31

一七 墓碑31

一八 安灵32

一九 收灰、谢土32

二○ 功德32

二一 除灵及放谢马33

二二 做对年及做三年33

二三 做忌33

二四 清明祭33

二五 改葬33

二六 招魂葬34

二七 殉死34

二八 停柩34

二九 重丧35

三○ 冲克日35

三一 万善同归35

三二 丧服35

第四章台湾人的年节36

一 一月36

二 二月41

三 三月41

四 四月42

五 五月42

六 六月44

七 七月44

八 八月47

九 九月48

一○ 十月48

一一 十一月48

一二 十二月49

一三 年节以外的祭日50

第五章台湾人一日的起居、其他61

一 一日的起居61

二 寒喧语62

三 亲族称呼65

四 姓氏69

五 字绢71

第二集73

第一章台湾人的家屋73

一 普通家屋75

二 店铺家屋76

三 村庄家屋77

四 室内装置79

第二章台湾人的服装82

一 衣82

二 裤82

三 衣服图82

第三章台湾人所用的布帛85

一 绸缎85

二 棉织品85

三 哖86

四 毛织品86

第四章台湾人的头发87

一 前发87

二 结发87

第五章台湾人的装饰品92

一 筓92

二 簪92

三 花簪92

四 耳环92

五 手环92

六 戒指92

七 脚环93

第六章台湾人的缠足及其他93

一 缠足93

二 抽鸦片97

三 槟榔97

四 饮茶与茶笼98

五 水烟袋98

六 洗浴与洗衣98

七 屎尿98

八 擤鼻涕99

九 拭脚尸99

一○ 形容99

一一 恶口99

一二 符号100

一三 贼仔白100

第七章台湾人的食物101

一 米101

二 甘藷签101

三 酱油102

四 味酱102

五 酱菜103

六 米粉103

七 大面103

八 豆签104

九 面线104

一○ 玉面104

一一 冬粉104

一二 米节目104

一三 烟肠105

一四 仙草(千草)105

一五 ?饼皮105

一六 豆干105

一七 粽106

一八 猪血106

一九 豆菜106

二○ 粿106

二一 枳子107

二二 豆花107

二三 筍干(筍丝)107

二四 酱菜107

二五 鹹鸭蛋108

二六 蜜饯108

二七 梅仔饼108

二八 米糕109

二九 糜109

三○ 粉圆仔109

三一 鱼翅109

三二 乌鱼子109

三三 沫虾油109

三四 豆粉及蕃薯粉110

三五 红粬及白粬110

三六 瓜子110

三七 酸醋110

三八 鹹酸甜110

三九 土豆仁110

四○ 绿豆糜111

四一 仙查糕111

四二 脚白筍111

四三 槟榔芽111

四四 藤芽111

第八章台湾人的杂业111

一 金银纸111

二 线香113

三 香球及香花114

四 蓪草心114

五 牛筋115

六 垄齿115

七 孵鸭115

八 凤梨布116

九 牵猪哥116

一○ 阉猪、阉鸡、阉牛116

一一 拾猪屎116

一二 拾牛屎116

一三 饲鸭(赶鸭)117

一四 钓水蛙117

一五 卖花117

一六 锣鼓馆117

一七 打索仔117

一八 补碗补锅118

一九 布鞋118

二○ 卖肉骨118

二一 刣猪刣鸡118

二二 管公量118

二三 讲古119

二四 王禄仔119

二五 药店119

二六 研布119

二七 布房119

二八 白粉120

二九 土公120

三○ 歕鼓吹120

第九章台湾的产业器具120

一 农器具120

二 山业器具121

三 制盐器具121

四 渔业器具121

第三集123

第一章台湾人的善良风俗123

一 崇拜祖先123

二 重视五谷123

三 爱惜文字124

四 不在墙上涂鸦124

五 不敢弄脏字纸125

六 妇女的刺绣126

七 用热水洗脸洗澡126

八 妇女的家庭副业126

九 农村的竹围127

一○ 勤俭127

一一 不喝冷水127

一二 不吃生东西127

一三 肯吃苦耐劳128

一四 饭后洗脸128

一五 不嗜酒129

一六 咒誓129

一七 男人不得窥视闺房129

一八 女子不得裸露129

一九 妇女的梳头130

二○ 早晨洗衣服130

二一 对养子女视如己出130

二二 不吃冷食131

二三 尊师重道131

二四 农夫的踏草132

二五 农夫的除草133

二六 农田的灌溉133

二七 不裸露大腿133

二八 乞丐并不在平日乞讨134

二九 敬老尊贤134

三○ 同舟共济精神134

三一 早睡早起135

三二 旌表牌坊135

三三 守望相助135

三四 义渡136

三五 茶亭137

三六 义仓137

三七 养济院137

三八 普济堂137

三九 育婴堂138

四○ 恤嫠局138

四一 留养局138

四二 义冢138

四三 书房139

四四 文武学位143

四五 封爵144

四六 儒学144

四七 书院144

四八 宾兴馆145

四九 学会145

第二章台湾人的阶级146

一 上九流146

二 下九流147

第三章台湾的乞食149

一 乞食的种类150

二 乞丐头152

第四章台湾的花柳界153

一 艺妓153

二 校书先生154

三 娼妓155

四 牵讲头155

五 压烟盘155

六 衫带钱156

七 点烟盘156

八 隐语157

第五章台湾的戏剧159

一 戏班159

二 头家(班主)159

三 先生和徒弟160

四 搬戏的160

五 扮妆161

六 服装161

七 道具163

八 舞台163

九 戏剧用语165

一○ 戏的动作165

一一 后台166

一二 戏剧种类166

一三 戏名168

一四 剧情169

一五 婚丧喜庆演的戏173

一六 演戏的程序174

一七 「出」和「站」175

一八 观众和演员都不懂戏的内容175

一九 台湾戏的未来176

第六章台湾的武术家177

一 始祖178

二 软流和硬流178

三 流派179

四 武秀才和武举人179

五 拳术家180

第七章台湾的私刑183

一 窃盗184

二 通奸185

三 强奸186

四 学生偷窃187

五 盗窃牛猪羊187

六 偷窃竹木或桥板等物187

七 殴打成伤188

八 盗灌溉用水188

九 偷窃蔬菜189

一○ 偷吃甘蔗189

一一 小儿偷窃189

一二 查某?偷窃189

一三 盗窃家畜190

第八章台湾的人口买卖及其他190

一 人地交换契191

二 典押侄女契192

三 卖妻契193

四 卖子契194

五 掳人勒赎194

第九章台湾人的养子与契子195

一 过房子195

二 螟蛉子195

三 契父、契母、契子、契兄195

第十章台湾人的结拜及其他196

一 结拜兄弟196

二 武德会与二十八宿会198

三 姊妹会198

四 西皮一福禄199

五 父母会199

六 郎君会200

第十一章台湾人的礼用帖及其他200

一 新婚之敬200

二 大寿之敬201

三 恭挽201

四 执绋之敬202

五 请帖202

六 岁敬202

七 节敬203

八 纸敬203

九 赆仪之敬203

一○ 纳采之敬203

一一 灿妆之敬204

一二 奁敬204

一三 汤饼之敬204

一四 弥月之敬204

一五 周岁之敬204

第十二章台湾的宴席及其他204

一 宴席204

二 宴席之礼205

三 台湾菜的种类207

四 烹调法208

第十三章 台湾人的商号214

第十四章台湾的新居及其他215

一 新居215

二 开张215

三 广告215

四 悬赏216

五 刈金216

第十五章台湾人的日用文字及其他217

一 商业帐簿用文字及其符号217

二 台湾的月令称号218

三 台湾常用证书字219

四 简体字220

五 十天干异名221

六 十二地支异名221

七 度量衡222

八 货币222

九 时间222

一○ 土地面积222

一一 栽223

一二 犂223

一三 业223

一四 祭祀公业223

一五 贌224

一六 典225

一七 胎225

一八 麻灯债225

一九 阄书226

二○ 瞻料226

二一 堡里澳街庄乡社227

二二 保甲227

二三 隘勇线227

二四 盐埕228

二五 鱼塭230

二六 石沪230

二七 蚝埕230

二八 鱼桷230

二九 土噶230

三○ 风头壁231

三一 古亭笨231

第四集233

第一章台湾音乐233

一 圣乐233

二 十三腔乐237

三 郎君乐238

四 南管乐242

五 北管乐244

六 祝庆乐248

七 葬丧乐248

八 后场乐249

九 福州团的音乐255

第二章台湾的杂念257

一 二十四送258

二 十二按260

三 三十二呵261

四 十八摸263

五 使犂歌264

六 时代流行歌265

七 挽茶歌265

八 博歌266

九 病囝歌279

一○ 僧侣歌281

一一 劝解缠足歌283

一二 长歌286

一三 日本窃据台湾歌291

一四 朱一贵之乱歌292

一五 摇子歌292

一六 儿歌293

一七 乞食歌297

一八 山胞之歌298

第五集309

第一章台湾的大人游戏309

一 猜拳309

二 酒令315

三 酒筹315

四 旋仔315

五 扛七316

六 探彩316

七 行直317

八 行棋319

九 打梅雀321

第二章台湾的儿童游戏321

一 隐国鸡321

二 模痕322

三 掀采茶322

四 跶毬323

五 日围箍323

六 住水鬼323

七 钉称仔324

八 打铁哥324

九 包军324

一○ 打苍325

一一 跳一枝风325

一二 隐水牛326

一三 变虎猫326

一四 叠尖山326

一五 掩四鲢鱼327

一六 相寻327

一七 竖时停327

一八 猜房327

一九 咬样仔327

二○ 破样仔328

二一 迁红柿328

二二 破甘蔗328

二三 猜扛328

二四 折蔗兀329

二五 比好胆329

二六 相著329

二七 放到329

二八 做屈仔330

二九 ?竹马330

三○ 刣李仔330

三一 转李仔330

三二 猜个330

三三 转李仔头331

三四 刈草331

三五 反仔反甲慈331

三六 打佛轿331

三七 猫鼠偷食油332

三八 猜鱼332

三九 摇骰仔332

四○ 拥芎蕉333

四一 甘蔗秤斤333

四二 斩猪肉333

四三 抽签333

四四 拈阄334

四五 扛甘蔗334

四六 攅甘蔗334

四七 摔芭蕉334

四八 削芭蕉335

四九 跶熊335

五○ 隐土地公335

五一 牵羊336

五二 鸡孵蛋336

五三 捽土地公337

五四 新雷旧雷338

五五 食鱼338

五六 添水339

第三章 台湾的大人谜339

第四章 台湾的小儿谜342

第五章台湾人的游戏韵文351

一 双关语(绝对)351

二 智慧之环353

三 谜语353

四 影画355

五 回文357

六 笔戏358

七 织锦成文360

八 野马台诗361

九 接尾令363

第六集369

第一章台湾人的小笑话369

一 以鼻影为枣369

二 借马369

三 性急369

四 用锯截箭370

五 死儿尸370

六 送药370

七 己所不欲「宁」施于人370

八 卖弄371

九 「缰」长莫及371

一○ 孝行371

一一 匹夫之勇372

一二 生意经372

一三 为钱毁约373

一四 白鼻猫373

一五 游泳373

一六 迁居374

一七 阴阳人374

一八 白米374

一九 六脚374

二○ 庙前大便375

二一 阎王访名医375

二二 妙手神医375

二三 祭国手文376

二四 怯秀才376

二五 妙用376

二六 经门377

二七 强盗脚377

二八 黄河细流377

二九 手足相争378

三○ 狗头狗尾378

三一 制伞的人378

三二 蒙面牵牛379

三三 龚公治国379

三四 卖臭虫药380

三五 梦见周公380

三六 姜字塔380

三七 一百五十拜381

三八 蜗牛角上的战争381

三九 金牛381

四○ 近视先生381

四一 火葬382

四二 视钱如命382

第二章台湾人的滑稽故事383

一 子是翁某的蜈蜞钉383

二 汝着讲被狗咬着398

三 臭耳的子婿399

四 贼仔与穷人399

五 酒誓400

六 包工401

七 骄傲人401

八 争上下402

九 富人与穷人403

一○ 三不爱看403

一一 不着鞋404

一二 拾着钱404

一三 骗猪仔囝405

一四 奇坐禅406

三章台湾的童话故事408

一 丑妇变美女408

二 贼的善行408

三 前世的报应409

四 恶有恶报410

五 诬告嫂嫂的因果报应410

六 九世为牛三世成哑411

七 小人岛411

八 壮元的智慧412

九 大人岛412

一○ 袁翁开当铺413

一一 和尚变蛤蟆414

一二 虎姑婆414

一三 鲁班公415

一四 小儿与孔子415

第七集419

第一章台湾人的奇事怪谈419

一 怪异419

二 凤山大石420

三 打狗奇果420

四 鹭门古甎420

五 一年一昼夜421

六 冈山之橘421

七 郑成功与鲸鱼422

八 蛇人岛422

九 冈山之姜423

一○ 大芋和怪鸟423

一一 成功的大炮423

一二 矮人岛424

一三 大蛇蛋424

一四 蛇骨山424

一五 孝蛇424

一六 蛇变人诉讼425

一七 蛇精害人425

一八 猪哥石425

一九 枯骨说话426

二○ 金鸭母石426

二一 石菩萨426

二二 阿弥陀佛碑427

二三 狐精怪石与嵩梁篙427

二四 女尸变精灵作怪428

二五 阎王的诞辰428

二六 蛇精作怪429

二七 鬼把死人救活429

二八 死人生活人430

二九 鬼仔埔430

三○ 石龟游泳431

三一 神船夜游431

三二 魂花431

三三 国姓井431

三四 郑成功与剑潭432

三五 宝藏岩与石壁潭传奇432

三六 水鬼捉替身432

三七 猫生鼠433

三八 椅子姑433

三九 关三姑433

四○ 台南重庆寺的醋瓶434

四一 临水妇人送子收子434

四二 ?精神434

四三 春牛牵逆天435

四四 纸虎密告435

四五 草人服咒436

四六 雷鸟436

四七 地牛与地震436

四八 躼爷矮爷436

四九 剑潭437

五○ 大武郡山437

五一 仙人山437

五二 郑成功母亲的奇梦437

五三 物物的幻变438

五四 怪物怪谈438

第八集441

第一章台湾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念及迷信441

一 对天地人日月星辰等的观念及迷信441

二 对动物植物的观念及迷信471

三 对生育结婚死亡的迷信492

四 山胞对死亡的观念511

第二章台湾人对魂魄的观念及迷信511

一 汉人对魂魄的观念及迷信511

二 山胞对魂魄的观念及迷信514

第三章台湾人对鬼怪的迷信515

一 对魑魅魍魉的迷信515

二 对鬼神的迷信516

三 对幽灵的迷信520

第九集525

第一章台湾的巫觋525

一 巫觋的意义525

二 童乩527

三 法官(红头)530

四 女巫530

五 术师532

六 卜卦及占卜532

七 符与咒578

第二章驱邪及招福601

一 驱邪601

二 招福611

第三章匠工及一般人的咒符612

一 匠工的咒符612

二 一般人的咒符619

第四章有关身体及精神异状的迷信620

一 身体异状620

二 梦625

三 发疯626

第五章 事物所引起的迷信627

第十集643

第一章台湾的儒教643

一 儒教的教义643

二 儒教崇拜的神明643

第二章台湾的佛教679

一 佛教的传入679

二 台湾的佛教680

第三章台湾的道教682

一 道教的由来682

二 道教崇拜的神明683

三 道士684

第四章斋教(食菜人)686

一 斋教的意义686

二 斋教的佛与经686

三 斋教的教义687

四 宗派687

五 信徒的任务689

六 信徒的阶级689

七 信徒的迷信689

第五章基督教690

一 基督教的教义690

二 台湾的基督教690

第六章神明会690

一 神明会的种类690

二 神明会与民变699

第七章宗教营造物699

一 官建、公建、私建699

二 宗教营造物的名称699

第八章 台湾受刑人的宗教心701

第九章山胞的神明702

一 山胞对神的迷信及祝祭703

第十章 中国古代的宗教观念705

1990《台湾风俗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片冈岩著;陈金田译 1990 罗文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台湾风土志(1983 PDF版)
台湾风土志
1983 台湾中华书局
台州风俗(1985 PDF版)
台州风俗
1985
台湾民俗志(1986 PDF版)
台湾民俗志
1986
台湾の民俗(1968.07 PDF版)
台湾の民俗
1968.07 岩崎美術社
台湾风光(1980 PDF版)
台湾风光
1980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台湾风物志(1985 PDF版)
台湾风物志
1985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台湾后山风土志(1994 PDF版)
台湾后山风土志
1994 台湾:台原艺术文化基金会;台湾:台原出版社
台湾客家风土志(1999 PDF版)
台湾客家风土志
1999 常民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台湾原住民风俗志(1992 PDF版)
台湾原住民风俗志
1992 台原出版社
台湾礼俗语典(1986 PDF版)
台湾礼俗语典
1986 自立晚报文化出版社
台湾民俗学(1980 PDF版)
台湾民俗学
1980 荘家出版社
台湾民俗(1992 PDF版)
台湾民俗
1992 众文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台湾风俗志(1987 PDF版)
台湾风俗志
1987 罗文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台湾民俗(1984 PDF版)
台湾民俗
1984 罗文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台湾布农族风俗图志(1995 PDF版)
台湾布农族风俗图志
1995 常民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