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试用本》求取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和马克思主义1

1、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著作1

绪论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

2、马克思主义及其三个组成部分5

二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8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8

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理论来源10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12

三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发展13

1、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13

2、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15

3、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发挥和发展17

第一编 哲学第一章 辩证的唯物主义21

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21

1、什么是物质26

二 世界统一于物质26

2、世界统一于物质28

3、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29

4、实事求是,按照事物的客观规律办事32

三 意识的本质和作用33

1、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34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34

3、意识是物质的反映35

4、意识的能动作用36

第二章 唯物辩证法38

一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38

1、普遍联系的观点38

2、永恒发展的观点40

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41

1、矛盾和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43

二 对立统一规律43

2、矛盾的特殊性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5

3、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46

4、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及其意义48

三 质量互变规律51

1、事物的质、量、度51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53

3、量变质变的复杂性55

四 否定之否定规律56

1、辩证的否定56

2、否定之否定58

3、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59

五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60

1、本质和现象60

2、内容和形式61

3、原因和结果62

4、必然性和偶然性63

5、可能性和现实性64

第三章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66

一 认识和实践66

1、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66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68

3、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69

二 认识的辩证过程70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70

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72

3、认识的多次反复和无限发展73

三 真理75

1、客观真理75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76

3、真理发展的辩证过程78

第四章 历史唯物主义81

一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81

1、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81

2、社会存在82

3、社会意识83

二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86

1、什么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86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88

3、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90

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93

1、什么叫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93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94

3、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96

1、阶级和阶级斗争98

四 阶级、国家和社会革命98

2、我国现阶段阶级斗争的状况和特点99

3、国家的本质和职能99

4、社会革命的根源和作用101

五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101

1、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101

2、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103

3、坚持群众路线105

第二编 政治经济学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108

一 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108

1、商品具有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108

2、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109

3、商品的价值量及其变化110

二 货币形式是商品价值最成熟的表现形式112

1、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112

3、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113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113

4、货币拜物教是物对人的统治114

三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115

1、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115

2、商品经济在历史发展中呈现的不同类型117

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117

4、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19

第六章 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120

一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120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120

2、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出来的121

3、机器人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123

4、资本主义工资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124

二 剩余价值在各个剥削集团之间的分配125

1、剩余价值在各产业部门之间分配的规律125

2、商业资本家按照平均利润率规律获得商业利润127

3、银行资本家也要获得不低于平均利润的银行利润128

4、大土地所有者坐地分赃,参与剩余价值的瓜分128

三 社会资本再生产129

1、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和基本前提129

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是怎样实现的130

3、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是怎样实现的131

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33

第七章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135

一 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135

1、垄断在国内的形成135

2、垄断向国外的发展137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38

二 帝国主义是腐朽的资本主义139

1、生产和技术出现停滞趋势是腐朽性的突出表现139

2、怎样正确看待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度迅速发展140

3、帝国主义的腐朽性是个总体概念141

三 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142

1、“垂死性”就是“过渡性”142

2、垄断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日益成熟的客观条件142

3、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激化使社会主义革命不可避免143

4、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长期共存,最终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145

第八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146

一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146

1、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146

2、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148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149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然是多种经济成份并存149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形式151

三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管理体制的改革154

1、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管理体制的改革154

2、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管理体制的改革156

第九章 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59

一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存在的必然性159

1、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经济既是商品经济又是计划经济159

2、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统一161

二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特点和作用162

1、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特点163

2、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意义164

三 社会主义的计划体制和计划市场167

1、社会主义的计划体制167

2、社会主义的计划市场168

第十章 社会主义劳动制度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171

一 社会主义劳动制度及其改革171

1、劳动制度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71

2、我国原有劳动制度的特点及其改革的必要性172

3、劳动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173

1、按劳分配方式175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175

2、其他分配方式179

三 社会主义的消费182

1、消费是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182

2、提高消费水平的正确途径183

3、为什么在我国不宜提“高消费”的口号184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186

一 社会主义经济是开放式的经济186

1、经济开放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186

2、经济开放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188

二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开放189

1、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189

2、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192

1、社会主义国家对内开放的基本形式193

三 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相互开放193

2、社会主义国家对内开放的基本原则195

3、充分发挥城市在对内开放中的作用197

第三编 科学社会主义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200

一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200

1、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200

2、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主要表现201

3、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203

4、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情况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205

二 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207

1、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阶级207

2、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209

3、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210

4、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212

一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215

1、社会主义制度首先在经济不发达国家确立215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制度215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217

3、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220

二 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222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地位222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224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26

三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28

1、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本标志和表现228

2、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230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233

一 无产阶级专政233

1、无产阶级专政的本质特征233

2、无产阶级专政的领导力量和阶级基础234

3、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235

二 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237

1、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237

2、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238

3、剥削阶级消灭以后,为什么仍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240

三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241

1、社会主义民主是最高类型的民主241

2、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244

3、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途径245

第十五章 无产阶级政党247

一 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247

1、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247

2、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250

3、党的领导最本质的内容是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252

二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亡253

1、党风及其在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建设的重要意义253

2、正确估计和看待党风问题255

3、加强党风建设的途径和方法256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重大意义256

三 实行党政分开,改善党的领导258

1、党政分开是加强党的领导的关键258

2、党政分开必须调整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构260

3、适应党政分开,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261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63

一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征、内容和意义263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特征263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265

二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269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69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270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71

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273

1、用共同理想动员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274

2、树立和发扬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275

3、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纪律的教育277

4、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278

5、发挥知识分子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280

6、党组织和党员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责任282

十七章 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284

一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美好的未来284

1、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美好的未来284

2、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285

二 共产主义必胜290

1、共产主义胜利的必然性290

2、实现共产主义的基本条件291

三 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294

1、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294

2、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297

198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试用本》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党员教育处编 1988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