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理论与实践》求取 ⇩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1

第一编 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1

(二)初级阶段的理论对我国法制建设的启示5

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与阶级斗争8

(一)法学界的争论8

(二)法与阶级斗争相始终13

(三)两者实质是同向运行的17

三、法的起源24

(一)我国法学界近十几年的争论24

第二编 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下法的本质24

(二)法不是从来就有的26

(三)永恒论的历史渊源34

四、法的概念41

(一)剥削阶级思想家、法学家关于法的界定41

(二)关于法的概念的传统界定的疑义45

(三)关于社会主义法的界定57

五、法的本质70

(一)法律的本质概说70

(二)阶级性说83

(三)社会性说87

(四)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说90

(一)法与统治阶级的政策97

六、法与政策97

(二)社会主义法与共产党的政策的辩证统一98

(三)社会主义法与共产党的政策的矛盾106

(四)正确认识和处理法与政策关系的意义110

七、法的继承性113

(一)继承性同阶级性并不矛盾113

(二)继承的根据117

(三)继承的内容124

(四)法律继承的普遍性134

第三编 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下法的特征和功能138

八、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制建设138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制理论讨论概述138

(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制建设的特征145

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和法制154

(一)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不是截然对立的154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法制164

(三)加强法制建设,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168

(四)市场经济与经济犯罪172

十、一国两制与社会主义法制177

(一)“一国两制”与“一国两法”新格局的出现177

(二)关于《香港基本法》的性质179

(三)社会主义法的多样性与阶级性的统一183

(四)“一国两制”与马列主义国家观188

(五)“一国两制”理论的方法论启示191

(一)法律意识的概念195

十一、法律意识195

第四编 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公民的法制观念195

(二)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特点199

(三)法律意识与法制建设201

十二、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法律观208

(一)计划经济同社会主义法律观的对立208

(二)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法律观的客观基础209

十三、权利义务统一观215

(一)权利和义务的概念215

(二)权利和义务的类别223

(三)权利和义务的关系227

(一)研究人权理论的意义236

十四、人权观236

(二)人权的概念241

(三)关于人权的阶级性与共同性问题249

十五、社会主义法治观263

(一)人治与法治之争的必然性263

(二)关于人治与法治之争的概况266

(三)继承法律文化遗产,创立社会主义新法治268

(四)我国实现法治的基础278

十六、社会主义法律平等观284

(一)法学界争论的历史和现状284

(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历史由来286

(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289

(四)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法律平等观299

(五)如何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305

十七、法律价值论308

(一)法律价值的概念308

(二)秩序310

(三)自由313

(四)正义318

(五)效率324

(六)安全328

(七)法律诸价值的关系329

十八、法律创制论330

(一)立法的概念330

第五编 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法制的改革和完善330

(二)立法体制336

(三)市场经济与立法完善347

十九、法律实行论366

(一)法律实行的一般问题366

(二)守法379

(三)执法387

(四)司法398

二十、法律监督论405

(一)法律监督的一般理论405

(二)对法律创制的监督415

(三)对法律实行的监督423

附录427

1994《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理论与实践》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侯宗源著 1994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