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求取 ⇩

第一节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1

第一章 科学认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1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和长期性2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和特征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9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9

二、发展生产力是我们解决一切问题的最主要条件10

三、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2

第三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3

一、党的基本路线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的继续、丰富和发展13

二、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15

一、经济发展战略的含义和特点17

第二章 选择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17

第一节 什么是经济发展战略17

二、经济发展战略的早期研究18

三、研究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原则和意义19

第二节 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22

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22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发展战略方针的转变24

三、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依据26

第三节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和实现途径27

一、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27

二、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途径30

二、经济结构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33

一、经济结构的内涵33

第一节 经济结构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作用33

第三章 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33

第二节 经济结构分类35

一、产业结构35

二、技术结构39

三、企业规模结构41

四、地区经济结构44

第三节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结构46

一、经济结构合理化的标准46

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结构的原则47

三、调整经济结构的基本方向和措施48

一、经济效益和衡量经济效益的标准51

第一节 什么是经济效益51

第四章 经济建设必须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51

二、经济效益和时间节约规律52

三、经济效益和经济发展战略54

第二节 多层次的社会主义经济效益54

一、从不同角度考察经济效益54

二、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效益55

三、社会主义微观经济效益57

第三节 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途径59

一、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和意义59

二、提高国民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61

三、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方法66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68

一、社会主义实行商品经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68

第五章 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求的经济体制68

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特征71

三、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作用74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76

一、经济体制及其选择原则76

二、我国经济体制的演变78

三、改革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79

第三节 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体制82

一、计划和市场的内在统一82

二、经济体制改革在实践中探索前进85

三、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87

一、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特征90

第一节 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90

第六章 建立有效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90

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93

第二节 建立和健全宏观调节体系96

一、宏观调控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96

二、计划调控的功能和形式97

三、逐步建立以间接控制为主的宏观调节体系100

第三节 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102

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内容102

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完善104

三、按照市场机制运行的要求改革价格体系108

第七章 建立富有活力的企业经营机制11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微观经济运行主体111

一、社会主义企业的性质和特点111

二、企业素质11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微观经济运行目标和运行方式116

一、社会主义微观经济运行目标116

二、社会主义微观经济运行方式和企业行为117

第三节 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企业经营机制119

一、转变企业经营机制是深化改革的要求119

二、社会主义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适当分离120

三、完善企业内部经营机制122

第八章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124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124

一、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客观必然性124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126

一、全民所有制经济12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128

二、集体所有制经济130

三、公有制经济的其他形式131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形式132

一、劳动者的个体经济132

二、私营经济133

三、“三资”企业135

第九章 完善社会主义分配13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民收入及其分配137

一、国民收入的创造137

二、我国国民收入的结构特点139

三、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140

四、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144

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14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形式145

二、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148

三、坚持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151

第十章 科学指导消费153

第一节 社会主义消费的性质、特征和作用153

一、消费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53

二、社会主义消费的性质和特征154

三、社会主义消费在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157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消费模式及对消费的科学指导160

一、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消费模式160

二、消费必须建立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165

三、对生活消费的科学指导167

一、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概述170

第十一章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170

第一节 研究和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指导思想170

二、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的辩证关系174

第二节 我国的人口问题177

一、我国人口的现状177

二、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179

三、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182

第三节 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政策与途径184

一、“基本国策”的提出及其重大意义184

二、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正确途径186

第一节 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190

一、人类活动对环境生态的影响190

第十二章 重视环境保护 促进经济发展190

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的危害193

三、环境污染酿成公害的原因197

四、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与环境相协调198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环境保护199

一、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是基本指导方针199

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02

三、重视现代科技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206

四、关注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开展国际合作交流207

第十三章 扩大对外开放,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开放格局208

第一节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208

一、世界市场的开拓,生产和消费全球化208

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使国际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209

三、实行对外开放是国际性的潮流210

第二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211

一、我国对外经济开放经历了曲折的过程211

二、对外开放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宏伟任务的必要条件213

三、我国的开放是全方位的对外开放214

第三节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开放格局217

一、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217

二、经济特区219

三、沿海开放地区224

第十四章 积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227

第一节 发展对外贸易,改革外贸体制227

一、发展对外贸易的意义和作用227

二、改革外贸体制,增强出口创汇能力229

一、开展对外技术交流的意义和作用234

第二节 开展对外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234

二、引进先进技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36

第三节 吸收和利用外资237

一、吸收和利用外资的意义和作用237

二、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238

三、利用外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41

第十五章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44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244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244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关系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大事246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和根本任务248

一、理想建设251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建设251

二、道德建设253

三、纪律建设256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教育、科学、文化建设257

一、教育、科学、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257

二、改革教育和科技体制259

三、贯彻“双百”方针,繁荣文化事业261

第十六章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62

第一节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262

一、民主的含义及民主政治的历史发展262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新型的民主政治263

三、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长期过程265

第二节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267

一、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267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68

三、改革现行政治体制,逐步建立高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69

第三节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271

一、法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271

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法律化272

三、增强法制观念,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275

第十七章 发展统一战线,增强民族团结276

第一节 社会主义时期的统一战线276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和实践276

二、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279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81

第二节 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285

一、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285

二、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政策286

三、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问题及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289

第三节 按“一国两制”实现国家统一291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其涵义291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初步实践292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理论意义294

第十八章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297

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297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297

二、共产党要在不断总结经验、纠正失误中实现正确领导301

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303

第二节 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建设307

一、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建设的特殊重要性307

二、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从严治党311

1990《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徐克礼主编 1990 北京:知识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1987 PDF版)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1987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997.09 PDF版)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997.09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991 PDF版)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991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外科年鉴  1985(1986 PDF版)
中国外科年鉴 1985
1986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1996 PDF版)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1996 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1987 PDF版)
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1987 厦门:鹭江出版社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991 PDF版)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991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与实践(1991 PDF版)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1991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理论与实践(1999 PDF版)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理论与实践
1999 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1997 PDF版)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1997 北京:法律出版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997 PDF版)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997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中国社会主义立法的理论与实践(1991 PDF版)
中国社会主义立法的理论与实践
1991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996 PDF版)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996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1991 PDF版)
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1991 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1999 PDF版)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1999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