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电工学》
作者 | A.C.卡萨特金 M.A.毕烈卡林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06 |
出版时间 | 195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5010·519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39460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绪论1
第一章不分岔的直流电路4
1-1.电路和它的元件4
1-2.电路元件的电阻和电导5
1-3.导电材料6
1-4.原电池和电池组7
1-5.蓄电池8
1-6.电流的功和功率11
1-7.电源和负载内电动势的作用12
1-8.电源和负载的串联13
1-9.导线内的电压损失14
1-10.导线发热的计算15
1-11.熔断保险器16
2-1.克希荷夫定律和它在分岔电路内计算电流时的应用18
第二章分岔的直流电路18
2-2.单个电源的分岔电路19
2-3.三角形电阻和星形电阻的等效互换21
2-4.电源的并联23
2-5.节点电压法23
2-6.回路电流法24
2-7.重叠法26
第三章非线性的直流电路27
3-1.非线性的电路元件27
3-2.含有单个非线性电阻的不分岔电路的图解27
3-3.含有单个电源的分岔电路的图解28
3-4.非线性电路的解析28
第四章电磁铁和永久磁铁30
4-1.磁场30
4-2.铁磁性材料的磁性32
4-3.磁路的计算34
4-4.磁阻36
4-5.永久磁铁37
第五章电工设备的机电相互作用和电感39
5-1.在磁场内的载流导线39
5-2.两载流导线的相互作用40
5-3.电磁感应40
5-4.电感42
5-5.互感44
5-6.电磁力的计算45
5-7.有感电路的接通和短路47
第六章电工设备的电容和绝缘问题49
6-1.电场49
6-2.绝缘材料的电气性能50
6-3.电容和容电器51
6-4.平行板容电器52
6-5.充电电流和放电电流53
7-1.交流电的获得56
第七章不分岔的交流电路56
7-2.正弦波交流电57
7-3.电流与电压的平均值58
7-4.电流与电压的有效值58
7-5.向量图59
7-6.不含电感与电容的电路中的交流电60
7-7.有感电路中的交流电61
7-8.集肤效应与邻近效应62
7-9.电阻与电感抗的串联64
7-10.电容电路中的交流电65
7-11.电阻、感抗、容抗的串联66
7-12.电压谐振67
7-13.交流电的瞬时功率与平均功率68
7-14.无功功率与表观功率69
8-1.电导、电纳与导纳72
第八章分岔的交流电路72
8-3.电流谐振73
8-2.负载的并联73
8-4.相角差的补偿74
8-5.符号法75
8-6.欧姆定律的符号形式76
8-7.克希荷夫定律的符号形式76
8-8.圆图77
第九章三相电路79
9-1.多相电路与多相系统79
9-2.三相系统79
9-3.星形联接81
9-4.三角形联接83
9-5.对称三相电路的功率84
9-6.各相负载不对称时的星形联接85
9-8.旋转磁场86
9-7.各相负载不对称时的三角形联接86
第十章非正弦交流89
10-1.非正弦电流的产生89
10-2.根据已知电压曲线绘制电流曲线89
10-3.非正弦电流与电压的有效值90
10-4.非正弦电流的有功功率91
第十一章交流非线性电路93
11-1.交流电路中的非线性元件93
11-2.半导体整流器93
11-3.半波整流94
11-4.全波整流95
11-5.多相整流96
11-6.平滑滤波器97
11-7.铁心线圈的磁通与电动势98
11-8.磁化电流曲线99
11-9.磁滞和涡流对线圈电流的影响100
11-10.铁心线圈的向量图和等效电路101
11-11.铁心线圈和容电器相串联102
11-12.磁放大器104
12-1.换接法则104
12-2.具有电阻与电感的电路接上正弦电压104
第十二章电工装置里的过渡历程106
12-3.振荡回路方程式107
12-4.容电器对具有电阻和电感的电路振荡放电108
第十三章电工量测111
13-1.概论111
13-2.电测仪表的分类111
13-3.仪表的机械构造112
13-4.比率计114
13-5.分流器与附加电阻115
13-6.直读式电测仪表的类型117
13-7.瓦特计125
13-8.三相功率与电能的量测方法127
13-9.瓦时计129
13-10.绝缘情况试验132
13-11.频率计133
13-12.示波器133
13-13.电测非电学量的原理134
第十四章变压器138
14-1.总论138
14-2.变压器的作用原理138
14-3.变压器的空载运行139
14-4.任载变压器绕组中的电流141
14-5.副电压与副绕组的漏磁141
14-6.任载变压器的向量图142
14-7.归化的变压器143
14-8.变压器的等效电路144
14-9.变压器任载时副电压的变化144
14-10.短路试验145
14-11.效率146
14-12.三相变压器147
14-13.绕组联接组148
14-14.自耦变压器149
14-15.三绕组变压器150
14-16.变压器的并联运行150
14-17.铁心和绕组的装备151
14-18.变压器的发热及其功率152
14-19.变压器的冷却153
14-20.仪用互感器154
15-1.概论159
第十五章异步电机159
15-2.定子旋转磁场160
15-3.定子和转子绕组的绕置161
15-4.“电角度”的概念。绕组系数164
15-5.定子和转子的电势164
15-6.异步电机的磁通165
15-7.转子电流167
15-8.异步电机向量图167
15-9.和运转着的异步电动机等效的变压器168
15-10.能量平衡169
15-11.转矩170
15-12.异步电动机的等效电路170
15-13.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171
15-14.绕线式电动机(分相转子电动机)174
15-15.挤流式电动机175
15-16.减小鼠笼式电动机起动电流的方法176
15-17.速率调节177
15-18.功率因数179
15-19.损耗与效率180
15-20.异步电动机作为电磁制动器、感应调压器和调相器的运用180
15-21.异步发电机182
15-22.单相异步电动机182
第十六章同步电机185
16-1.基本概义185
16-2.发电机的空载运转189
16-3.电枢反应190
16-4.同步发电机的向量图191
16-5.发电机的损失和效率192
16-6.发电机的接入并联运用193
16-7.同步电动机的启动194
16-8.同步电机的电磁转矩195
16-9.同步功率和同步转矩197
16-10.改变激磁的影响198
16-11.同步电动机的特性201
第十七章换向器式电机203
17-1.换向器的意义203
17-2.直流电机的主要部分203
17-3.换向器的作用原理204
17-4.鼓形电枢,折绕组和波绕组205
17-5.电枢的电动势206
17-6.制动力矩和转动力矩207
17-7.电枢反应207
17-8.换向209
17-9.直流电机按激磁方法的分类212
17-10.他激发电机213
17-11.自激发电机214
17-12.并激发电机215
17-14.复激发电机216
17-13.串激发电机216
17-15.发电机的并联运用217
17-16.直流电动机218
17-17.并激电动机220
17-18.串激电动机222
17-19.复激电动机223
17-20.变交流为直流的电动机-发电机组223
17-21.电机放大器224
17-22.单枢换流机225
17-23.交流换向器式电动机227
第十八章电子和离子仪器231
18-1.电子学的发展231
18-2.电子管与离子管的分类232
18-3.热电子发射232
18-4.二极管233
18-5.二极管的参数236
18-6.三极管237
18-7.三极管的参数240
18-8.多极管241
18-9.电子射线管243
18-10.充气管245
18-11.闸流管245
18-12.汞弧整流器的作用原理247
18-13.汞弧整流器的起燃与激励248
18-14.多相整流248
18-15.铁壳式汞弧整流器249
18-16.引燃管251
18-17.光电管252
18-18.半导体放大器255
19-1.概述256
19-2.电子管放大器256
第十九章电子和离子设备256
19-3.电子管振荡器260
19-4.光电继电器261
19-5.电子管示波器262
第二十章电力传动264
20-1.电力传动的发展264
20-2.电力传动的运行分类266
20-3.电动机功率的选择267
20-4.电动机的电流种类和类型的选择270
第二十一章电器272
21-1.概论272
21-2.自动断路器272
21-3.控制器273
21-4.接触开关274
21-5.高压断路器276
21-6.继电器与继电保护279
第二十二章电力网和变电所282
22-1.概论282
22-2.导线上电负载的计算284
22-3.根据电压损失计算直流导线284
22-4.三相电路的计算285
22-5.熔断保险器和导线截面按发热条件的选择287
22-6.电力网的材料和构成的元件288
22-7.变电所292
第二十三章发电厂294
23-1.苏联发电厂的建设294
23-2.发电厂电力网的电压297
23-3.发电厂的负载298
23-4.发电厂的分类299
23-5.电力系统303
23-6.原子发电厂304
1957《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电工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A.C.卡萨特金 M.A.毕烈卡林著 1957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高等数学 下
- 1960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铝电解
- 1982
-
-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电工学
- 1983
-
-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电机学 上
- 1980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电力电子电路
- 1986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电机学
- 1990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煤矿供电
- 1980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
-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冶金电化学
- 1983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电工学 下
- 1979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电工学
- 1983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电子光学
- 1958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电子光学
- 1961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电化生产工艺学 下
- 1956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热学
- 1987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电动力学
- 1986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