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憧憬:近代中国对民族与国家典范的追寻》
作者 | 鲍绍霖著 编者 |
---|---|
出版 | 中文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17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962201895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387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导论1
第一章他山之石?先进国家民族在文化交流中的典范作用9
Ⅰ.引论:以铜为鉴——先进国家民族形象的典范作用9
Ⅱ.民族形象研究:「西风」压倒「东风」?11
Ⅲ.典范与形象:研究的难易、态度与学术价值析论13
Ⅳ.典范形象研究应迈向的道路23
第二章开明帝制:俄国对中国维新志士的启示31
Ⅰ.引论:维新运动的「托古」与「倣洋」31
Ⅱ.「倣洋」对象:俄国与彼得大帝34
Ⅲ.俄国对清末中国的启示35
Ⅳ.彼得大帝:光绪之师?40
Ⅴ.排难改革的性格和心力:独断乾坤51
Ⅵ.观察及讨论55
第三章「富国强兵」:大英帝国对改革派的启示67
Ⅰ.引论:明治日本与近代中国的西方民族典范索求67
Ⅱ.救亡与文明并重的日本明治维新69
Ⅲ.明治日本的西方文明史学与民族典范71
Ⅳ.明治日本的两个西方典范与「文明指标」76
Ⅴ.「富国强兵」与英国典范:中、日改革派的选择83
Ⅵ.结论及观察94
第四章文明与革命:法国与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103
Ⅰ.引论:明治日本的另一民族楷模103
Ⅱ.日本文明史热潮与法国文明形象105
Ⅲ.「文明开化」与法国典范:中国革命派的憧憬112
Ⅳ:一次大战与新文化运动:法国形象的延续122
Ⅴ.观察与总结125
第五章火鸟重生:德国与民国政治文化131
Ⅰ.引论:继续探索民国的德国典范131
Ⅱ.一次大战后西方族国典范更迭的意义136
Ⅲ.德国形象——灰烬中重生的凤凰与中国政治路向147
Ⅳ.主义斗争中的蹊径156
Ⅴ.德国对中西文化论战后中国的启示158
Ⅵ.总结及观察164
第六章结论及观察171
征引资料目录181
索引213
1999《文明的憧憬:近代中国对民族与国家典范的追寻》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鲍绍霖著 1999 中文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古代的家族与身份
- 1999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学問への憧憬
- 1985.10 佼成出版社
-
- 旅古代エジプト憧憬
- 1997.07 京都書院
-
- アイヒェンドルフ
- 1983.09 国書刊行会
-
- 憧憬中的世界 学生作文集 2
- 临安市石镜(实验)小学
-
- 中国古代的家族与身分
-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少男少女的憧憬
- 1988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 中国近代民族实业家的经营管理思想
- 1988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 神佛吟
- 1986 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
-
- 情感的憧憬与发酵
- 1999 深圳:海天出版社
-
- 中国的民族 社会与文化
- 1981 台湾:食货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