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学引论》

绪论 小说学:从哪里来?到哪里去?1

小说学之源觅踪1

《诗学》:小说学滥觞4

卢伯克、福斯特、缪尔与小说古典美学13

叙述学:小说形式本体论22

对迄今的小说学状况的简单评价31

本体论37

第1篇 小说的诞生37

人之初37

语言的太阳神殿41

生命意识:穿过时间44

“虚构”之本质48

第2篇 时间之舞53

小说虚构之力53

时间舞蹈之一:小说时序55

时间舞蹈之二:小说时长59

时间舞蹈之三:小说时频、时距65

小说——时间魔法66

形态论69

第3篇 “情节”概论69

误解与无知69

情节的“形式”本质72

情节模式问题76

“穿线功能”及其常见手法85

补小说基础研究之课90

第4篇 小说母题刍议93

“母题”与“主题”93

作品情节的母题逻辑94

超作品的母题96

母题与神话、原始象征98

深层转化:故事分类、形式分类102

母题即小说“简单形式”106

第5篇 小说类型探讨109

上篇:结构类型110

下篇:文体类型116

关于研究目的125

第6篇 小说常用角度125

创作论125

作者的角度128

个别人物的角度132

“神”的角度135

第7篇 论情境143

意象·意境·情境143

情境之定义及解释145

情境非“美文”149

情境的虚与实:隐喻、色调、氛围152

小说情境四大风格154

一点推论159

“作者死了”161

第8篇 作者不死161

语言/言语163

测不准原理164

传记批评方法问题167

作者的证明169

新的肯定173

价值论175

第9篇 虚构人物三论175

上篇:他是谁175

导语175

原型指代——“真实的人”178

创作指代——“期待的人(a)”178

阅读指代——“期待的人(b)”179

叙事指代——“情节中的人”179

释辞:无名者183

中篇:三大价值184

幻想价值185

摹仿价值188

游戏价值190

下篇:人物的艺术形态195

戏剧性/反戏剧性形态196

扁平/浑圆形态201

类型化/反类型形态206

接受理论提供了什么211

第10篇 小说读者:限度与方式211

“读者群”:一个更合理的观点214

“理想读者”及其存在方式218

结语222

第11篇 论被选择的小说223

建立“被选择的小说”概念223

选择一:主题和故事模式225

选择二:话语和体式231

选择三:读者反应和期待视野240

在新意义上界定“人”的因素245

模式空匮引起的灾难:一个反证247

第12篇 必要的模式:小说运作逻辑247

实践论247

库恩理论及其普适性250

小说模式的定义和类别252

模式与作者253

模式与读者256

批评家的责任257

第13篇 小说的开放概念259

艺术边缘状态的积极性259

对戏剧的开放261

对视觉艺术的开放266

对音乐的开放273

开放应形成“转换”278

1995《小说学引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洁非著 1995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论小说与小说家(1990 PDF版)
论小说与小说家
1990 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小说论丛(民国36.06 PDF版)
小说论丛
民国36.06 日新出版社
小说通论( PDF版)
小说通论
新文化书社
小说综论( PDF版)
小说综论
中外小说佳作引读( PDF版)
中外小说佳作引读
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
引航  短篇小说集(1972 PDF版)
引航 短篇小说集
1972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文学四论  下  小说论、散文论(1988 PDF版)
文学四论 下 小说论、散文论
1988 文史哲出版社
小说和小说教学(1962 PDF版)
小说和小说教学
1962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小城镇科学引论(1987 PDF版)
小城镇科学引论
1987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小小说艺术论(1990 PDF版)
小小说艺术论
1990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论科学小说(1989 PDF版)
论科学小说
1989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小说论集(1982 PDF版)
小说论集
1982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小说理论(1998 PDF版)
小说理论
1998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论小说与小说家(1986 PDF版)
论小说与小说家
1986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论科学幻想小说(1981 PDF版)
论科学幻想小说
1981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