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乐谭》求取 ⇩

目录2

壹、傩腔2

甲、傩堂锣(鼓)腔2

一、搬用民歌2

二、集曲创腔4

(一)土曲集灯调4

(二)灯调集山歌6

(三)鼓曲集灯调7

(四)戏腔集小调9

(一)土曲风锣腔10

三、锣腔流派10

(二)苗歌风锣腔11

(三)高腔风锣腔12

(四)灯调风锣腔13

四、锣腔体制15

(一)清歌体15

五、锣腔风骨15

乙、傩堂(瓮)琴腔16

一、傩堂法事程序17

二、从法事程序看琴腔形态18

(一)傩堂站诵腔18

(三)傩堂歌舞腔19

(二)傩堂坐唱腔19

(四)傩堂阴(神)戏锣(鼓)腔20

(五)傩堂阳(人)戏锣(鼓)腔21

(六)傩堂阳戏(瓮)琴腔23

三、阳戏琴腔来自灯调25

(一)徵调式民谣——山歌——灯调28

(二)徵调式灯调中之清角为宫34

(三)徵调式灯调中之灯夹戏腔——[路调]38

(四)徵调式灯调中之戏腔——[数板]41

四、徵调式灯调向傩堂之转移49

(一)瓮琴53

五、傩堂孕育阳戏琴腔53

(二)傩堂阳戏琴腔之戏曲化54

一)男女同腔54

二)男女分腔55

1.同宫异调式男女分腔55

2.异宫异调式男女分腔57

3.变换音区式男女分腔59

4.按行分腔61

5.行当专用腔64

六、阳戏唱腔曲牌之发展65

(一)曲牌纵向派生65

(二)曲牌横向派生68

(三)集曲70

(四)化用外腔71

七、阳戏流派72

(一)夹嗓阳戏74

一)两种夹嗓74

二)夹嗓三种尾腔翻假嗓唱法74

三)[正宫调]之多用76

四)[正宫调]之多变76

1.[正宫调]之腔随行变76

2.[正宫调]之腔随板变79

3.[正宫调]之腔随情变84

五)一种特殊风格之[正生腔]91

六)通用梢腔92

七)两种特殊之文场表演形式93

八)[开口板]94

九)[打引]95

(二)单嗓阳戏96

一)单嗓阳戏唱腔曲牌分类96

二)当家曲牌[七句板]96

三)[七句板]之可塑性99

五)支声复调105

四)分腔105

六)调式、音阶、旋法106

七)正调·杂调、专用调107

八)文、武场107

1.文场牌子108

2.武场牌子109

3.武场嵌打110

贰、灯调113

甲、声腔渊源113

一、灯调114

二、时调(小曲)114

三、山歌115

四、借腔116

乙、声腔流变116

一、[起]句省略117

二、[承]句扩充118

三、[转]句垛唱119

四、[合]句放散119

五、弦乐加入120

六、衬腔变拖腔120

七、润腔121

八、变方块体为长短句122

九、男女分腔123

十、单牌体变复牌体124

丙、声腔体制125

一、曲牌体125

(一)一腔式125

(二)二腔式126

(三)三腔式127

(四)四腔式128

(五)五腔式129

(六)六腔式130

(八)[滚腔]、[垛腔]131

(七)长短腔131

二、板腔体132

(一)板腔体唱段之个性化132

三、综合体139

(一)曲牌前加[导板]139

(二)曲牌中加[散板]140

(三)曲牌间夹[流水板]141

(四)长段唱词之处理142

丁、声腔发展146

一、套用146

一)词曲谐美150

二)衬词去留150

(一)旧曲填词150

三)体式顺应152

四)字调调整153

二、变用153

(一)衬词变用153

(二)曲牌变用155

(三)调式变用158

一)调式变化运用之手法159

1.[梢腔]句移位159

2.变宫为角徵为宫159

一)“1‖5”弦上之徵调式曲牌160

3.清角为宫徵为商160

(四)弦式变用160

二)“2‖6”弦上之徵调式曲牌161

三)“3‖7”弦上之徵调式曲牌162

四)“6‖3”弦上之徵调式曲牌162

(五)行当变用163

一)老旦曲牌163

二)净角曲牌164

三)彩旦曲牌165

四)正旦曲牌166

五)正生曲牌167

(一)[过门]创新168

三、创新168

(二)综合治理旧调新唱169

一)旧曲[送夫调]169

二)[送夫调]新唱170

(三)创作新曲173

一)[雀子调]173

(四)多声创作174

戊、过场曲牌175

己、文武场177

一、[幺、二、三]177

一)砍钹178

二)闷钹178

三、钹锣击法178

(一)钹击法178

二、武场乐汇178

三)敞钹179

(二)大锣击法179

一)“堂”音179

二)“边”音179

(三)马锣击法179

(四)锣鼓经选例179

一)[长锣]179

四、文场之主奏乐器及乐队健制180

二)[辽子]180

叁、弹腔184

甲、弹腔形态衍展之“多、一、多”184

一、弹腔宫、徵腔格之“多、一、多”185

(一)黔地老乱弹腔例析187

(二)宫、徵腔格之“多、一、多”191

一)宫、徵腔格之“前多”——“+”(圆始)192

二)宫、徵腔格之“一”——“0”(圆美)194

三)宫、徵腔格之“后多”——“?”(圆破)197

1.宫、徵腔格之移宫换调与分腔分调197

2.宫、徵腔格在川剧[二簧]中201

3.宫、徵腔格在各种弦式中203

4.宫、徵腔格与弦式之三种变异结合206

(1)[南夹北]206

(2)[北夹南]206

(3)[西凡]207

5.宫、徵腔格衍展与弦式变化208

二、[南、北路]之腔随戏变与其“一”之“多”210

(一)弹腔[南路]210

一)[南路·抠抠板]210

二)[南路·一流]213

一)[北路]生行腔215

(二)弹腔[北路]215

二)[北路]旦行腔217

(三)[南、北路]腔随戏变之“一、多”219

一)传统腔随戏变之“一、多”219

1.[南夹北]219

2.[北夹南]220

3.[南路梆子]221

4.[北路梆子]222

二)现代腔随戏变之“一、多”224

1.江姐唱[北反]选段224

3.沈养斋唱[北路梆子]选段225

2.双枪老太婆唱[南反]选段225

4.甫志高唱[变凡]226

三)未来腔随戏变之“一、多”227

四)腔随戏变时“一、多”之工艺230

1.互借230

(1)[南借北]230

(2)[北借南]231

2.嫁接233

3.反弦234

(1)变宫为角派生[南反]234

(2)变宫为角、宫变清角派生[北反]236

4.杂交237

(3)[反四平]237

5.犯调238

五)腔随戏变后腔路之“一”而“多”239

三、弹腔之刚柔相推与“一”、“变”、“多”240

(一)“一”240

一)从[南路]板式窥“一”240

(二)“变”244

一)刚柔相推之板眼变异四法244

1.整板规范245

(1)慢速整板规范245

(2)快速整板规范245

3.整散板综合规范246

2.散板规范246

二)刚柔相推之腔调变异四法247

1.“北”、“南”交融247

2.刚柔嫁接249

(1)乡音改腔、生曲熟唱252

(2)以熟化生、既熟且新252

(3)巧择弦式253

(4)腔格对路253

(2)[北夹南]254

(1)[南夹北]254

(6)过渡圆通254

3.“北”、“南”相夹254

(5)调式相谐254

4.偏、正(音)相背257

(1)背宫257

(2)背角(变凡)260

(三)“多”(“通”——“久”)260

一)“变”后之“七多”262

二)“变”后“多”之“一”——专曲专用263

肆、高腔271

甲、高腔音乐271

一、“吹、打、唱”272

二、吹打乐器273

三、击乐浅析273

四、昆牌子277

五、低牌子279

乙、一棰锣矮台高腔281

一、[汉腔]在矮台中之运用285

丙、腔句解放300

一、宫调拌和与腔句解放300

(一)高腔之宫调301

(二)高腔之腔句302

(三)腔句拌和前之宫调分离304

一)纵向拌和305

(四)宫调拌和形式305

二)横向拌和306

(五)宫调拌和方式307

一)两宫两调拌和307

二)三宫三调拌和308

三)四宫四调拌和308

四)多宫多调拌和308

(六)宫调拌和方法308

一)异宫异调拌和309

三)同宫同调拌和310

二)同宫异调拌和310

四)异宫同调拌和311

1.腔节原型拌和312

2.腔节变型拌和313

(七)宫调拌和之形情力314

一)宫调拌和[头子]之形象性314

二)宫调拌和曲牌之形象性315

三)宫调拌和[梢腔]之形象性316

1.[沉醉东风](梢腔)316

(八)宫调拌和[套曲]317

3.[天师令](梢腔)317

2.[马不行](梢腔)317

(九)宫调拌和与分腔318

(十)五音互为主从与宫调拌和之扩大化320

一)扩大之同宫异调拌和321

二)扩大之三宫五调交替拌和321

三)三宫五调任意拌和322

四)全方位宫调分离拌和322

二、行腔数板与腔句解放325

(一)行腔数板325

一)行腔326

二)数板327

(二)腔、板之归类及其连接形式329

一)腔板归类329

二)行腔、数板之连接方式330

(三)行腔、数板之形式330

(四)行腔、数板之手法333

一)腔幅伸缩法333

1.腔幅伸展法333

2.腔幅收缩法334

二)腔句节拍(板眼)规范法335

一)行腔之形象性337

(五)行腔数板之形象性337

二)数板之形象性339

三)行腔数板之形象性340

三、和宫拌调、行腔数板与腔句解放343

伍、酉剧351

甲、酉剧诞生351

乙、酉剧演员352

丙、酉剧剧目353

丁、酉剧音乐360

一、变杂为纯确立主腔360

戊、酉剧与抗战362

一、花灯调[十绣]与酉剧主腔[原板]之形成363

己、酉剧主腔之形成与发展363

二、酉剧主腔——[原板]曲牌之发展368

(一)查谱联宗368

一)[三棒鼓调]联酉剧[原板]368

二)酉剧[原板]揉[山歌]372

三)溜子曲[安庆调]与酉剧[原板]373

(二)外腔化入374

1.化[傩腔]为酉剧[悲板]375

2.化花灯调[上茶山]为酉剧[柔板]376

三、主腔——[原板]曲牌之内变377

(一)依情而变377

(二)按行而变383

陆、苗剧394

甲、苗剧兴起394

一、《苗汉通婚》394

二、《团结灭妖》395

三、《抗婚》395

四、《相亲亭》395

乙、花垣苗剧396

一、石成鉴与《团结灭妖》397

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之专业苗剧398

二、20世纪50年代以来之苗剧兴衰398

丙、苗剧现状402

丁、苗剧音乐403

一、一曲多用型404

(一)民歌体404

(二)板腔体410

(三)曲牌体412

二、专曲专用型415

(一)歌剧体415

(二)歌舞剧体417

(三)综合体421

一、体制423

戊、关于未来苗剧之粗略设想423

二、骨干424

三、语言424

四、剧目424

五、母体425

柒、黔剧426

甲、黔剧志略426

乙、黔剧音乐459

一、[二板]459

二、[扬调]461

三、[苦禀]462

四、[二簧]463

丙、黔剧音乐“多腔和一”浅析465

一、“多腔和一”中之乡语改调467

二、“多腔和一”中之商音锁腔469

(一)偏音搭桥旋相为宫470

(二)食指定位改弦而歌470

(三)商音为主辅以宫徵471

三、“多腔和一”中之板式规范471

四、“多腔和一”中之分腔分调472

五、“多腔和一”中之腔句线性运动476

后语479

附录497

1997《戏曲乐谭》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宋运超著 1997 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