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求取 ⇩

第一章 绪论1

一、《内经》的沿革1

(一)《内经》的成书年代1

(二)《内经》的作者3

(三)书名含义3

(四)版本与流传4

二、《内经》理论体系的基本学术思想5

(一)《内经》学术体系的形成5

(二)生命的唯物观8

(三)生命的对立统一运动观10

(四)生命的运动变化观12

(五)“四时五脏阴阳”整体观13

三、《内经》理论体系主要内容16

(一)藏象学说16

(二)经络学说18

(三)病因病机学说20

(四)病证学说23

(五)诊法24

(六)论治25

(七)养生学说26

(一)读通原文28

四、学习《内经》的要求和方法28

(二)参阅历代的注释及有关资料29

(三)综合有关内容,理解理论的系统性32

(四)结合临床实践并与现代科学有机联系起来32

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34

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34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35

(二)阴阳的基本内容38

(三)以五行归类论“四时五脏阴阳”48

(四)取法阴阳阐明病理变化及调治之法55

(五)论诊治之道取法于阴阳62

二、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71

(一)四时八风,五脏致病71

(二)阴阳之中复有阴阳,人亦应之75

(三)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78

三、素问阴阳离合论篇第六82

(一)阴阳万千,其要在一82

(二)三阴三阳之离合83

四、素问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节选)88

一、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93

第三章 藏象学说93

(一)天度、气数及候、气、时、岁94

(二)五气更立对人体的影响97

(三)论藏象99

(四)人迎与寸口对比脉法103

二、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八105

三、灵枢天年第五十四110

(一)人之生成及神对生命的重要性110

(二)生命不同阶段的特点及禀赋对寿命的影响111

(一)五味喜入及营气卫气宗气的化生115

四、灵枢五味第五十六115

(二)药食五味及五脏病的宜忌117

五、灵枢海论第三十三122

(一)四海的名称及其输的部位122

(二)四海虚实证候及调治原则124

六、灵枢本输第二126

(一)五脏六腑诸输的部位及取穴法126

(二)诸经在颈项排列次序及其要穴133

(三)脏腑相合及六腑功能特点135

(四)四时气血异处,针刺各有所宜136

(一)太阴阳明阴阳不同,生病各异139

七、素问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139

(二)脾为胃行其津液及脾不主时142

八、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144

(一)喘汗的病因及其与五脏的关系144

(二)水谷精微输布147

(三)六经独至的脉象与证治150

九、灵枢脉度第十七153

(一)经脉的长度及经与络的区别154

(二)经脉在生理病理中的作用156

(三)跷脉的循行路线及其功能157

十、灵枢大惑论第八十159

(一)目分部的五脏所属及登高而惑的原理159

(二)善忘诸疾的病机及治则162

十一、灵枢决气第三十166

(一)六气的概念及生理167

(二)六气耗脱的病证特点168

(三)六气的部位所主168

十二、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169

(一)营卫的生成运行与会合170

(二)营卫与三焦的关系173

十三、灵枢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176

(一)津液五别176

(二)髓液的生成及津液不化为病178

十四、灵枢邪客第七十一(节选)180

(一)不眠证的病机和治法180

(二)经脉出入屈折、少阴无腧及针刺法183

(三)八虚分候五脏之病188

(一)神的产生、概念及养生的意义189

十五、灵枢本神第八189

(二)情志病证192

(三)五脏所藏不同、虚实病证各异194

十六、灵枢本脏第四十七(节选)195

十七、素问五脏生成论篇第十197

(一)五脏所合、所主、所荣及五味所合、所伤198

(二)论五色死生199

(三)论脉、髓、筋及血、气的生理、病理200

(四)五脉诊法及色脉合参202

一、灵枢经脉第十207

(一)论十二经脉207

第四章 经络学说207

(二)经脉气绝及其死期219

(三)络脉特点及其色诊与刺治221

(四)十五别络部位及病治222

二、灵枢营气第十六225

(一)营气的来源及性质225

(二)营气循行次第及交接部位226

三、灵枢九针论第七十八228

(一)九针的名称、形状与主治229

(二)身形应九野,针有禁忌日233

(三)形志苦乐生病各异,治法各有所宜235

(四)脏腑生理病理及气味等五行归类236

(五)六经气血多少及表里相合239

四、灵枢背腧第五十一242

五、素问骨空论篇第六十(节选)244

六、灵枢逆顺肥瘦第三十八(节选)248

(一)气血清浊滑涩,施治各异249

(二)十二经脉走向规律251

(三)冲脉的循行及其功能特点251

七、灵枢寒热病第二十一252

(一)皮肌骨寒热的症状及刺治法253

(二)骨痹诸证的症状及针刺法254

(三)刺分四时、出汗、止汗及痈疽预后258

八、灵枢血络论第三十九261

(一)针刺血络的八种不同临床表现及其病理机制261

(二)临床治疗,观察血络的方法264

(三)“肉著”的原因264

第五章 病因病机学说266

一、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266

(一)人与自然阴阳相通应266

(二)阳气的重要性268

(三)阳气与阴精的关系275

(四)饮食五味与五脏关系279

二、灵枢五变第四十六282

(一)体质与发病283

(二)病变与体质285

(三)疾病与运气287

三、灵枢百病始生第六十六289

(一)疾病的发生289

(二)疾病的传变291

(三)积的病因、病机和证候293

(四)论五脏所伤及治疗原则296

四、灵枢贼风第五十八298

(一)因加而发的机理298

(二)情志致病与祝由治病299

五、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节选)301

(一)制方原则、形式及服药法302

(二)标本中气及六气之胜304

(三)论胜复早晏、幽明分至307

(四)病机十九条及其重要性309

(五)治则治法及方药运用316

六、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322

(一)人与四时之气相应323

(二)刺有五变,以主五输325

七、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328

(一)经脉的重要作用328

(二)神、气、血、形、志之虚实及其微病的证治330

(三)气血虚实的病机病证334

(四)虚实证的病因337

(五)阴阳虚实,内外寒热的机理339

(六)虚实证的针刺调治法则341

(一)四时五脏的阴脉和阳脉344

八、素问阴阳别论篇第七344

(二)三阴三阳经脉的病变347

(三)论四时常脉与阴阳失调之脉349

第六章 病证355

一、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355

(一)外感热病的病因、病程及预后355

(二)不两感者的症状、治则、预后和转归356

(三)两感病的传变及主症361

(四)温病与暑病的划分362

(一)阴阳交的辨证要点、病机、预后364

二、素问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364

(二)风厥的症状、病机、治法366

(三)劳风的症状、病机和治法367

(四)肾风的主症、治疗禁忌及变为风水的机理和证候369

三、灵枢五禁第六十一372

四、素问咳论篇第三十八375

(一)咳嗽的病因、病机375

(二)五脏六腑咳的证候以及针治原则376

五、素问举痛论篇第三十九380

(一)痛症的病因病机及其鉴别381

(二)九气为病384

六、灵枢论痛第五十三387

七、素问风论篇第四十二389

(一)风邪的性质及风证的病机389

(二)多种风证的病因及症状特点391

八、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397

(一)痹证的病因、发病和分类397

(二)痹证的症状、内因、预后、针刺大法400

(三)营卫与痹的关系和痹证症状产生的机理403

(一)众痹、周痹的病因病机、证候特点及针治原则406

九、灵枢周痹第二十七406

(二)痹的治疗409

十、素问痿论篇第四十四410

(一)痿证的发病、病机、病因、症状及鉴别410

(二)治疗痿证的基本原则413

十一、素问厥论篇第四十五417

(一)寒厥与热厥的病因病机417

(二)昏厥的病机420

(三)六经之厥的症状及治疗原则421

(一)水肿、肤胀、鼓胀的病机424

十二、灵枢水胀第五十七424

(二)肠覃和石瘕的病机、证候特点、鉴别要点及治疗原则426

(三)肤胀、鼓胀的治则治法428

十三、素问水热穴论篇六十一(节选)429

十四、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430

(一)汤液醪醴的制作和使用431

(二)论神机对治疗效果的作用432

(三)水肿病的病机及治疗原则和方法434

十五、素问奇病论篇第四十七437

十六、素问逆调论篇第三十四445

十七、灵枢癫狂第二十二449

(一)癫疾的证候、分类及治疗449

(二)狂病的病因、证候及治疗451

(三)风逆及厥逆病证的证候及治法452

十八、素问病能论篇第四十六454

(一)胃脘痈等七种病证的症状、脉象和治法455

(二)论各古医经的某些内容及其命名458

十九、灵枢痈疽第八十一459

(一)痈肿的病因病机459

(二)猛疽等十八种痈疽的发病部位、特征及治则、预后460

(三)痈与疽的差异与鉴别诊断465

二十、灵枢玉版第六十466

(一)疾病的形成是积微而生467

(二)论疾病的逆证468

(三)外合自然,内明脏腑经络,以定刺禁补泻470

二十一、素问疟论篇第三十五472

(一)疟病的原因、症状及病机472

(二)疟病发作的早晏474

(三)寒疟、温疟、瘅疟475

(四)针刺治疟的原则477

(五)论疟病发作休止与间数日发478

(六)论温疟、瘅疟之病机479

第七章 诊法482

一、素问五脏别论篇第十一482

(一)奇恒之腑、六腑、五脏的区别482

(二)气口与脏腑关系及其诊病的原理486

二、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489

(一)诊法总的原则和要求490

(二)切脉察色闻声观形诊病法491

(三)脉应四时498

(四)脉象主病与色脉合参504

(五)尺肤诊法及脉象主病508

三、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513

(一)平人脉息至数及调息察脉法514

(二)脉以胃气为本及四时五脏平、病、死脉516

(三)寸口、尺肤诊与脉之逆从521

(四)五脏平、病、死脉之形状529

四、素问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533

(一)四时五脏平脉与太过不及的脉象及主病533

(二)疾病的传变539

(三)真脏脉见的表现及死期545

(四)察形气色脉以辨病之易治难治550

(五)五实五虚的表现及机转552

五、灵枢五色第四十九554

(一)颜面各部的名称及色诊大要555

(二)寸口人迎脉象主病556

(三)察色以测病之轻重及死候558

(四)脏腑肢节分布于面部的望诊部位559

(五)察色方法及色诊的临床意义561

六、素问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567

(一)论医疗中易犯之“五过”567

(二)诊治中应遵循之常规573

七、素问征四失论篇第七十八575

八、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578

(一)三部九候的部位及其所候578

(二)三部九候诊脉法及其临床意义580

(三)论刺法584

第八章 治则治法586

一、素问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586

二、素问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592

(一)五脏法四时五行而治的基本道理592

(二)五脏虚实病证的表现及针刺治疗603

(三)五脏所宜之五味及食物608

三、素问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613

(一)标本逆从的意义及临床运用613

(二)疾病传变及其预后转归619

四、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节选)623

第九章 养生学说626

一、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626

(一)养生的法则及重要意义626

(二)肾气与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630

(三)养生程度不同,其寿命亦异633

二、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635

(一)四时的养生方法636

(二)论养生的重要性638

(三)四时阴阳乃万物之本640

附篇 运气学说643

一、概说643

(一)运气学说的提出及其物质基础643

(二)运气学说与中医学的关系644

(三)历代对运气学说的评价648

(四)运气学说与现代科学649

(二)对月球运行的认识651

二、对天体运动的认识651

(一)对太阳运行的认识651

(三)关于五星652

(四)关于天门地户及五气、九星655

三、关于历法656

(一)《内经》中提及的历法656

(二)“五运六气历”的年、月、日制657

(三)岁气历与岁气运行657

(四)“五运六气历”的根据659

(五)年月日时干支的快速推算法660

(一)时与节气的概念663

四、关于气象663

(二)关于天气的变化665

(三)南北政666

(四)六季的科学性及其始于大寒节的问题666

五、五运六气与地区气候及病证的资料摘录667

(一)西安30年气象资料分析667

(二)五运六气与福建异常气候668

(三)运气与发病669

(一)五运六气淫胜胜复与德化政令的关系670

六、五运六气与德化政令670

(二)六十年运气合治与德化政令的关系677

七、古代运气专著叙录679

(一)秦汉时期679

(二)隋唐时期680

(三)宋金元时期685

(四)明清时期693

(五)近、现代710

八、运气学说研究相关期刊文献资料目录711

附录 《内经》主要注家及参考书目715

1987《内经》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程士德主编 1987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