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鉴定》求取 ⇩

一、原始时代、汉及汉以前1

1.原始时代1

第一篇 中国绘画渊源1

2.战国时代及楚帛画2

3.汉帛画、墓壁画3

二、魏晋、南北朝4

1.文人画家的出现,谢赫提出“六法”4

2.山水画种的独立及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6

三、隋、唐时期7

1.隋朝时南、北画风进一步交汇融合7

2.承六朝余绪的初唐绘画8

3.盛唐绘画的普及、发展直至极盛9

4.以笔墨情趣为主的中唐山水画13

5.花鸟画的创立14

6.晚唐绘画,画院的出现15

1.西蜀、南唐画院的设立16

四、五代16

2.五代十国各地丰富的画法17

3.各呈特色的荆浩、关仝、董源、巨然、李成20

五、宋代23

1.范宽、郭熙23

2.画院内外的画家24

3.北宋晚期进入全盛的画院25

4.北宋后期文人画的兴起26

5.其他画家27

6.南渡后画风的重大转变28

7.金和辽的绘画31

六、元代32

1.赵孟頫与“师古”运动32

2.文人画的兴盛33

3.元四家35

1.以画院为中心的花鸟画38

七、明代38

2.浙派山水画40

3.明四家41

4.董其昌及其“画中九友”44

5.明代后期的人物画家丁云鹏、陈洪绶45

6.明代后期又树一帜的水墨写意花鸟画46

八、清代47

1.“清初六家”47

2.“四高僧”50

3.龚贤为首的“金陵八家”52

4.“扬州八怪”53

5.清代画院及外籍画家55

九、近现代56

1.海派56

2.传统派58

3.岭南派60

一、甲骨文、金文、石鼓文62

第二篇 书法的发展及渊源62

二、秦统一文字由大篆改为小篆63

三、汉代的隶书64

四、从隶书到八分,由八分至正楷66

五、由隶书变化出草书66

六、由楷书和草书创出行书67

七、书法普及的南北朝68

1.羊欣、王僧虔69

2.智永70

八、鼎盛的唐代书法70

1.初唐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70

2.盛唐的张旭、怀素、颜真卿72

3.中唐的柳公权、裴休、杜牧74

九、提倡帖学的宋代75

1.《淳化阁帖》75

2.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75

1.“二雄”赵孟頫、鲜于枢78

十、溯源晋、唐的元代书法78

2.富有个性的耶律楚材、杨维桢79

十一、师学古人的明代书法79

1.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79

2.富创意的宋克、张弼等81

十二、清代帖学家与碑学家82

1.帖学家傅山、王铎、刘墉82

2.勇于个性创造的郑燮、金农83

3.碑学家邓石如、伊秉绶、何绍基、赵之谦、吴昌硕84

第三篇 中国绘画理论86

一、魏、晋、南北朝86

1.顾恺之的画论86

2.谢赫的“六法”87

3.宗炳、王微创山水画论88

二、唐代89

1.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89

2.从张怀瓘的“神、妙、能”到朱景玄的“神、妙、能、逸”再至黄休复对四格格序的改变91

三、五代荆浩的“六要”、“四等”、“四势”和“二病”92

四、宋代94

1.郭熙的《林泉高致》及“三远”94

2.苏轼提倡的诗情画意96

五、元代98

1.赵孟頫的师古及书画同笔论98

2.黄公望与《写山水诀》99

六、明代莫是龙、董其昌及南北宗论100

1.石涛论画102

七、清代102

2.郑燮的“大乘”、“小乘”及个性解放104

第四篇 书法理论105

一、汉代蔡邕的《笔论》、《九势》105

1.《笔论》105

2.《九势》106

二、西晋卫恒的《四体书势》107

1.启心章第二109

三、东晋王羲之的《笔法论十二章》109

2.观形章第八110

四、隋代智永的《永字八法》111

1.侧诀112

2.勒诀112

3.弩诀112

4.趯诀113

5.策诀113

6.掠诀113

7.啄诀114

8.磔诀114

五、唐代欧阳询的《八诀》114

六、唐代孙过庭的《书谱》115

七、唐代张怀瓘的《书议》117

一、晋、唐绘画作品的分析及考证118

1.顾恺之《女史箴》图卷118

第五篇 国画的鉴定118

2.梁令瓒《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卷121

3.宋摹本与晋、唐原作的比较122

二、五代绘画作品的分析及考证125

1.阮郜《阆苑女仙图》125

2.王齐翰《勘书图》126

3.风格独特的石恪127

4.周文矩《重屏围棋图》127

5.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128

6.黄筌《写生珍禽图》130

7.北方山水画家荆浩、关仝131

8.南方山水画家董源、巨然133

三、宋代绘画作品的分析及考证134

1.范宽、李成134

2.赵佶画真伪辨135

3.发展了水墨山水画法的马远、夏圭137

4.两个应注意的问题138

1.作画有古意的赵孟頫140

四、元代绘画作品的分析及考证140

2.伪作广播的钱选142

3.陈琳《浮凫图》143

4.黄公望、倪瓒、王蒙143

五、明代绘画作品的分析及考证146

1.作品真赝复杂的沈周146

2.代笔者众多的文徵明147

3.独具“士气”的董其昌149

4.才华横溢的唐寅151

六、清代绘画作品的分析及考证151

1.画法正统的“清六家”151

2.石涛与善做假石涛的张大千156

3.笔法内擫的朱耷158

七、近现代绘画作品的分析及考证159

1.早、晚期风格鲜明的任伯年159

2.笔墨雄强的吴昌硕160

3.爽健朴实的齐白石161

4.水、墨齐下的黄宾虹163

5.气质秀雅的张大千164

6.炉火纯青的林风眠165

第六篇 书法的鉴定166

一、墨迹(书法)166

1.晋代陆机《平復帖》167

2.宋代赵佶草书作品168

3.明代祝允明书法169

二、摹本169

1.王羲之《兰亭序》170

2.王羲之《上虞帖》171

3.王羲之《快雪时晴帖》172

4.王献之《鸭头丸帖》172

三、拓本174

1.定武本《兰亭序》174

2.《淳化阁帖》175

四、临本177

1.米芾临《中秋帖》178

2.王羲之《兰亭序墨迹三种》179

第七篇 做伪的方法182

一、摹、临、仿、造和代笔182

1.摹183

2.临184

4.造186

3.仿186

5.代笔188

二、古书画真迹的改头换面190

1.“去”和“添”190

2.“拆”与“配”191

3.其他手法193

第八篇 鉴别真伪的方法及要点194

一、作品194

2.个性195

1.笔墨195

3.流派196

4.时代性196

二、题跋197

1.款题197

2.题跋198

三、印章198

1.印章的材质200

2.印章的形式200

3.印章做假的方法201

四、别字201

五、年月202

六、避讳202

1.缺笔避讳202

2.同义字或同音字避讳203

3.完全回避203

1.魏、晋、南北朝204

七、服饰204

2.隋、唐205

3.宋代206

4.元代207

5.明代207

6.清代207

八、建筑208

1.外形208

2.室内装饰208

3.色彩208

4.结构209

5.琉璃瓦、砖209

九、书画材料及工具210

1.绢210

2.纸211

3.笔212

十、装裱213

1.立轴214

2.对联214

3.屏条、通景屏214

4.手卷215

5.册页215

6.扇面216

7.揭、裱216

8.流派217

第九篇 鉴定的辅助手段218

一、史书、史实218

二、书画家传记219

三、历代著录书221

1.魏晋南北朝221

2.唐代222

3.宋代224

4.元代226

5.明代227

6.清代229

四、诗文集234

五、地方志235

第十篇 历代宫廷与民间的书画流传与鉴藏236

一、历代书画收藏及流传236

1.东晋及南朝虞龢所作的总结236

2.南朝至初唐的几次大劫237

3.安史之乱至五代名迹的流落238

4.宋代收藏大集聚,至徽宗达盛极239

5.元代将南宋内府和金国库藏合二为一240

6.明代收藏的散佚241

7.清代收藏的再集中242

8.清末收藏的流失242

二、历代著名收藏家及鉴藏243

1.东晋士大夫的爱好243

2.萧梁时的鉴藏之风244

3.唐代及鉴藏家张彦远245

4.梁驸马都尉赵嵒与千牛尉将军刘彦齐248

5.北宋初收藏家楚昭辅及王溥、苏易简家族249

6.宋徽宗赵佶的收藏250

7.独步北宋的米芾250

8.驸马都尉王诜252

9.南宋鉴藏家邓椿253

10.收藏可敌宫廷的韩侂胄和贾似道254

12.赵孟頫、柯九思及民间鉴藏交往255

11.元代大长公主祥哥刺吉255

13.元周密257

14.倪瓒与“清閟阁”257

15.明初鉴藏活动(沈周、文徵明及“真赏斋”)258

16.嘉靖年间权相严嵩父子259

17.明末鉴藏盛极一时260

18.清代鉴藏趋于普及262

19.琉璃厂的兴盛263

参考书目265

1998《中国书画鉴定》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谢稚柳主编;周克文执笔 1998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