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代价论》
作者 | 李钢著;陈晏清主编;王南湜副主编 编者 |
---|---|
出版 |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60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44017621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37389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导论1
第一章 社会转型与代价问题的凸现14
一、社会转型的本质和意义14
1.社会转型的基本意蕴和本质14
2.社会转型的历史意义18
3.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性20
二、代价问题在社会转型中凸现的深层原因25
1.社会价值取向模式的转换25
2.社会分工的迅速发展29
3.社会整合方式的转变35
1.发展滞后的沉重代价:社会转型的基本动因40
三、代价与社会转型的矛盾关系40
2.“后发”国家社会转型的代价特征44
3.代价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49
第二章 代价的本质58
一、代价的涵义和本质59
二、代价的基本类型68
三、代价现象的性质及其意义76
四、代价选择的方法论原则82
第三章 经济转型的代价分析91
一、西方市场化转型的代价教训92
二、中国市场经济转型的代价及其根源100
三、模式代价及其限度106
四、过程代价及其补偿方式115
第四章 政治转型的代价探索122
一、“先发”国家走向民主政治的道路与代价124
二、发展中国家政治转型中的代价审视133
三、中国政治体制转型中的代价探索142
第五章 文化转型的代价省察152
一、近代西方文化转型的代价启示153
二、市场经济与道德代价167
三、意义缺失与人文价值关怀的勃兴180
四、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代价省思187
第六章 可持续发展的代价反思199
一、传统发展模式的代价与新发展观的困难200
二、可持续发展的代价论意蕴213
1.“发展”概念的哲学基础214
2.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自然与社会极限218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涵义222
4.可持续发展的代价意蕴224
三、代价选择:“人类中心论”与“自然中心论”227
1.“自然中心论”的理论困境229
2.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233
四、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价值与代价的博弈均衡238
结语249
参考文献254
后记259
1999《社会转型代价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钢著;陈晏清主编;王南湜副主编 1999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社会转型与妇女发展
- 1997 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
-
- 代价论:一个社会学的新视角
- 1995
-
- 社会转型与人格再造
- 1992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 转型社会控制论
- 1998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
- 社会转型与人的现代重塑
- 1998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
-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论
- 1998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
- 社会转型与少年犯罪
- 1986 巨流图书公司
-
- 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念
- 1999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近代日本社会转型期研究 1905-1936年
- 1998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社会劳动价值论
- 1997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 社会评价论
- 1999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 社会学家的眼光 中国社会结构转型
- 1998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
- 转型中的中国社会
- 1994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 中国社会调查
- 1997 北京:改革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