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求取 ⇩

跨世纪的思考1

汉语修辞学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南京)王希杰1

世纪之交的中国修辞学 (南京)凌德祥31

关于修辞学的再思考——也谈什么是修辞学 (镇江)李名方34

理性主义、人文主义、后结构主义——走向对话的汉语理论界 (青岛)孟华40

也谈理性主义、人文主义、后结构主义——与孟华先生商榷 (无锡)陈炯69

修辞学的性质论辩——与骆小所先生商榷 (无锡)郑荣馨84

“从选择轴弹向组合轴”的同义原则——谈语言的线性聚合关系 孟华99

可能世界理论与变异修辞 (昆明)韦世林106

修辞学杂谈 李名方114

对近年修辞学界一些提法的思考 (南京)曹德和122

关于作家语言风格研究方法的思索 (扬州)徐炳昌134

语体和风格134

亚里斯多德《修辞学》与刘勰《文心雕龙》语言风格论美学思想比较 (湖南)童山东 曾玉章143

《金瓶梅》人物语言的市井气特色 (苏州)曹 炜152

语音修辞初探 (镇江)茅海燕156

模糊语言在典范公文中的运用 (徐州)秦洁才160

人际修辞学与口语修辞学 (河南)张秋娥168

语体浅释 李名方173

辞格研究177

论譬喻的分类 (台湾)蔡宗阳177

中国地名中的比喻 (加拿大)王丽华188

比喻的思维发展轨迹 (盐城)王中和196

谈谈微观比喻 (镇江)贺建国203

《黄帝内经》比喻的文化内涵 (南京)赵家新208

并列和辞格 (大连)王晓娜217

关于仿拟的文化反思 (南京)盛林237

委婉格质疑 (江西)钟玖英245

委婉格异议 (镇江)郑红明257

话语衔接与修辞格 (济南)刘静敏262

翻造——一种新的修辞现象 (镇江)陈东274

修辞学评论280

从两大分野到四个世界:现代修辞学理论探索的重大转向——读王希杰《修辞学通论》 (南京)史灿方280

对修辞学理论与体系的新探索——读王希杰先生《修辞学通论》 陈炯293

从《修辞学发凡》到《修辞学通论》 盛林302

真正科学的汉语修辞学——评王希杰《修辞学通论》 (张家口)高万云311

面向21世纪的修辞学——评王希杰《修辞学通论》 (北京)徐丹晖 李凡327

新的语言观和修辞观的展示——评王希杰新著《修辞学通论》 (杭州)吴鸿炜333

王希杰先生之“得体观”——读《修辞学通论》札记 郑荣馨340

显性和潜性——语言学中的新概念——读《修辞学通论》 (南京)朱峰344

修辞和文化349

从《容斋随笔》看洪迈的修辞思想 (河南)常晓雁349

汉语昵称的文化制约及其他 (徐州)杜文霞362

数字超常表达的艺术 (青岛)戚晓杰372

试论汉文化心理与谚语的语言模式 (扬州)宣景文377

略说宜兴紫砂壶名的修辞艺术 (宜兴)裴秋秋382

称呼语运用例谈 (南京)封淑珍387

修辞和修辞学随笔 王希杰393

学术通信(代后记)414

致李名方的信 王希杰414

致王希杰的信 李名方417

1999《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名方主编 1999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