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中国民俗学派》
作者 | 钟敬文著 编者 |
---|---|
出版 |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70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31637197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35549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部分 正文篇4
第一节 建立学派的必要性4
一 学科发展的自然要求5
二 有利于学科的进一步发展10
三 避免学术进程中的偏离正轨的倾向12
第二节 建立学派的可能性14
一 从学科发展的历史成就看14
二 从学科发展的当前形势看20
三 从兄弟学科的发展趋势看24
第三节 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中国民俗学的独特性格27
一 一般民俗学的性质27
二 中国社会结构的特点27
三 中国民俗学的特殊性格——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29
第四节 中国民俗学学派的旨趣和目的34
一 清理中国各民族的民俗文化财富35
二 增强国民的文化史知识和民族意识与感情36
三 资助国家新文化建设的科学决策40
四 丰富世界人类文化史与民俗学的文库41
第五节 拟议中的中国民俗学结构体系44
一 理论民俗学44
二 记录民俗学45
三 历史民俗学48
四 立场、观点论49
五 方法论52
六 资料学55
第六节 今后亟待进行的几项工作59
一 工作原则——重视整体观念和联合活动59
二 强化或新建有关的各种机构60
三 有计划地继续收集整理民俗资料与开拓和深入理论研究工作62
四 大力推进各种层次的民俗学教育活动64
五 加强对中国古代民俗学著作的整理及对外国本学科名著的译述与介绍67
六 适时地举行各种有关的学术讨论会,利用各种条件展开本学科的国际文化交流69
第二部分 附录篇75
对待外来民俗学学说理论的态度问题75
对民间故事探究的一些认识和意见——在亚细亚民间说话学会理事会上的讲话91
致山西国际会议写给“中国的祭仪、音乐与戏剧及其社会环境学术研讨会”的贺信97
我与中国民俗学102
文学研究中的艺术欣赏和民俗学方法——1997年10月6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庆祝《文学评论》创刊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145
略谈巴赫金的文学狂欢化思想——1998年5月14日在《巴赫金全集》中译六卷本首发式上的讲话152
谈谈民俗学的功用159
钟敬文学术论著要目165
编后记168
1999《建立中国民俗学派》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钟敬文著 1999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