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国土资源》求取 ⇩

第一篇国土资源的开发条件1

第一章 概况1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1

一、地理位置1

二、行政区划1

第二节 历史沿革4

一、战国以前时期4

二、秦至南北朝时期4

三、隋唐至明清时期5

四、辛亥革命至今6

第三节 经济状况9

一、工业生产9

二、城郊农业9

三、交通运输、邮电事业10

四、公用事业与人民生活10

五、旅游事业11

第二章 地质和地貌12

第一节 地层12

一、太古界一集宁群12

二、古生界12

三、中生界14

四、新生界15

第二节 岩浆岩16

一、前五台期岩浆岩16

二、吕梁期基性岩16

三、海西晚期中酸性岩浆岩16

四、燕山期岩浆岩16

五、喜山期岩浆岩17

第三节 构造17

一、褶皱构造17

二、断裂构造18

第四节 地质构造发展史19

一、地质构造发展阶段19

二、构造发展阶段与成矿时期19

三、构造运动与现代地貌的形成20

第五节 地貌的基本轮廓20

一、地貌的一般特征20

二、地貌的形成和演变20

三、影响地貌形成和发展的因素21

四、地貌分区概述21

二、气候要素22

一、气候的主要特点22

第三章 气候22

三、主要灾害性天气28

四、气候分区概述31

第四章 水文32

一、地表水32

二、地下水33

一、气候特征36

三、地貌特征36

二、植被特征36

第一节 土壤形成的环境特征36

第五章 土壤36

四、成土母质特征37

五、时间与人类活动37

第二节 土壤的分布和发育趋势37

一、土壤的水平分布37

二、土壤的垂直分布38

三、土壤的区域分布38

四、土壤分布规律图式38

第三节 主要土壤类型39

一、山地草原草甸土39

二、栗钙土40

三、潮土44

四、盐土49

五、石质土51

六,粗骨土52

七、风砂土52

第六章 植被与动物界53

第一节 植被53

一、植物区系的特征及基本成分53

二、主要植被类型及其分布规律54

三、植被分区概述57

一、概述58

第二节 动物界58

二、动物地理分布概述59

第二篇自然资源60

第一章 煤炭资源60

第一节 概况60

第二节 含煤地层及其分布60

一、聚煤期与含煤地层60

二、煤层及赋存规律61

三、煤质及煤变质特征61

一、煤田地质勘探程度62

二、煤炭储量62

第三节 煤田勘探与煤炭储量62

三、探明储量分析与评价63

第四节 煤炭资源的开发63

第二章 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79

第一节 金属矿产资源79

一、铁矿79

二、铝土矿79

第二节 冶金辅助原料矿产79

一、熔剂石灰岩79

二、熔剂白云岩80

一、水泥石灰岩81

三、耐火粘土81

第三节 建材原料及其它非金属矿81

二、水泥粘土83

三、砖瓦粘土85

四、高岭岩(土)86

五、玄武岩86

六、石墨86

七、云母87

八、长石和石英88

二、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89

一、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89

第一节 光能资源89

第三章 气候资源89

三、日照时数90

四、光合有效辐射90

五、太阳能的利用90

第二节 热量资源91

一、大同地区平均温度的地理分布91

二、各界限温度的初终期和积温91

三、霜期对积温的影响91

三、自然降水对作物的满足程度92

一、大同地区风的分布92

第四节 风能及其利用92

一、年降水量的地理分布92

二、各界限温度期间的降水量92

第三节 降水资源92

二、各级最大风速出现的日数93

三、风速的日变化93

四、风能的计算93

第四章 水资源95

第一节 水资源概况95

一、水资源总量95

二、可利用水资源量97

第二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101

一、开发利用工程101

二、水资源开发对各方面的影响102

第三节 开发特点与存在问题102

一、水资源严重不足102

二、目前水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102

第四节 解决用水的根本途径103

第五章 生物资源104

第一节 森林资源104

一、森林资源现状104

二、森林资源的特点及评价107

三、发展林业的迫切性和可能性108

四、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109

第二节 牧坡草地资源111

一、草地资源现状111

二、草地资源分类111

三、草地资源评价113

四、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115

第三节 野生植物资源116

一、野生植物资源现状116

二、资源植物116

三、植物资源名录125

第四节 野生动物资源133

一、陆栖动物资源133

二、主要鸟兽类资源133

第六章 土地资源146

一、土地资源的特点146

二、土地资源利用现状147

三、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47

四、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150

二、人文旅游资源古老独特155

一、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多彩155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155

第七章 旅游资源155

三、旅游资源相对集中156

第二节 山水名胜156

一、大同火山群156

二、白登山156

三、方山156

四、文瀛湖156

第三节 古文化遗址和石窟寺157

一、古文化遗址157

二、石窟造像157

三、古建筑及其附属文物159

第四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162

第三篇经济资源165

第一章 农业165

第一节 种植业165

一、概况165

二、作物结构和布局167

三、经营方式186

四、技术装备186

第二节 畜牧业188

一、畜收业概况188

五、发展规划展望188

二、资源194

三、经营方式196

四、发展与展望197

第三节 林业197

一、发展概况197

二、开发利用现状200

三、存在的问题200

四、发展展望201

第四节 乡镇企业201

一、乡镇企业发展概况201

二、构成与布局202

三、主要产品产量203

第五节 农业生产分区204

一、城市近郊蔬菜区204

二、平川粮食、经济作物区205

三、山地丘陵粮油区205

第二章 工业207

第一节 工业发展概况207

一、解放前的大同工业207

二、建国后工业的发展208

三、工业结构212

四、工业发展展望214

第二节 煤炭工业215

一、开发简史215

二、煤炭工业现状217

三、煤炭工业的组成结构220

四、煤炭工业的产运销221

五、问题及发展展望221

第三节 电力工业226

一、电力发展概况226

二、输变电设备的发展230

三、电力发展展望234

一、解放前冶金工业简史236

二、建国后冶金工业的发展237

三、冶金工业发展前景239

第五节 机械工业240

一、发展历史简述240

二、建国后机械工业的发展241

三、机械工业现状245

四、机械工业发展展望249

第六节 电子工业250

一、电子工业的发展和现状250

二、主要部门及分布252

三、存在问题253

一、解放前化学工业状况254

第七节 化学工业254

二、建国以来化学工业的发展254

四、电子工业的展望254

三、化学工业主要门类257

第八节 建筑材料工业262

一、发展简史262

四、化学工业发展方向及展望262

二、主要问题264

三、主要门类与“七五”规划265

四、几点建议266

第九节 轻纺工业268

一、发展历史与现状268

二、主要轻纺工业部门现状270

三、轻纺工业存在的问题275

四、轻纺工业的展望275

第一节 公路278

一、公路运输概况278

第三章 交通运输与邮电业278

二、历史及现状279

第二节 铁路282

一、铁路建设史282

三、公路建设前景展望282

二、现状283

三、经济与资源概况284

四、客货运输及特点284

一、历史概况及现状288

第三节 民用航空288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288

五、规划设想288

三、今后发展的设想289

第四节 邮电289

一、历史概况与现状289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290

三、发展展望291

第四篇社会资源292

第一章 人口292

第一节 人口的发展292

一、大同人口发展简史292

二、解放后人口的发展298

第二节 人口结构305

一、民族结构305

二、性别、年龄结构307

三、城乡人口结构311

四、人口的经济构成315

第三节 人口分布323

第一节 教育事业324

一、历史概况324

第二章 教育及科技事业324

二、现状326

三、发展规划327

第二节 科技事业328

一、概况328

二、科技队伍331

第四节 冶金工业336

第三章 文化、体育、卫生及广播电视337

第一节 文化事业337

一、解放前的文化事业337

二、解放后的文化事业338

三、存在问题及前景展望341

一、发展概况342

第二节 体育事业342

二、存在问题345

第三节 卫生事业347

一、历史概况及现状347

二、健康水平348

三、存在的问题350

四、今后展望351

第四节 广播电视事业351

一、发展概况351

二、存在问题353

三、前景展望353

一、劳动就业355

第四章 劳动工资与居民生活355

第一节 劳动工资355

二、职工队伍357

三、职工工资358

四、劳动力管理及劳动制度359

五、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360

六、劳保福利360

七、劳动工资改革设想361

第二节 城市职工生活362

一、城市职工收入状况362

二、职工消费状况363

五、职工家庭生活存在的一些问题365

三、职工家庭生活方式的变化365

四、职工居住情况的改善365

第三节 农民生活366

第五篇环境保护368

第一章 环境保护368

第一节 环境特征及主要环境问题368

一、自然环境特征对环境的影响368

二、社会环境特征对环境的影响368

第二节 大气环境质量状况369

一、大气污染源369

二、大气环境监测工作概况370

三、大气污染变化规律375

四、大气污染物浓度区域分布376

五、大气环境质量评价376

六、大气污染原因分析379

七、大气污染的危害380

八、大气污染防治对策381

第三节 水体环境质量状况382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水环境的影响382

二、污染源及污染状况383

一、固体废物污染现状384

第四节 固体废物、噪声及土壤作物系统污染现状384

二、环境噪声污染现状386

三、土壤一作物系统污染现状388

第二章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390

第一节 水土流失390

一、水土流失现状390

二、水土流失的形成条件391

第二节 水土保持394

一、发展过程与现状394

二、主要经验教训和存在问题395

三、水土流失治理规划和展望395

1987《大同市国土资源》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大同市国土资源》编写组,大同市计划委员会编 1987 大同市计划委员会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