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简明教程》求取 ⇩

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1

一、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

目录1

二、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4

三、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普通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7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9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9

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11

三、用邓小平理论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行动指南14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17

第三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17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及其意义19

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22

第二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25

第一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25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25

二、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首要的理论问题27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29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9

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述的理论与实践意义34

一、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36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36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38

三、现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39

四、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41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44

第一节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4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论述44

二、对国情的正确判断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48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主要矛盾和基本特点5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53

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53

二、经济建设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55

三、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56

四、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58

第三节 新时期全党全国工作的基本方针60

一、“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60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62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65

第一节 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65

一、正确选择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65

二、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67

三、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68

一、调整产业结构的意义和方向69

第二节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69

二、把加强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71

三、继续发展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74

四、积极发展第三产业75

第三节 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77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与政治意义77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79

三、正确处理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关系80

第四节 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82

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82

二、经济发展应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坚持速度、比例、效益的统84

第五节 实施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87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87

二、加速科技进步,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89

三、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加强环境和生态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91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93

第一节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93

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93

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客观依据96

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9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99

一、全民所有制经济99

二、集体所有制经济101

三、公有制经济的其它形式104

第三节 其它所有制经济108

一、个体经济108

二、私营经济109

三、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投资经济111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116

第一节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16

一、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必然性116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劳分配118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其它分配方式122

一、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客观必然性124

第二节 一部分人先富与最终共同富裕124

二、承认社会成员之间收入的合理差距,认真解决收入差距过分悬殊问题,最终实现共同富裕126

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128

第三节 社会保障制度131

一、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131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134

三、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途径136

第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140

第一节 实现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140

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及其意义140

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43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45

一、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必要性147

第二节 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47

二、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目标和主要途径149

三、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151

第三节 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153

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构成153

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性质和特点157

三、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地位和作用158

四、社会主义的价格体系及价格形成机制159

第四节 加强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建设161

一、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161

二、改变经济管理方式,转变政府经济职能162

三、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和任务164

四、正确运用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和政策165

第八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开放168

第一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68

一、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68

二、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170

三、坚持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统一173

第二节 我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175

一、我国分步骤推进的对外开放战略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175

二、经济特区177

三、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179

四、沿江、沿线、沿边和内地市、县的对外开放180

第三节 我国对外开放在经济方面的基本内容和形式182

一、发展对外贸易182

二、开展国际资金与技术交流185

三、对外承包工程、进行劳务合作和对外经济技术援助188

四、发展国际旅游业191

第九章 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与法制194

第一节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94

一、无产阶级专政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194

二、人民民主专政是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197

三、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201

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203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之一203

二、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区别与联系204

三、现阶段民主政治建设的紧迫性和长期性207

第三节 改革政治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09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209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211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212

第四节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214

一、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意义214

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17

三、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219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223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223

第十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23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奋斗目标226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长期性和复杂性230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233

一、努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233

二、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237

第三节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240

一、重在建设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240

二、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243

三、加强和改善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244

四、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246

第十一章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国两制”249

第一节 “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249

一、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249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251

第二节 “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大意义255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255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意义258

第三节 按照“一国两制”构想推进祖国和平统一262

一、香港问题的解决是“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胜利262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与两岸关系267

一、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270

第一节 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力量270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270

二、农民是我国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274

三、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276

四、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278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和加强爱国宗教界的团结280

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280

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83

三、全面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加强爱国宗教界的团结285

第三节 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289

一、爱国统一战线仍然是新时期党的重要法宝289

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任务和特点291

三、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重要作用294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298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298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298

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301

三、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304

四、改善党的领导,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306

第二节 加强党的建设309

一、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309

二、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312

三、从严治党,反腐倡廉315

后记321

1998《邓小平理论简明教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萧汉玿等主编 1998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