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检测 第2版》求取 ⇩

前言1

第一章 射线检测的物理基础1

1.1 原子结构与元素1

1.1.1 原子结构1

目录1

1.1.2 原子能级3

1.1.3 元素、同位素、元素周期律5

1.2 电磁波与光量子概念6

1.2.1 电磁波概念6

1.2.2 光量子概念8

1.3.1 X射线的发现与主要性质9

1.3 X射线的本质与主要性质9

1.3.2 X射线谱11

1.4 γ射线与放射性13

1.4.1 放射性与放射性衰变13

1.4.2 放射性衰变规律15

1.4.3 γ射线的产生与γ射线的主要性质17

1.5 光量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7

1.5.1 瑞利散射17

1.5.2 光电效应18

1.5.3 康普顿效应19

1.5.4 电子对效应20

1.6.1 吸收、散射与衰减22

1.6 射线衰减规律22

1.6.2 线衰减系数与半厚度24

1.6.3 宽束、连续谱射线的衰减规律27

复习题31

第二章 设备与胶片35

2.1 X射线机35

2.1.1 X射线机的基本结构与类型35

2.1.2 X射线管36

2.1.3 高压发生器39

2.1.4 冷却系统40

2.1.5 控制系统41

2.1.6 X射线机的工作过程与X射线的产生42

2.1.7 X射线机的主要技术性能44

2.1.8 X射线机的常见故障与维护48

2.2 γ射线机53

2.2.1 γ射线机的基本构成53

2.2.2 γ射线源的主要特性54

2.2.3 γ射线机与X射线机比较56

2.3 加速器57

2.4 胶片59

2.4.1 射线胶片的结构与潜影的形成59

2.4.2 胶片的主要感光特性与特性曲线61

  2.4.3 射线胶片的分类与选用66

复习题69

3.1 射线检测基本原理72

第三章 射线检测原理与影象质量72

3.2 影象形成的简单分析74

3.3 影象质量的基本因素77

3.3.1 影象的射线照相对比度77

3.3.2 影象的射线照相不清晰度81

3.3.3 不清晰度对对比度的影响86

3.3.4 影象的颗粒度87

3.4 射线照相灵敏度88

3.4.1 概念88

3.4.2 象质计的主要类型89

3.4.3 丝型象质计可识别性公式理解98

3.4.4 细节影象的可识别性99

3.4.5 射线照相灵敏度计算100

复习题102

第四章 射线照相检验的基本技术106

4.1 透照布置107

4.1.1 透照布置概述107

4.1.2 射线源、工件、胶片的相对位置108

4.1.3 有效透照区108

4.1.4 中心射线束方向110

4.1.5 象质计和标记的放置110

4.2 基本透照参数111

4.2.1 透照参数概念111

4.2.2 射线能量的确定112

4.2.3 焦距的确定115

4.2.4 曝光量确定118

4.3 曝光量计算120

4.3.1 平方反比定律、互易律与曝光因子120

4.3.2 曝光量修正计算123

4.4 散射线控制126

4.4.1 散射线的产生126

4.4.2 散射线对影象质量的影响128

4.4.3 散射线防护的主要方法129

4.5 增感132

4.5.1 增感概念132

4.5.2 增感屏的类型与特点133

4.5.3 增感屏使用136

4.6 曝光曲线137

4.6.1 曝光曲线概述137

4.6.2 曝光曲线的典型形式138

4.6.3 曝光曲线制作142

4.6.4 曝光曲线的应用145

4.6.5 射线照相的厚度宽容度148

4.7 暗室处理149

4.7.1 暗室处理概述149

4.7.2 胶片切装152

4.7.3 显影152

4.7.5 定影158

4.7.4 停显或中间水洗158

4.7.6 水洗161

4.7.7 干燥162

4.7.8 胶片自动处理162

4.8 缺陷位置确定163

复习题166

第五章 典型工件的透照技术172

5.1 平板工件透照技术172

5.1.1 透照布置172

5.1.2 有效透照区与胶片尺寸173

5.2 变截面工件透照技术175

5.1.3 透照参数确定175

5.2.1 双胶片技术176

5.2.2 适当提高透照电压技术177

5.2.3 补偿技术178

5.3 环焊缝透照技术178

5.3.1 源在外单壁透照方法179

5.3.2 源在外双壁透照方法180

5.3.3 源在内单壁透照方法182

5.3.4 透照次数的确定183

5.4 小直径管对接焊缝透照技术187

5.4.1 椭圆成象透照布置187

5.4.2 椭圆成象透照的透照次数189

5.4.3 椭圆成象透照的影象质量190

5.4.4 椭圆成象透照的透照焦距与透照电压192

5.5 非金属材料与复合材料工件的透照技术193

5.6 多个工件一次透照技术195

复习题196

第六章 评片200

6.1 评片概述200

6.1.1 眼睛的视觉特性200

6.1.2 评片的主要条件201

6.1.3 评片的主要内容202

6.2 射线照片质量203

6.2.1 黑度203

6.2.2 射线照相灵敏度204

6.2.3 标记系205

6.2.4 表观质量206

6.3 缺陷识别206

6.3.1 缺陷识别概述206

6.3.2 铸件常见缺陷识别208

6.3.3 焊缝常见缺陷识别216

6.3.4 射线照片上常见的伪缺陷225

6.4 质量评定227

6.4.1 质量评定概述227

6.4.2 铸件的质量分级评定230

6.4.3 焊缝的质量分级评定237

6.5 衍射斑纹242

6.5.3 斑点状衍射斑纹243

6.5.1 线状衍射斑纹243

6.5.2 羽毛状衍射斑纹243

复习题245

第七章 其他射线检测方法250

7.1 放大射线照相技术250

7.2 扫描射线照相技术253

7.3 实时射线照相技术256

7.4 层析射线照相技术258

7.4.1 胶片断层射线照相技术258

7.4.2 射线CT技术260

7.4.3 康普顿背散射层析成象技术261

7.5 电子射线照相技术262

7.6 中子射线照相技术264

复习题267

第八章 辐射防护269

8.1 辐射量及其单位269

8.1.1 照射量269

8.1.2 吸收剂量270

8.1.3 剂量当量271

8.1.4 吸收剂量与照射量的关系273

8.2 辐射生物效应275

8.2.1 辐射生物效应概述275

8.2.2 辐射损伤277

8.2.3 辐射损伤的相关因素279

8.3.1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280

8.3 辐射防护标准280

8.3.2 我国辐射防护标准的有关规定282

8.4 辐射防护方法与监测284

8.4.1 外照射的基本防护方法284

8.4.2 防护计算286

8.4.3 辐射防护监测292

复习题293

实验297

实验1 X射线机焦点的测量297

实验2 散射线对影象质量的影响300

实验3 曝光量与焦距的关系301

实验4 X射线透照电压对射线照相灵敏度的影响303

实验5 曝光曲线制作304

实验6 胶片特性曲线制作305

附录308

附录Ⅰ 射线照相灵敏度的基本公式308

附录Ⅱ 曝光曲线函数关系的导出312

附录Ⅲ 射线照相的厚度宽容度314

附录Ⅳ 环焊缝有效透照长度315

附录Ⅴ 椭圆成象透照的透照厚度320

附录Ⅵ 射线照相检验工艺编制概述324

附录Ⅶ 国内外射线照相检验的部分标准目录327

附录Ⅷ 复习题答案330

主要参考文献335

1994《射线检测 第2版》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学会,航空航天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委 1994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