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 农学类专业》求取 ⇩

目录1

第一章 土壤的基本概念1

第一节 土壤的位置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

一、地球的外圈和土壤的位置1

二、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2

三、土壤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

第二节 土壤和农业生产的关系3

第三节 土壤及其肥力的概念4

第四节 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7

第五节 土壤的剖面形态8

一、自然土壤剖面的发生层9

二、耕作土壤剖面的层次构造10

第二章 矿物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12

第一节 形成土壤的主要矿物和岩石12

一、土壤矿物的种类及其成土特点12

二、常见的主要岩石14

一、矿物岩石的成分、结构和其稳定性17

第二节 矿物岩石的稳定性和风化作用的类型17

二、风化作用的类型19

第三节 成土母质的性质和类型24

一、成土毋质的肥力性质24

二、成土毋质的类型25

第四节 土壤的形成过程28

第三章 土壤矿质颗粒和土壤质地31

第一节 土壤矿质颗粒的分组及其性质31

一、土壤矿质颗粒的粒组31

二、土壤粒组的矿物组成32

三、土壤粒组的化学性质33

四、土壤粒组的物理性质34

第二节 土壤质地分类36

第三节 土壤质地与肥力的关系及质地的改良38

一、土壤质地与肥力38

二、不同质地土壤的利用和改良39

一、植物残体的组成分42

第四章 土壤有机质42

第一节 土壤有机质的组成和性质42

二、进入土壤的植物残体与土壤有机质的差别43

第二节 有机质在土壤中的分解与合成过程44

一、引起有机质变化的因素44

二、有机质在土壤中的分解过程46

三、土壤有机质的合成过程48

四、影响土壤有机质分解与合成的因素50

第三节 土壤腐殖质52

一、腐殖质的分离提取和组分52

二、腐殖质的性质53

第四节 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其累积途径55

一、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植物生长的影响55

二、土壤有机质的累积途径57

第一节 土壤胶体的构造和性质59

一、土壤胶体的构造59

第五章 土壤胶体和离子交换59

二、土壤胶体具有巨大比面和表面能61

三、土壤胶体的带电性62

四、土壤胶体的分散和凝聚62

第二节 土壤胶体的种类64

一、土壤无机胶体64

二、土壤有机胶体75

三、土壤有机无机复合胶体76

一、土壤阳离子交换吸收作用的特点和规律77

第三节 土壤的阳离子交换作用77

二、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79

三、土壤盐基饱和度81

四、交换性阳离子的活度及其影响因素82

第四节 土壤中阴离子的交换吸收作用84

一、阴离子的交换吸收力85

二、土壤中阴离子的负吸收85

一、活性酸86

第一节 土壤的酸性反应86

第六章 土壤反应和土壤缓冲性能86

二、潜性酸87

三、活性酸与潜性酸的关系90

第二节 土壤的碱性反应91

第三节 土壤反应与养分状况和植物生长的关系92

一、土壤反应与植物营养元素的关系92

二、指示植物和主要作物的适宜pH范围93

第四节 土壤反应的调节和改良94

一、酸性土的改良94

二、碱性土的改良96

第五节 影响土壤反应的外部因素和我国土壤反应概况97

一、影响土壤反应的外部因素97

二、我国土壤反应概况99

第六节 土壤的缓冲性能100

一、土壤具有缓冲性能的原因100

二、土壤缓冲性能的影响因素和意义101

第七章 土壤养分103

第一节 土壤氮素状况104

一、土壤氮素的含量与形态104

二、土壤中氮素的转化105

第二节 土壤磷素状况108

一、土壤中磷的含量109

二、土壤中磷素的形态及其循环109

三、土壤中磷素的有效性111

第三节 土壤钾素状况113

一、土壤中钾素的形态及其有效性114

二、土壤中钾的释放与固定115

第四节 土壤中的微量元素115

第八章 土壤结构性及土壤的物理机械性119

第一节 土壤的孔隙性质119

一、土壤的比重、容重和孔隙度119

二、孔隙的类型和性质120

第二节 土壤结构的种类及其特性122

一、不良的土壤结构124

二、良好的土壤结构125

第三节 土壤结构的形成机制和培育措施127

一、土壤结构的形成机制127

二、培育良好结构的措施132

第四节 土壤的物理机械性质133

一、粘结性133

二、粘着性134

三、可塑性134

四、结持性135

第九章 土壤的水分状况137

第一节 土壤水分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137

一、土壤水分在土壤肥力中的作用137

二、土壤水分与作物生长的关系138

第二节 土壤水分的传统分类139

一、吸湿水139

二、膜状水139

三、毛管水140

四、重力水142

第三节 土壤水分含量143

第四节 土壤水分的能量概念144

一、土水势144

二、土壤水分的数量与能量关系146

第五节 土壤水分的有效性及水分常数147

第六节 土壤水分的运动148

一、土壤气态水的运动148

二、液态水的运动149

三、土壤水的渗吸渗漏151

第十章 土壤的空气、热状况及其调节152

第一节 土壤的空气状况152

一、土壤空气的组成及其变化152

二、土壤空气与作物生长的关系152

三、土壤的通气性153

一、土壤通气性与土壤氧化还原状况的关系154

第二节 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154

二、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155

三、土壤氧化还原过程的重要性156

第三节 土壤的热状况157

一、土壤温度的重要性157

二、土壤热量的来源及地面辐射平衡157

三、土壤的热性质158

四、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160

五、土壤温度的调节161

第十一章 成土因素和我国土壤的分布规律163

第一节 土壤形成因素163

一、母质164

二、气候164

三、生物165

四、地形166

五、时间166

一、土纲167

第二节 我国土壤分类167

六、人为因素167

二、土类168

三、亚类168

四、土属168

五、土种168

六、变种168

第三节 我国土壤分布的规律性171

一、土壤水平地带性171

二、土壤垂直地带性172

三、土壤区域性172

第十二章 我国的主要土壤类型175

第一节 红壤、赤红壤、砖红壤和黄壤175

一、红、黄壤的形成条件和成土过程175

二、红、黄壤的剖面形态和性质176

三、红、黄壤的利用和改良177

第三节 暗棕壤、漂灰土、灰色森林土180

第二节 黄棕壤、棕壤、褐土、灰褐土180

第四节 黑土、白浆土、黑钙土181

第五节 栗钙土、棕钙土、灰钙土182

第六节 灰漠土、灰棕漠土、棕漠土183

第七节 水成土壤183

第八节 盐成土壤184

第九节 岩性土壤185

第十节 山地及高山土壤186

第十一节 农耕地土壤186

一、水稻土186

二、黄刚土、黄堰土、黄垆土187

三、?土、黑垆土、绵土188

四、热黑土188

五、潮土188

六、灌淤土、绿洲土188

一、水稻土剖面的层次构造190

第一节 水稻土的剖面特征和类型190

第十三章 水稻土190

二、水稻土的类型192

第二节 水稻土的理化性状和物质转化特点193

一、水稻土的气、热特点193

二、水稻土的氧化还原状况194

三、水稻土铁、锰、硫的转化和毒害作用195

四、水稻土中氮和磷的转化196

第三节 高产稳产水稻土的特征198

一、剖面形态特征199

二、土壤质地199

三、土壤有机质含量200

四、土壤养分状况201

五、土壤的保肥供肥性202

六、土壤的微生物活性203

七、土壤的结构性和耕性204

第四节 高产稳产水稻土的培育205

八、适宜的渗漏量及地下水位205

一、搞好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206

二、精耕细作,创造深厚肥沃的活土层206

三、增施有机肥料,加速土壤的熟化207

四、合理轮作倒茬,用养结合208

第十四章 江苏土壤209

第一节 主要土类的形成条件209

第二节 低山丘陵区土壤209

一、棕壤210

二、褐土210

三、黄棕壤210

四、黄红壤211

五、石灰岩土211

六、暗色基性岩土211

一、棕潮土212

二、黄潮土212

第三节 平原旱作区土壤212

三、灰潮土213

四、盐潮土214

第四节 稻区土壤215

一、渗育型水稻土215

二、潴育型水稻土216

三、脱潜型水稻土217

四、潜育型水稻土218

第二节 土壤调查的准备工作220

一、底图准备220

第十五章 土壤调查220

第一节 土壤调查的基本概念220

二、资料的收集与分析221

三、物质准备222

第三节 野外调查方法222

一、自然成土因素与农业生产活动的调查研究222

二、土壤剖面点的观察记载223

三、确定土壤界线,勾绘土壤草图224

第四节 水稻土地区的野外调查方法225

一、充分认识稻区的特点225

二、选点和挖坑225

三、剖面观察226

第五节 室内资料整理227

一、原始资料的整理227

二、土壤图的清绘228

三、土壤调查报告的编写228

第六节 航空相片与卫星相片在土壤调查中的应用229

一、航空相片在土壤调查中的应用229

二、卫星相片在土壤调查中的应用231

第十六章 土壤污染233

第一节 土壤污染及其污染源233

一、土壤污染与净化233

二、土壤污染与其他环境因素污染的关系233

三、土壤污染的发生及土壤污染物的种类234

第二节 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污染物的毒性及其在土壤中的变化235

一、砷236

二、镉237

三、铬237

四、铅238

五、汞238

六、锌、铜、镍、锰239

七、氟240

第三节 化学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240

二、农药在土壤中迁移和转化方式241

一、作物对农药的吸收和富集作用241

三、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时间244

第四节 土壤污染的防治245

一、土壤质量调查与监测245

二、控制与消除污染源245

三、发挥土壤的净化作用246

四、换土、客土、深翻246

五、改种和利用生物吸收246

1985《土壤学 农学类专业》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易淑棨,王立德等编著 1985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