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市志》求取 ⇩

卷一 概述1

后记1

目录1

1

序二3

凡例5

第四章 管理 (717

卷二 大事记9

卷三 自然地理69

第一章 疆域沿革71

第一节 地理位置71

第二节 建置沿革71

第三节 疆域变迁72

第二章 地形地质73

第一节 地形73

第二节 山峰74

第三节 地质76

一、地层76

二、构造78

三、岩浆岩78

附:沙河—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的最早发现地80

第三章 水文气候82

第一节 水文82

一、地表水82

二、地下水83

第二节 河流84

第三节 气候86

一、温度86

二、降水88

三、风89

四、日照90

第四节 自然灾害90

一、旱灾91

二、水灾93

三、冰雹、大风及其它96

四、地震98

五、虫害100

第四章 土壤资源102

第一节 土壤102

一、分类及特点102

二、土壤分布103

第二节 资源105

一、植物105

二、动物107

三、矿产107

卷四 区划聚落109

第一章 行政区划111

第一节 古代111

第二节 民国时期112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113

第二章 城乡村落115

第一节 市区115

第二节 办事处117

一、褡裢办事处117

二、桥东办事处118

三、桥西办事处119

四、赞善办事处120

五、周庄办事处122

第三节 镇125

一、沙河城镇125

二、新城镇128

三、白塔镇131

四、綦村镇134

五、显德汪镇135

六、十里亭镇137

第四节 乡139

一、留村乡139

二、青介乡141

三、东户村乡143

四、高村乡144

五、北掌乡145

六、西葛泉乡146

七、刘石岗乡147

八、册井乡149

九、高庄乡151

十、通源井乡152

十一、柴关乡154

十二、樊下曹乡156

十三、孔庄乡157

十四、渡口乡159

十五、温家沟乡161

十六、蝉房乡163

卷五 人口167

第一章 人口状况169

第一节 人口发展169

第二节 人口密度172

第三节 人口构成173

一、民族173

二、性别173

三、年龄175

第四节 文化状况176

第五节 行业分布177

第六节 人口变动177

第二章 人口管理179

第一节 户籍管理179

第二节 人口普查179

第三章 计划生育180

第一节 机构180

第二节 宣传181

第三节 措施181

第四节 管理183

卷六 农业187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191

第一节 土地改革191

第二节 互助组、合作社194

第三节 人民公社196

一、成立之初196

二、三年困难时期198

三、农业学大寨时期199

第四节 家庭联产承包200

第二章 种植业202

第一节 农技机构202

第二节 农业技术203

一、耕作制度204

二、栽培技术204

三、土壤改良205

四、病虫害防治206

五、其他技术213

第三节 主要农作物213

一、小麦213

二、玉米214

三、谷子215

四、甘薯217

五、豆类218

六、高粱218

七、棉花218

八、花生219

九、芝麻220

十、油菜籽220

十一、蔬菜220

十二、麻类220

十三、烟叶220

第三章 农业机械221

第一节 发展概况221

第二节 主要农机具222

一、拖拉机222

二、耕整机具223

三、播种机具223

四、收获机具223

五、排灌机具224

六、农副产品加工机械224

第三节 机构及管理225

一、机构225

二、管理226

第四章 林业229

第一节 发展概况229

第二节 林业生产230

一、育苗230

二、片林230

三、四旁植树232

四、经济林233

第三节 林业技术236

一、品种引进236

二、嫁接236

三、修剪237

四、栽培管理237

五、病虫害防治237

第四节 主要林场238

一、邢台地区沙河国营林场238

二、老爷山林场239

三、市园艺场239

四、乡办林场239

第五节 管理240

第五章 畜牧水产业241

第一节 发展概况241

第二节 饲养243

第三节 疫病防治248

第四节 机构251

第五节 渔业252

卷七 水利253

第一章 抗旱防汛255

第一节 旱涝危害255

第二节 防灾措施257

第二章 水库260

第一节 朱庄水库260

第二节 东石岭水库261

第三节 左村水库262

第四节 峡沟水库263

第五节 其它水库264

一、孔庄水库264

二、盆水水库265

三、马峪水库265

四、李家庄水库265

五、小朱庄水库265

第三章 灌渠266

第一节 朱庄水库南干渠266

第二节 东石岭灌渠267

第三节 峡沟灌渠268

第四章 水井269

第五章 其它工程271

第一节 油村大坝271

第二节 水土保持272

第三节 人畜饮水273

第四节 盐碱治理273

第五节 援外施工274

第六章 管理274

卷八 工业277

第一章 管理体制279

第一节 国有工业280

一、机构280

二、管理280

第二节 市属集体工业282

一、机构282

二、发展及管理283

第三节 乡镇企业287

一、机构287

二、发展及管理287

第二章 冶金工业289

第一节 沿革289

第二节 管理290

第三节 主要厂矿292

一、綦村铁矿292

二、市办厂矿293

三、乡镇办厂矿295

第三章 煤炭工业296

第一节 沿革296

第二节 管理297

第三节 主要煤矿298

一、统配煤矿298

二、市办煤矿298

三、外县煤矿299

四、乡镇煤矿300

第四章 建材工业300

第一节 发展及管理301

一、发展301

二、管理302

第二节 主要企业302

一、国有企业302

二、市属集体企业303

三、乡镇企业303

第五章 机械、化工、棉纺工业304

第一节 机械工业304

一、国有企业304

二、市属集体企业306

三、乡镇企业307

第二节 化学工业307

一、市属企业307

二、乡镇企业309

第三节 棉纺工业309

第六章 其它工业310

第一节 食品工业310

第二节 造纸工业311

第三节 工艺品制作业312

第四节 制药业312

卷九 交通313

第一章 铁路315

第一节 线路与桥梁315

第二节 火车站315

一、沙河市站315

二、留客站316

三、章村站317

四、权村站317

第二章 公路318

第一节 道路简史318

第二节 道路介绍319

一、国道319

二、省道320

三、县道320

四、乡道321

五、专用公路323

六、其它道路324

第三节 桥涵324

第四节 公路养护329

第五节 汽车站330

第六节 客运331

第七节 货运331

第八节 管理333

一、路政管理333

二、车辆、驾驶员管理334

三、养路费征收335

四、管理机构336

卷十 邮电337

第一章 邮政339

第一节 机构路线339

第二节 邮政业务340

第二章 电讯342

第一节 电话342

第二节 电报345

卷十一 电力347

第一章 发电349

第二章 供电350

第一节 供电设施350

一、输电线路350

二、变电站351

三、配电网络353

第二节 供电设备和能力354

第三章 用电355

第一节 用电结构355

第二节 计划用电356

第三节 节约用电357

第四节 安全用电357

第四章 管理358

第一节 机构人员358

第二节 财务管理359

第三节 设备管理360

卷十二 城乡建设361

第一章 市区建设363

第一节 建设简史363

第二节 街道363

第三节 房屋367

第四节 供水排水370

第五节 园林绿化372

第二章 乡村建设373

第一节 集镇373

第二节 乡村374

第三章 建筑业375

第一节 建筑队伍375

第二节 设计375

第三节 施工375

第四节 建筑376

第四章 土地管理376

第一节 土地状况376

第二节 管理检查377

一、农村宅基地管理378

二、建设用地管理378

三、监督检查379

第三节 开发利用380

第五章 环境保护380

第一节 污染状况380

第二节 污染治理380

卷十三 商业383

第一章 国有商业385

第一节 计划物资385

一、钢材386

二、木材386

三、煤炭387

四、其它388

第二节 粮食油料389

一、管理机构389

二、收购390

三、销售393

四、储藏加工395

五、调运396

第三节 百货、五金、食品398

一、棉布百货398

二、五金类400

三、食品类401

四、糖酒类402

第四节 烟草403

第五节 药材403

第六节 石油404

第七节 饮食服务405

第二章 合作商业406

第一节 沿革406

第二节 棉花407

第三节 生产资料409

第四节 副食果品410

第五节 废品收购411

第六节 其它413

第七节 基层供销社413

第三章 个体商业415

第一节 经营管理415

第二节 集市416

第四章 外贸417

卷十四 财税419

第一章 财政421

第一节 机构421

第二节 管理体制422

第三节 收入423

第四节 支出425

第五节 财政管理428

一、行政事业费管理428

二、企业财务管理428

三、农业财务管理429

四、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429

第六节 债券430

第二章 税收431

第一节 机构431

第二节 管理432

一、纳税登记432

二、征收432

三、减免433

四、稽查433

第三节 税种、税额434

一、民国时期434

二、新中国成立后435

卷十五 金融保险439

第一章 金融441

第一节 金融机构441

一、中国人民银行沙河市支行441

二、中国工商银行沙河市支行441

三、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沙河市支行442

四、中国银行沙河市支行442

五、中国农业银行沙河市支行443

农村信用社443

第二节 货币444

一、种类444

二、流通445

三、管理445

第三节 储蓄447

第四节 信贷结算448

一、工商信贷448

二、农村信贷449

三、基建投资451

四、结算452

第二章 保险452

第一节 机构452

第二节 险种险额452

卷十六 综合管理455

第一章 计划457

第一节 机构457

第二节 计划编制457

第三节 计划管理459

第二章 统计466

第一节 机构466

第二节 统计管理466

第三节 报表资料466

第四节 普查及抽样调查468

第三章 工商管理469

第一节 机构469

第二节 工商登记470

第三节 合同管理471

第四节 商标、广告管理471

第五节 监督检查472

第四章 物价473

第一节 机构473

第二节 物价变化474

第三节 物价管理477

第四节 成本调查478

第五章 标准计量482

第一节 机构482

第二节 计量管理483

第三节 标准质量管理483

第六章 劳动人事484

第一节 机构484

第二节 干部管理484

第三节 劳动管理487

第四节 工资管理492

第五节 劳动保险494

第七章 审计494

第一节 机构494

第二节 审计监督495

卷十七 党政497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499

第一节 建立与发展499

第二节 历次党代会500

第三节 组织机构501

一、市(县)委501

二、基层党委507

三、支部508

四、党组508

第四节 组织工作508

第五节 宣传工作510

第六节 纪律检查511

第八节 其它工作部门513

第七节 统一战线513

第九节 重要决策514

一、建立抗日县政府514

二、制止反共摩擦514

三、反奸除霸、清债减租515

四、土地改革516

五、农业合作社516

六、人民公社516

七、拨乱反正落实政策516

八、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17

九、确定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方针517

第十节 主要政治运动517

一、三反、五反运动517

二、反右派斗争518

三、四清运动519

四、文化大革命521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523

第一节 历届市(县)代表会523

一、历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523

二、沙河县历届人民代表大会524

三、沙河市历届人民代表大会527

第二节 乡镇人代会531

第三节 常设机构及主要工作531

第三章 政府532

第一节 民国县政府532

第二节 抗日县政府535

一、沙河县抗日政府535

二、沙南县抗日政府535

第三节 人民政府536

一、沙河县政府536

二、沙河市(县)人民政府536

三、区、乡政府542

第四节 主要政务活动542

第四章 政协545

第一节 历届委员会545

第二节 主要工作549

一、政治协商民主监督549

二、统一战线工作550

三、发挥人才优势550

四、征集文史资料550

第三节 民国时期参议会550

第五章 群众团体551

第一节 工会551

一、组织沿革551

二、历次代表大会552

三、主要活动552

第二节 农民组织553

第三节 青年组织554

一、组织沿革554

二、历次代表会554

三、主要活动554

第四节 妇女组织555

一、组织沿革555

二、历次代表会556

三、主要活动556

第六章 中国国民党557

第一节 组 织557

第二节 主要活动558

卷十八 政法559

第一章 公安561

第一节 机构561

第二节 社会治安562

第三节 看守563

第四节 治安管理564

一、户口管理564

二、特种行业管理565

三、枪支弹药及爆炸物品管理565

第五节 消防565

第六节 交通安全566

第二章 检察567

第一节 机构567

第二节 刑事检察567

第三节 法纪检察569

第四节 监所检察569

第五节 经济检察570

第六节 控告申诉570

第三章 审判571

第一节 机构571

第二节 审判制度572

第三节 审判业务573

一、刑事审判573

二、民事审判573

三、经济审判574

第四节 案件执行574

第五节 案件复查574

第四章 司法575

第一节 机构575

第二节 宣传调解575

第三节 公证576

第四节 律师576

卷十九 军事579

第一章 军事设施及驻军581

第一节 军事设施581

一、明清时期581

二、民国时期581

三、新中国成立后582

第二节 驻军582

一、清代582

二、民国时期582

三、新中国成立后585

第二章 兵役及民兵585

第一节 兵役585

一、募兵制585

二、征兵制585

三、志愿兵役制586

四、义务兵役制586

五、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586

第二节 民兵587

一、组织建设587

二、教育训练587

三、主要活动588

四、民兵予备役590

第三节 人民武装机构591

第三章 战事593

第一节 古代战事593

一、张燕黑山举义旗593

二、李世民计淹刘黑闼593

三、卢象升大战农民军594

四、杜春元战死石门河594

第二节 近现代战事594

一、太平军攻占沙河城594

二、天门会刺死龙兆乾594

第三节 抗日战争595

一、孔庄惨案595

二、武沙战役595

三、邢沙永战役596

附一、刘伯承对新华日报记者华山、齐语的谈话599

附二、公司窑的毁灭601

四、沙河战役606

五、解放沙河城606

卷二十 民政607

第一章 社会救济609

第一节 五保户照顾609

第二节 贫困户救济611

第三节 残疾人照顾611

第四节 生产扶贫612

第二章 生产救灾613

第三章 优抚安置615

第一节 拥军优属615

第二节 褒扬烈士616

第三节 抚恤616

第四节 安置618

第四章 婚丧管理620

第一节 结婚登记620

第二节 丧葬改革621

第五章 选举622

卷二十一 教育625

第一章 旧时教育627

第一节 古代627

第二节 民国时期628

第二章 学前教育629

第三章 小学教育630

第一节 发展概况630

第二节 教学工作631

第三节 普及教育632

第四节 主要小学635

第四章 中学教育636

第一节 发展概况636

第二节 教学工作639

第三节 主要中学641

第五章 专业教育642

第一节 师范教育642

第二节 职业教育642

第三节 特殊教育644

第六章 成人教育644

第一节 农民教育644

第二节 职工教育645

第三节 干部教育645

第七章 教师队伍646

第一节 任用管理647

第二节 培训进修648

第三节 待遇地位649

第八章 管理650

第一节 机构650

第二节 经费650

第三节 校舍设备654

卷二十二 文化657

第一章 文化事业单位659

第一节 文化馆659

第二节 书店660

第三节 电影公司661

第四节 团662

第五节 影剧院663

第二章 文学艺术663

第一节 文学创作663

第二节 民间文学665

一、故事665

二、歌谣670

三、谚语678

四、歇后语680

第三节 美术681

第三章 戏曲花会683

第一节 戏曲683

第二节 花会683

第三节 吹歌684

第四章 广播报纸685

第一节 广播电视685

第二节 音像管理686

第三节 报纸687

第五章 档案方志687

第一节 档案687

第二节 地方志689

第六章 文物胜迹691

第一节 地下文物691

第二节 名胜古迹693

一、宋碑694

二、梅花亭696

三、大成殿698

四、卢生祠698

五、明长城遗址698

六、封峦寺遗址699

七、綦阳古代冶铁遗址699

八、赫山九龙潭700

九、北武当山701

十、秦王湖702

卷二十三 卫生体育703

第一章 医疗705

第一节 概述705

第二节 医疗单位706

一、沙河市医院706

二、沙河市中医院706

三、沙河市精神病医院707

四、二十冶职工医院707

五、市医院分院707

六、乡镇卫生院708

第三节 医疗水平708

第二章 卫生防疫709

第一节 防疫机构709

第二节 公共卫生710

第三节 疫病防治711

第四节 地方病防治714

第三章 妇幼保健715

第一节 保健机构715

第二节 妇女保健716

第三节 幼儿保健717

第一节 机构717

第三节 药品管理718

第二节 医疗管理718

第五章 体育719

第四节 教育培训719

第一节 群众体育720

第二节 体育竞赛721

第三节 场地及训练722

卷二十四 科技723

第一节 机构725

第一章 科技队伍725

第二节 科技人员728

第一节 科普730

第二章 科技工作730

第二节 成果731

第三节 管理733

卷二十五 民生民俗735

第一节 农村737

第一章 人民生活737

第二节 城镇738

第一节 婚嫁739

第二章 风俗739

第二节 诞辰742

第三节 丧葬743

第四节 年节745

第五节 服饰747

第七节 居住748

第六节 饮食748

第八节 其它749

第三章 方言750

第一节 语音752

第二节 词汇758

第三节 语法762

第一节 天主教766

第四章 宗教信仰766

第三节 伊斯兰教767

第二节 基督教767

第四节 佛教768

第五节 道教769

第六节 其它770

第七节 管理770

卷二十六 人物771

第一章 人物传记773

张思钧773

张文谦774

马德谦776

许能776

朱裳777

赵如778

王玉梅779

赵有初779

杜春元780

李三益781

邢寄绪781

郝上庠782

石清吉782

王树棠783

王延升783

郝季甄785

宗真甫786

郝培基787

霍聚生789

范子侠790

侯振亚793

周庠794

王志民796

杨庆功798

张景韩799

王典800

王占国803

秦明806

王斌807

姚大臣808

郝小三810

孔繁蕤811

刘培绪812

元兴814

杨春增816

石修志817

王连海820

李小三821

杨进军822

刘虎林823

田广秀824

董继增824

第二章 人物名录826

一、烈士英名录826

二、省级以上劳模表840

三、沙河在外知名人物简表843

卷二十七 杂记853

一、中央、省、地驻市单位855

二、山河杂考859

三、1963年8月特大洪水灾害纪实861

四、古诗文选录866

五、历代县志序言集873

1994《沙河市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河北省沙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张月民主编 1994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