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 中关村走向未来》求取 ⇩

目录1

立足创新研究,服务创新中国 王德禄1

一 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研究概要1

1 中关村地区初步形成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新型创新区域1

2 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剖析6

3 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的培育、加强、完善与维护18

4 政府在区域创新网络中的作用25

二 中关村地区大学和科研院所调研情况总结32

1 中关村地区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科研能力现状33

1.1 长期的历史文化积累33

1.2 学科及专业设置与高新技术产业呈一一对应关系34

1.3 科研队伍结构合理,基础设施条件良好37

1.4 科研经费投入强度大,且逐年增加39

1.5 科研成果密集40

2 大学和科研院所面向市场的调整与变化41

2.1 高校由两个中心向三个中心的转变41

2.2 学科及专业设置的调整42

2.3 经费来源和结构的变化43

2.4 管理组织制度的调整44

2.5 本土化趋势日益加强45

2.6 高新技术产业化方式的多种探索46

3 大学和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产业化方式分析47

3.1 高新技术产业化方式概述47

3.2 案例分析51

3.3 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存在的问题56

4 大学和科研院所自办高新技术产业情况分析58

4.1 历史与发展59

4.2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60

4.3 创办高新技术产业中存在的问题65

5 中关村地区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内外联系分析67

5.1 与企业界的联系67

5.2 与本地的联系68

5.3 与北京试验区政府的联系70

5.4 与外地的联系70

5.5 与国外的联系72

6 结论73

三 大学和科研院所在中关村区域创新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76

1 大学职能由一个中心向三个中心的转变76

2 目前高等学校科研活动的基本情况79

2.1 科技人力80

2.2 科技经费81

2.3 研究与开发机构83

2.4 科技课题84

2.5 科技成果及技术转让85

2.6 科技企业87

2.7 北京市15所重点高等学校科技活动情况89

3 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优势91

3.1 学科综合91

3.2 人才集中92

3.3 信息灵通92

3.4 (投入大)成果多93

4 大学和科研院所在中关村区域创新过程中的重大作用94

4.1 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学科领域与产业之间的对应关系95

4.2 教师和学生在公司兼职对区域创新的影响96

4.3 大学或科研院所衍生公司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97

4.4 大学和科研院所对区域经济的其他影响101

5 在大学和科研院所与产业界之间存在的问题103

5.1 科研成果众多与现实需求相对不足形成矛盾103

5.2 人为地把小企业组合成大企业104

5.3 大学和科研院所发展的国际化趋势与本土化问题105

5.4 高校与产业的关系应转变成相互渗透的合作关系107

5.5 中关村没有充分利用本地得天独厚的科技资109

109

6 大学和科研院所与产业界合作的几种形式111

6.1 建立大学(或院所)与企业合作委员会112

6.2 充分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技术设备和成果,建立工程研究中心,加强与工业界的联系113

6.3 与企业及地方合作,建立联合研究中心和科研基金116

6.4 发展校(院所)办高科技产业,建立科技园区118

1.1 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的研究边界128

四 中关村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创新网络研究128

1 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研究的理论框架128

1.2 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的理论模型129

1.3 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的研究框架132

2 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参与者的行为研究132

2.1 科研院所的行为特征132

2.2 大学的行为特征137

2.3 企业的行为特征142

2.4 试验区政府的行为特征147

3 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参与者之间的联系149

3.1 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与发展150

3.2 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联系的形式和内容153

4.1 区域创新能力的测度162

4 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的网络绩效162

4.2 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的创新能力163

4.3 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的联系绩效176

4.4 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绩效的总体评价180

五 关于区域创新网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82

1 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政策目标182

2 创新性区域的识别标志185

3 区域创新网络和区内行为主体植根性薄弱的主要表现186

4 区域创新网络187

5 区内企业的植根性190

6 本地化的观念191

7 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193

8 社会资本和精神文明建设195

9 生产方式创新196

10 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发展197

11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198

12 新企业的衍生200

13 全球化和本地化的辩证关系202

14 政府行为204

15 产业化与商业化207

16 中关村区域发展道路210

附录1 区域创新课题组第一次会议纪要213

附录2 区域创新课题组工作汇报会会议纪要222

附录3 大学和科研院所在区域创新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33

附录4 区域创新课题专家研讨会纪要263

附录5 关于北京试验区发展的政策建议272

后记280

1999《区域创新 中关村走向未来》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德禄主编;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组织撰写 1999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