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与哲学之境界》求取 ⇩

医界之新趋势1

文化向上与螺旋阶级1

液体病理说1

刺戟素说2

血清反应及蛋白质免疫5

蛋白质反应之利用7

化学疗法8

癌肿治疗10

无哲学之日本科学12

日本之富与日本学术12

德国学术来自德国之哲学13

学制改革之根本方针15

生物学与社会学16

绪言16

社会学之历史16

个体之意义与社会之成立20

分业之基源与从属之法则22

人类于自然界之位置25

社会组织之种种阶级28

生体人造论34

生体人造果可能欤34

学者之脑与一叶之苔35

打破生气说之第一铁椎35

宇宙之大经济36

蛋白质之个人性37

养素之改造38

万国共通之货币38

养分之血管内注射与过敏性39

生体人造之第一步40

自空中取蛋白质41

生物之调和47

原因结果之法则47

生物之定义49

细胞与胶状质50

分业与从属52

神经系及刺戟素53

个人主义与国家主义54

宇宙之大经济56

?酵素之作用57

消化作用之调和58

循环系之调和61

运动之调和62

生殖之调和63

69

恋爱与无常69

何谓死69

不自然死与自然死70

自然死研究之困难71

自然死与生殖71

老衰与不老不死72

老衰之原因72

鲁意伯氏之说73

发生之化学作用与致死之化学作用不同74

致死之化学作用与温度之关系74

发生之化学作用与温度之关系78

温度系数之比较79

两极寒冷之海中生物何以繁殖79

人类之智识生活第一步82

雏鸟与婴儿82

智识生活之器官及其发达82

脑髓之蕾85

五官与智识生活87

儿童与味觉88

儿童与嗅觉89

儿童与总觉89

儿童与触觉91

儿童与温度之感觉92

儿童与痛觉93

儿童与明暗觉93

色彩之发达94

儿童与色彩96

未开人与色彩之感觉98

儿童与眼球运动99

儿童之眼与成人之眼100

儿童与听觉101

结论102

生理学上所见之人口问题104

人口问题为口之问题104

马耳萨司论104

马耳萨司论果为适当欤106

寄生主义108

减灭欤增殖欤109

人口增减之二方面109

人口增殖之原因110

智慧之实与挪伐之大洪水110

自猎者而为渔牧之民111

自渔牧而为耕作之民111

殖民与人口112

侵害与人口恢复112

人口减少之原因114

文明之二大害114

上流社会与生殖力115

罗马帝国之二大呪诅116

社会政策与人口减少116

欧洲诸国之人口减退118

自然命曰死而人曰欲活123

杂草之繁茂124

应如何增殖(人种改善学之理论)127

两性生活与内分泌132

何谓内分泌132

内分泌腺及其机能134

性别之特征139

关于性别决定之统计的研究141

性别决定与细胞学上之事实141

两性数之比较144

性别之决定基于先天性内的原因144

性别之决定与后天性的外的影响145

妇人是否以有卵巢故成妇人146

性别决定问题之总括147

动物去势之影响148

去势关于人类之影响150

生殖与性慾为别一物153

性慾与内分泌154

馀论156

精神及于身体之影响158

哲学与自然科学之握手158

动物性官能与植物性官能158

唾液分泌与精神作用159

无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159

精神作用之科学的研究法161

胃液分泌与精神作用162

精神感动与肠胃之运动165

精神机能及于循环系之影响167

内分泌物及于精神作用之影响176

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之作用178

Adrenalin与交感神经系181

精神感动与Adrenalin之内分泌181

精神感动时所起Adrenalin内分泌之利益183

詹姆士之馀力说及其生理学的说明186

精神作用及于呼吸系之影响188

精神机能与脑之瓦斯交换189

精神作用与脑之温度192

精神作用与燐192

精神作用与电气193

精神作用与表情运动195

詹姆士及兰格氏说与其误谬196

航司与Erasistratus氏199

论近代生物学与哲学之关系及于生活现象研究之真谛201

人类思想如振子亦如螺旋201

近史纪哲学及科学之概观201

关于生命思想迄于近代之变迁203

康德在自然科学及生物学上之位置205

自然哲学者与生命神祕论209

过渡时代之概观213

物理化学之发达214

发生学之进步215

细胞学说之建设217

实验生理学之创立者217

十九世纪后半生物学之勃兴与机械说之胜利218

近世自然科学与其哲学的基础221

Haeckel一派浅薄之唯物论229

新生气说之勃兴231

去矣生气说240

最后问题之精神与身体241

二元论之误谬241

唯物的一元论之误谬243

心身无差别说之论据248

心身相互作用说与心身并行说252

生活体之合目的性与追目的性256

结论262

1926《生物学与哲学之境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日)永井潜著;汤尔和译 1926 商务印书馆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