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俊卿集》求取 ⇩

目录3

自序3

第一辑 实践哲学阐释3

一、马克思和黑格尔哲学思想形成过程的比较3

(一)黑格尔:从人的劳动到绝对理念4

(二)马克思:从绝对理念到人的劳动8

(三)几点启示14

二、从康德到马克思:完成哲学革命的契机19

(一)康德的“哥白尼革命”:短缺的一环20

(二)黑格尔的泛理性主义:失落的一环24

(三)马克思的实践哲学:确立的一环28

三、“哲学的终结”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34

(一)“哲学的终结”的含义34

(二)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构想38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44

四、论马克思从传统理性主义向现代理性主义的转变49

(一)理性主义由传统向现代的嬗变50

(二)马克思从传统理性主义向现代理性主义转变的契机56

(三)马克思的理性主义与现时代60

五、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63

(一)认识论与人本学离不开本体论根基63

(二)自然本体论的双重缺陷65

(三)实践本体论的构想69

(四)实践本体论的优越性74

六、论实践的多重哲学内涵77

(一)两种不同的实践概念77

(二)实践与主客体的生成79

(三)实践与人的本质和人的现存83

(四)实践与人的世界85

七、人的实践与人的世界的多重对应关系89

(一)自在自发的实践与自在的世界91

(二)异化受动的实践与异化的世界93

(三)自由自觉的实践与属人的世界95

八、论人的自然101

(一)对自然的界定:从宏观到微观;从外在形态到实质101

(二)对自然的分类:人的自然的多重复合体104

(三)人对自然的价值关系:依赖与超越的双重变奏109

九、马克思革命观的再认识114

十、主体性——人之自我相关性119

(一)自在的主体性121

(二)异化的主体性122

(三)自觉自为的主体性123

十一、论人之主体性的双重内涵126

(一)自然性、神性和主体性126

(二)人的本质力量获得与丧失的历史129

(三)人类的命运与存在意义134

十二、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契合机制138

(一)规律和必然性的层次结构139

(二)规律和必然性的活动机制142

(三)人之主体性生成的空间147

十三、人类社会的发展并非“自然历史过程”150

(一)关于“经典概括”的不同理解150

(二)“社会经济形态”是人类社会的异化状态152

(三)重构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理论的设想157

十四、宿命论与唯意志论的共生——论斯大林历史悲剧的理论机制160

(一)客观必然性的独断与人之主体性的泯灭161

(二)国家的强化与官僚主义的滋生165

十五、论马克思批判意识的内在结构与基点168

(一)马克思批判意识的内在结构168

(二)马克思批判意识的基点和理论范例173

(三)马克思批判意识的现实性178

(一)马克思学说的批判意识181

十六、探寻哲学与社会进程的结合点181

(二)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意识185

(三)批判意识与现时代188

十七、马克思学说的一体化及其实质191

(一)“无情的批判”与人类的解放191

(二)实践——革命的一体化195

(三)暂时的结论与永恒的精神200

第二辑 新马克思主义研究207

一、论二十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格局207

(一)分化的根源208

(二)基本格局211

(三)几点思考218

二、全面反思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221

(一)破除对“正统性”的迷信222

(二)正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多样化格局224

(三)重新评价马克思主义分化中的“哲学转折”227

三、从总体上把握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分化231

(一)应当正视马克思主义的自我分化和多样化这一历史事实232

(二)应当建立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自我分化的理论—历史坐标系234

(三)把握当代马克思主义分化的宗旨应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建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237

四、论实践派的实践范畴239

(一)反映与实践240

(二)人本—本体论的实践范畴243

(三)实践的理想状态和历史困境247

五、论实践派的异化观253

(一)异化——人的自我异化254

(二)当代社会与异化257

(三)社会主义与异化262

(四)扬弃异化的前景264

六、论实践派的革命范畴268

(一)马克思学说本质上是革命的思想268

(二)真正的革命是一个深刻的哲学范畴270

(三)真正的革命是一个开放的历史进程275

七、人的需要及其革命——布达佩斯学派“人类需要论”述评279

(一)需要构成关于人的问题的核心279

(二)需要的多元化及满足需要的民主程序281

(三)以激进需要为核心的需要革命283

(四)激进哲学的使命287

八、“具体的总体”与辩证法——科西克的具体辩证法初探292

(一)具体辩证法的“具体”292

(二)伪具体性的世界294

(三)“具体的总体”的生成298

(四)实践:具体辩证法的核心300

第三辑 文化哲学探索305

一、论人类精神的跨世纪走向305

(一)人类精神的觉醒历程:自我分裂与彼此冲突306

(二)人类精神的转向:从绝对意识到极限意识310

(三)人类精神的前瞻:新的知识整合运动314

二、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归——20世纪哲学的一个重要转向319

(一)向生活世界回归的理论范例319

(二)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价值学维度331

三、现代化进程中的日常生活批判339

(一)日常生活的理论界定339

(二)日常生活的价值学思考343

(三)日常生活的历史演化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347

(四)简要的结论351

四、从日常生活批判到哲学人类学——中国现代化的宏观理论构想354

(一)日常生活批判:人自身现代化的重要理论依据355

(二)哲学人类学:总体性现代化的总体性理论361

五、论日常世界与非日常世界368

(一)日常生活世界的重新发现368

(二)日常世界与非日常世界的划界371

(三)从日常到非日常:人的世界的历史建构376

(四)日常世界与非日常世界的协调同步运演380

(一)总体性危机与文化激进主义的崛起383

六、中国文化的转型与日常生活的批判重建——百年现代化的深层思考383

(二)深层启蒙:从文化的根基入手388

(三)走向中国日常生活的批判重建391

七、人的现代化:走出日常生活的世界397

(一)从传统向现代的嬗变398

(二)日常生活——传统与文化的寓所400

(三)中国现代化的羁绊:沉重的日常生活结构403

(四)走出日常生活世界之路404

八、论走向现代的中国人408

(一)大变革:正触动着生活世界的根基409

(二)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传统人与现代人412

(三)中国人:正处在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中414

(四)人的现代化之路:日常生活变革与新的文化启蒙417

(五)跨世纪的思考:未来的中国社会与未来的中国人422

九、哲学:在文明转型时期重新定位425

(一)哲学的“不在状态”425

(二)彻底“消解”还是走向“再生”?427

(三)重新定位:“形而上的”与“实证的”之间;类价值与历史价值之间429

十、新世纪:总体人的生成——现代哲学人类学论纲432

1995《衣俊卿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衣俊卿著 1995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