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野的呼声 中国现代作家与基督教文化》

目录1

从《两刃之剑》到《旷野的呼声》(代序)……………………陈思和前言第一章 引论:“彼岸之神的幻影”1

第一节 “把中国关得很紧的大门打开”1

第二节 “我们直接去敲耶稣自己的门”5

第三节 “我们应该于一切宗教中特别反对基督教”10

第四节 “须知基督教在文学中永远占着重要位置”14

第二章 鲁迅:“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20

第一节 “他的信仰是在哲学,不是在宗教”20

第二节 “犹太人钉杀耶稣的事,更应该看”25

第三节 “用无我的爱,自己牺牲于后起新人”29

第三章 周作人:“我不是基督教徒,却是崇拜基督的一个人”35

第一节 “觉得要一新中国的人心,基督教实在是很适宜的”36

第二节 “现代文学上的人道主义思想,差不多也都从基督教精神出来”40

第三节 “妇女问题的实际只有两件事,即经济的解放与性的解放”44

第四节 “中国还未曾发见了儿童”48

第四章 许地山:“宗教当使人对于社会、个人,负归善、精进的责任”53

第一节 “育于神学宗教学的熏染中”53

第二节 “只求当时底哀鸣立刻能够得着同情者”58

第三节 “人性在受窘压底状态下怎样挣扎”64

第四节 “以寓言和象征启迪我们的爱、信、勇气和智慧”67

第五章 冰心:“永远在你座前作圣洁的女儿”73

第一节 “潜隐的形成了我自己的‘爱’的哲学”74

第二节 “人类呵!相爱罢,我们都是长行的旅客”77

第三节 “避开悲愤,成为十分温柔的调子了”80

第四节 “以众生的痛苦为痛苦”83

第六章 庐隐:“上帝赐与了她悲观的分子”87

第一节 “我这空虚的心,在这时便接受了上帝”88

第二节 “不如暂且将此心寄托于宗教”90

第三节 “真了解悲哀才有与神接近的机会”95

第七章 苏雪林:“基督教的神却是活泼,无尽慈祥,无穷宽大”102

第一节 “要信便信你的天主教”102

第二节 “是为耶稣伟大的人格所感化”105

第三节 “母亲的爱,是这样救了我”109

第八章 张资平:“是我们要求宗教,宗教不能要求我们”115

第一节 “一面教人认罪,一面背着人作恶”116

第二节 “上帝赦免了他从前一切的罪过”122

第三节 “做神的仆人可以,做教会的奴隶就错126

了”126

第一节 “我还要陪你再钉一次十字架”133

第九章 郭沫若:“我们要重新创造我们的自我”133

第二节 “忏悔着现在,又追怀着过往”138

第三节 “我是在十字架上受着磔刑”142

第十章 老舍:“我们每个人须负起两个十字架”146

第一节 “我们要做耶稣生前的约翰”146

第二节 “他入洋教根本不是为信仰什么”150

第三节 “简直的像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156

第十一章 萧乾:“在十字架的阴影下”162

第一节 “怎么‘开导’我也没信教”162

第二节 “我看的是一般奴性十足的法利赛人”165

第三节 “开始从历史和政治角度看待基督教”169

第十二章 巴金:“写一个宗教者的生与死”172

第一节“基督教和基督本人吸引他,让他感兴趣”173

第二节 “我把这个基督徒写进我的小说”178

第三节 “我设身处地替他想得太多了”182

第十三章 曹禺:“甚至对基督教、天主教,我都想在里边找出一条路来”186

第一节 “我不得已用了‘序幕’和‘尾声’”187

第二节 “什么佛教,什么天主教,从宗教里寻找寄托”190

第三节 “天知道谁犯了罪,谁造的这种孽”195

第四节 “怎样呼号也难逃脱这黑暗的坑”198

第十四章 徐訏:“一切的宗教都是人的归宿”204

第一节 “一瞬间,我相信了神,相信了上帝”206

第二节 “慈爱的上帝,收留这个不平衡的灵魂”209

第三节 “这只能说是天主安排的了”216

第十五章 北村:“用一个基督徒的目光打量这个堕落的世界”221

第一节 “对苦难的揭示是我的小说承担的责任”222

第二节 “被‘逼’向信仰是一种必然结果”228

第三节 “没有神人活着就没有意义”232

第四节 “如果美与真有冲突,我会选择真”237

第一节 “若是没有信仰,我再也想不出其他的意义了”241

第十六章 张晓风:“一个是‘中国’,一个是‘基督教’”241

第二节 “谁能故国神游而不怆然涕下呢?”245

第三节 “在这一切的痛苦中,我恒与你同在”246

第四节 “从大自然中归来,要坚持无神论是难的”249

附录一252

论“五四”小说中的基督精神252

“五四”小说中的基督教色彩270

附录二282

参考书目282

后记288

1998《旷野的呼声 中国现代作家与基督教文化》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杨剑龙著 1998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旷野的呼唤(1995 PDF版)
旷野的呼唤
1995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基督教与文化( PDF版)
基督教与文化
基督教与近代中国文化论文集(1989 PDF版)
基督教与近代中国文化论文集
1989
旷野的呼喊( PDF版)
旷野的呼喊
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基督教与现代思想(1948 PDF版)
基督教与现代思想
1948 青年协会书局
基督教与近代中国(1994 PDF版)
基督教与近代中国
1994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中国现代作家与东西文化(1990.05 PDF版)
中国现代作家与东西文化
1990.05 兰州市:兰州大学出版社
思想方式(1999 PDF版)
思想方式
1999 北京:华夏出版社
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的冲撞(1989 PDF版)
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的冲撞
1989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基督教与文化(1989 PDF版)
基督教与文化
1989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儒家文化与美国基督新教文化(1999 PDF版)
儒家文化与美国基督新教文化
1999 北京市:商务印书馆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1990 PDF版)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
1990 青年协会书局
基督教与中国现代文学(1998 PDF版)
基督教与中国现代文学
1998 广州市:暨南大学出版社
旷野的呼喊(1996 PDF版)
旷野的呼喊
1996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基督教与近代文化(1994 PDF版)
基督教与近代文化
1994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