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求取 ⇩

序 杨占升9

内容提要9

引言17

一、苏俄文艺论战与中国“革命文学”论争28

1.苏俄论战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论争的酝酿30

2.文学与革命——创造社、太阳社基本主张与苏联派别的联系、影响40

3.文学与革命——鲁迅的思考与选择56

4.中苏论战过程与结局之异同比较68

二、创造社前后期转变与日本福本主义79

1.浪漫主义向革命文学的转化——五四以后创造社思想变迁80

2.后期创造社与日本福本主义90

3.隐患:“极左的浪漫主义”及其国际根源117

三、太阳社与日本“新写实主义”123

1.“新写实主义”缘起:藏原惟人与苏联“拉普”123

2.重心偏移:太阳社对“新写实主义”的借用和再造141

3.溃灭与复苏:“新写实主义”在中日两国的不同命运比较155

四、20—3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概观与比较166

1.批评思想演进概述167

2.左翼四大批评家与四种批评模式剖析173

3.批评与文学运动:几个方面的重大进展190

1.探求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的源头196

五、鲁迅对马克思主义批评传统的选择196

2.鲁迅与普列汉诺夫198

3.鲁迅与卢那卡尔斯基221

4.这一选择的意义及其历史波折245

六、30年代苏联“拉普”的演变与中国“左联”250

1.“拉普”的转向·新的困境·解散“拉普”251

2.“拉普”与中国“左联”265

3.瞿秋白对“拉普”理论的借鉴、改造286

4.重评“拉普”·批判“拉普”·潜伏的问题318

七、中外两种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辨析——以胡风和卢卡契为代表324

1.胡风与卢卡契的相遇325

2.承接传统:共同使命与不同内涵334

3.现实主义诗学:客体模式与主体模式358

4.在世界格局中的对话与阻隔——胡风·卢卡契·布莱希特377

书目索引383

附录:395

艾晓明博士学位论文学术评议395

关于李初梨的文学定义问题——与艾晓明同志商榷 周惠忠408

后期创造社的“方向转换” 周惠忠412

后记415

1991《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艾晓明著 1991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