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的年代 超现实文学流变与文化想象》
作者 | 陈晓明著 编者 |
---|---|
出版 |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16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44016080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31550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多种途径和选择的可能性——《九十年代文学观察丛书》总序 杨匡汉1
第一章 从虚构到仿真:审美能动性的历史转换1
一、从现实到虚构:现实潜本文的位移2
二、仿真的年代:现实的复活与审美能动性15
三、仿真的实质:现实的审美化及超越的可能性26
第二章 分裂的幻想:符号化的女性叙事35
一、陈染:无限的女性心理学37
二、林白:无边的女性倾诉55
三、徐小斌:女性幻觉与不可知的语言极地72
四、海男与虹影:幻想的石榴树84
第三章 文化拼贴的时代:历史之手写作的后当代传奇97
一、文化拼贴:历史之手制作的超级现实99
二、怀旧的历史布景:某个年份的精神症候学114
三、“后东方”视点:穿越表象与错觉123
第四章 创新与寄生:前卫电影的“后政治学”136
一、改写与变形:政治的抽象化138
二、错位的想象:政治与文化身分145
三、颠覆与挪用:美学的辩证法151
四、不可逾越的障碍与新的叙事法则156
第五章 直接现实主义:一次跨越仿真的冲刺162
一、鬼子:藏在阴郁生活背后的冷面杀手164
二、东西:在绝望处欢乐的笑面刺客172
三、李冯:现代竞技场上的击剑者177
四、直接性:回到事实本身184
第六章 中国的后现代:想象的文化撒旦188
一、中国产生后现代的历史语境190
二、中国先锋派的后现代倾向193
三、大众文化的后现代性200
四、后殖民主义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立场205
五、中国后现代研究者的态度和立场210
1999《仿真的年代 超现实文学流变与文化想象》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陈晓明著 1999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现代生产物流及仿真
- 1998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 化学与现代文明
- 1998
-
- 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
- 1988
-
- 近代文化思想与基督真理
- 1984 台湾:弘智出版社
-
- 王莽 下
- 1998.03 中国人事出版社
-
- 中国文化与现代变迁
- 1992
-
- 现代化与文化的变迁
- 1988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 想象力的世界 道教与唐代文学
- 1990 北京:现代出版社
-
- 蜕变与回归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文化对抗
- 1989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 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
- 1988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文化现象学
- 1991 长沙:湖南出版社
-
- 剩余的想象 九十年代的文学叙事与文化危机
- 1997 北京:华艺出版社
-
- 中国文化新论 文学篇 2 意象的流变
- 1992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文化的变异 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
- 1988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