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美国文学史》
作者 | 杨任敬著 编者 |
---|---|
出版 | 青岛:青岛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796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43617250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30931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总序 …………………………………………吴元迈1
前言 …………………………………………杨仁敬1
第一章 19世纪末的美国文学(1895—1900)1
第一节 南北战争后的发财热1
第二节 “镀金时代”“新英雄”与严肃文学的定位8
第三节 来自欧洲文坛的两股新风: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15
第四节 本国风采的追求21
第五节 跨越世纪门槛的三大小说家:马克·吐温、豪威尔斯和詹姆斯27
第六节 其他有影响的小说家38
第七节 作家对文论的初探43
第八节 三大诗人留下的宝贵遗产48
第二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美国文学(1900—1914)56
第一节 揭丑派文学运动与现实主义的深化56
第二节 现代主义的出现与斯坦因的作品62
第三节 德莱塞和开一代新风的《嘉莉妹妹》73
第四节 长篇小说的繁荣:诺里斯、辛克莱、杰克·伦敦与卡汉等社会主义小说家90
第五节 地域文学中心的转移:伊迪丝·华顿、欧尼斯特·普耳、威拉·凯瑟和艾伦·格拉斯哥108
第六节 民间采风与黑人文学的产生127
第七节 短篇小说的崛起与欧·亨利143
第八节 世纪初的美国文论154
第九节 小杂志《诗刊》和风雅派诗歌的论争174
第十节 意象派诗歌——美国现代派诗歌的起点193
第十一节 发展缓慢的美国戏剧199
第三章 两次大战之间的美国文学(1914—1945)206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的“精神荒原”与美国的“第二次文艺复兴”206
第二节 美国英语的形成与作家的接受218
第三节 辛克莱·路易斯获诺贝尔文学奖227
第四节 “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海明威、菲兹杰拉德和托马斯·沃尔夫238
第五节 现代系列小说的鼻祖:安德森和他的《小城畸人》253
第六节 现代派小说技巧的新发展:多斯·帕索斯的《美国》三部曲和韦斯特的《蝗灾之日》及其他263
第七节 大萧条时期的左翼作家:约翰·里德、高尔德、享利·罗思、考德威尔、法雷尔和斯坦贝克280
第八节 赛珍珠与她的中国恋情297
第九节 南方小说名家辈出:福克纳、波特、麦卡勒斯和韦尔蒂306
第十节 左翼文学批评与文化历史批评:伊斯特曼、卡尔弗顿、希克斯和帕灵顿、威尔逊336
第十一节 新批评派的登台:艾略特、兰色姆、塔特和布鲁克斯350
第十二节 从意象主义到漩涡主义的诗人庞德和他的《诗章》369
第十三节 诗坛四大巨匠:弗罗斯特、艾略特、威廉斯和史蒂文斯384
第十四节 哈莱姆文艺复兴的黑人诗歌与理查德·赖特的小说414
第十五节 美国戏剧与它的大师奥尼尔435
第十六节 通俗小说和民间文艺的热点与电影的诞生;米切尔和她的小说《飘》465
第四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文学(1945—1964)487
第一节 从边缘到中心:二战后“冷战”时期的美国文学487
第二节 四大犹太作家的崛起;马拉默德、索尔·贝娄、辛格和罗思508
第三节 黑人小说的新繁荣:艾立森的《看不见的人》和鲍德温的《向苍天呼吁》529
第四节 南方小说的新态势:奥孔纳、斯泰伦和珀西539
第五节 流浪汉小说的兴盛: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和凯鲁亚克的《在路上》546
第六节 黑色幽默作家的出现:海勒、冯尼格特、巴思和纳波科夫555
第七节 具有弦外之音的战争小说:梅勒的《裸者与死者》和琼斯的《从这里到永恒》569
第八节 走进新时代的科幻小说家:阿斯莫夫、海恩莱恩和巴勒斯579
第九节 “新批评派”的鼎盛和衰落及其与芝加哥学派和“纽约批评家”的论争589
第十节 神话原型批评与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批评:弗莱、米勒、桑塔格和哈桑601
第十一节 战后诗坛新一代:黑山派、垮掉派、自白派、纽约派和黑人诗人617
第十二节 战后的美国戏剧:威廉斯、米勒和阿尔比649
第十三节 百老汇、外百老汇、外外百老汇戏剧和黑人戏剧巡礼662
第五章 越南战争以来的美国文学(1964—1995)672
第一节 文学与权力政治的新联系:越南战争、民权运动和文学危机672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先驱和巨匠:品钦、加迪斯、巴塞尔姆和霍克斯683
第三节 约翰·厄普代克和他的“兔子”四部曲689
第四节 新一代女作家群:欧茨、狄第恩、贝蒂、梅森和欧芝克695
第五节 黑人文学的新突破:托尼·莫里森、艾丽丝·沃克和伊斯米尔·里德701
第六节 华裔小说的振兴与女作家汤亭亭714
第七节 新进的后现代派小说家:多克托罗、德里罗、库弗和斯通722
第八节 女权主义批评:米列特、莫尔、肖华尔特和斯皮瓦克736
第九节 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批评:卡勒、斯科尔斯与德曼、米勒、哈特曼和布鲁姆746
第十节 新左派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詹姆逊、格拉夫、兰特里基亚和赛义德757
第十一节 后现代派诗人:布莱、赖特、默温和迪基等767
第十二节 少数民族诗坛的声音:安吉罗、奥蒂兹、姚强和施家彰776
第十三节 没有结束的结束语783
后记789
主要参考书目791
1999《20世纪美国文学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杨任敬著 1999 青岛:青岛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20世纪世界史
- 1994 北京:东方出版社
-
- 绝唱
- 1982
-
- 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 (下卷)
- 1996年08月第1版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20世纪外国文学史 上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 20世纪西方美学史
- 1990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20世纪英国文学史
- 1998 青岛:青岛出版社
-
- 20世纪美国美术
- 1997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 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
- 1998 青岛:青岛出版社
-
- 20世纪美国建筑
- 1997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 20世纪西方美学
- 1997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 1998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
- 20世纪中国美文大观
- 1993 北京:群言出版社
-
- 20世纪中国文学史 下
- 1998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