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及邻区中生代火山岩 年代学、地球化学和构造背景》
作者 | 陈义贤,陈文寄等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地震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79 |
出版时间 | 199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2814272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30374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前言1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6
第一节 大地构造背景6
一、现今岩石圈的状态及大地构造特征6
二、前中生代—中生代早期的大地构造背景8
三、中新生代的大地构造背景9
第二节 区域构造特征10
一、前中生代区域构造特征10
二、中生代区域构造特征11
第三节 中生代盆地时空分布特征13
一、初裂期盆地分布特征14
二、断(裂)陷期的盆地分布特征15
三、坳陷期—萎缩期的盆地分布特征19
第四节中生代火山岩分布特征20
一、兴隆沟组火山岩(J1)21
二、蓝旗组火山岩(J2)23
三、满克头鄂博组—白音高老组火山岩(J3)23
四、义县组火山岩(K1)24
第三章 火山岩岩相学与岩石化学特征28
第一节 工作目的和研究方法28
第二节 火山岩的岩相学特征和主要化学成分组成28
一、玄武质粗安岩-玄武质安山岩55
二、粗安岩-安山岩55
三、粗面英安岩—英安岩56
四、流纹岩56
五、凝灰岩56
第三节 辽西及邻区火山岩组合、系列划分和分布及岩浆演化特征57
一、火山岩组合、系列划分及其分布特征57
二、火山岩岩浆演化特征59
一、研究目的63
二、研究方法63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方法63
第四章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63
第二节 微量元素配分特征65
一、稀土元素配分特征76
二、不相容元素配分特征85
三、相容元素配分特征89
第三节 微量元素配分特征与构造动力学环境94
一、中基性岩类中微量元素配分特征之启示94
二、酸性岩中微量元素配分特征之启示96
第四节 岩浆成因及源区特征的讨论98
一、可能过程的判别98
二、部分熔融叠加综合模式101
第五章 中生代火山岩的同位素年龄测定106
第一节 K-Ar同位素年龄测定107
一、基本原理和假设前提108
二、实验技术111
三、K-Ar法的应用实例113
四、年龄测定结果的可靠性117
五、氩的过剩和丢失119
六、辽西及邻区中生代火山岩K-Ar年龄测定结果120
第二节 40Ar-39Ar同位素年龄测定127
一、基本原理128
二、40Ar-39Ar法的实验技术129
三、40Ar-39Ar年龄谱的解释131
四、辽西及邻区中生代火山岩40Ar-39Ar年龄测定结果134
一、基本原理和假设前提141
第三节 Rb-Sr同位素年龄测定141
二、实验方法142
三、适用范围143
四、辽西及邻区中生代火山岩Rb-Sr等时线年龄测定结果143
第四节 U-Th-Pb同位素年龄测定155
一、基本原理和假设前提155
二、实验方法158
三、适用范围158
四、辽西及邻区中生代火山岩单矿物的U-Pb年龄测定结果158
一、基本原理和假设前提159
第五节 Sm-Nd同位素年龄测定159
二、实验方法162
三、适用范围163
四、辽西及邻区中生代火山岩Sm-Nd同位素分析结果163
第六章 辽西及邻区中生代火山岩年代学及火山活动旋回168
第一节 火山岩K-Ar表面年龄分布特征168
第二节 火山岩表面年龄数据的等时线处理方法169
一、40Ar/36Ar-40K/36Ar等时线(简称40/36等时线)169
二、40Ar/40K等时线(简称K/Ar等时线)169
三、40Ar/36Ar-39Ar/36Ar或36Ar/40Ar-39Ar/40Ar等时线(简称40/39等时线)170
第三节 火山岩年龄数据处理结果170
一、南区171
二、北区180
三、中间带(张强凹陷钻孔火山岩)183
第四节叶参1井和喀参1井钻遇火山岩年代学研究186
一、叶参1井钻遇火山岩年代学研究186
二、喀参1井钻遇火山岩年代学研究191
第五节 辽西及邻区中生代火山活动的旋回性及迁移特征194
一、火山活动的旋回性及特征194
二、火山活动的迁移特征199
第七章 中生界地层层序及时间剖面201
第一节中生代火山岩喷发时间剖面的建立201
第二节 古地磁测定结果204
第三节 各地层组古生物组合及其时代意义204
一、早侏罗世(J1)兴隆沟旋回期古生物组合204
二、中侏罗世(J2)蓝旗旋回期古生物组合207
三、晚侏罗世(J3)大兴安岭火山旋回期(满克头鄂博—白音高老旋回)古生物组合209
四、早白垩世(K1)义县火山旋回期古生物组合210
第四节 地层层序与时间剖面的建立214
一、几个地层问题的讨论与地层层序的建立214
二、辽西及邻区中生代火山岩发育段地层时间剖面的建立215
第八章 中生代火山岩Sr-Nd-Pb同位素演化特征218
第一节 放射成因同位素体系演化及其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218
一、天然放射系与放射成因子体同位素的积累218
二、放射成因同位素的单阶段和多阶段演化219
三、锶同位素地球化学演化220
四、钕同位素地球化学演化222
五、铅同位素地球化学演化224
六、模式年龄(ModelAge)227
第二节多元同位素体系演化和示踪理论与壳幔体系动力学研究231
一、Sr-Nd同位素体系相关性的发现和人类认识深部新途径231
二、幔源体系二元同位素相关性和地幔化学结构232
三、壳幔源区组分(端元)的地球化学特征234
四、三维和多维同位素体系特征及其在地幔源区判别中的应用236
五、大陆火山岩成因的多元同位素制约研究237
六、地幔化学区划与同位素填图238
七、地球主要岩类Sr-Nd-Pb同位素组成特征239
第三节 辽西及邻区中生代火山岩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241
一、中生代火山岩Sr-Nd同位素特征241
二、中生代火山岩Pb同位素特征244
三、中生代火山岩成因多元同位素体系示踪247
四、五维同位素拓扑分析250
五、中国东部新生代火山岩同位素特征与本区中生代火山岩的对比251
第九章 辽西及邻区中生代含油盆地大地构造背景与地球化学制约研究255
第一节 火山岩源区特征与构造背景、地球化学制约研究的理论基础255
一、多维制约研究概述255
二、元素地球化学制约研究258
三、火山岩源区特征和构造背景的同位素地球化学判别260
第二节 辽西及邻区中生代火山岩源区特征的时空变化规律及与下辽河盆地新生代火山岩源区对比262
一、中生代火山岩源区特征的空间变化规律与岩石圈深部同位素填图(IsotopeMapping)262
二、中生代火山岩源区特征的时间变化265
三、本区中生代火山岩Sr-Nd-Pb同位素组成区域特征与岩石圈深部同位素填图267
四、辽河外围地区与下辽河盆地火山岩源区特征的对比270
五、中国东部大陆地幔不均一性的块体特征与本区中生代火山岩源区组分的时空变异270
第三节 辽西及邻区中生代火山岩源区时空成因特征与其构造背景讨论274
一、本区中生代火山岩组成特征的共性274
二、中生代火山岩源区特征及成因背景的空间变化274
三、本区中生代火山岩源区组成的时间演化特征275
第十章 结束语277
1997《辽西及邻区中生代火山岩 年代学、地球化学和构造背景》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陈义贤,陈文寄等著 1997 北京:地震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变质岩区构造地质学
- 1996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云开大山及其邻区地质构造论文集
- 1993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矿床及其构造背景
- 1990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中国及其邻区大地构造论文集
- 1981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华东及邻区中,新生代火山岩
- 1984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中国新生代火山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
- 1992 北京:地震出版社
-
- 中国中新生代盆地构造和演化
- 1983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大地构造地球化学
- 1996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横断山区花岗岩类地球化学
- 1995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中国东部及邻区中、新生代盆地演化及地球动力学背景
- 1997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 中国及邻区海陆大地构造
- 1986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新疆北部及其邻区大地构造
- 1992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火山岩结构构造图册
- 1979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
- 江南金矿及其成矿地球化学背景
- 1993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