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的科学文化与社会 十七、十八世纪中西文化关系引论》
作者 | 李亚宁著 编者 |
---|---|
出版 |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48 |
出版时间 | 1992(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61406843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26704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导论1
一、明清之际的科学与中西文化交流1
二、中西文化关系研究的方法论10
第二章作为历史概念的“明清之际”19
一、“明清之际”与世界史19
二、“天崩地解”的时代27
三、“盛世”与“衰落”34
第三章作为文化概念的“明清之际”45
一、中西文化关系中的“明清之际”45
二、晚明文化的历史价值52
三、“盛世”文化面面观61
第四章中国早期启蒙文化69
一、主体意识69
二、批判精神74
三、实学思潮84
四、征服历史领域89
五、余论96
第五章明清之际自然科学研究热潮的兴起102
一、科学精神弘扬102
二、历史性的大总结109
三、西学派117
四、“会通中西”123
五、余论128
第六章西学之命运131
一、传教士东来131
二、保教权之争与传教政策139
三、学术传教的合法性与非法性147
第七章社会结构中的科学:西学派与康熙帝的科学事业159
一、“社会结构中的科学”的含义159
二、西学派的科学事业167
三、康熙皇帝与自然科学176
四、余论187
第八章文化传统与科学思想的演变193
一、引言193
二、实学派的科学思想201
三、西学派的科学思想214
四、启蒙派与会通派的科学思想221
第九章文化传统与科学价值观的演变232
一、引言232
二、中国传统科学价值观的特点239
三、明清之际科学价值观的演变254
第十章科学进展与科学社会化268
一、引言268
二、经济、政治与科学进展和科学社会化280
三、教育、民主与科学进展和科学社会化289
第十一章科学传统与科学近代化301
一、不经过牛顿力学行吗?301
二、关于“科学革命”问题309
三、中西科学传统融合的必然性317
结语科学史与文化传统328
1992《明清之际的科学文化与社会 十七、十八世纪中西文化关系引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亚宁著 1992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偷袭珍珠港事件
- 1977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晚清七十年.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综论
- 主题词:中国-历史-晚清
-
- 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
- 1986年09月第1版
-
- 十八世纪中国与欧洲文化的接触
- 1991.07 商务印书馆
-
- 中华文化与二十一世纪 下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中国考古学会第八次年会论文 论高台山文化及其与辽西青铜文化的关系
- 吉林大学考古学系
-
- 八十年代中西文化讨论文集
- 1987 中共中央党校办公室
-
- 世界文学名著故事集 “名著故事”和“评论赏析”双轨结构 4
- 1993 重庆:重庆出版社
-
- 中西文化关系史
- 1997 济南:泰山出版社
-
- 社会文化系统 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 第4卷
- 1989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史论
- 1999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 华夏文化与世界文化之关系图录
- 1985 国立故宫博物院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