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玉米》求取 ⇩

目录1

总序1

1

前言1

第一章 山东玉米的发展1

第一节 发展玉米生产的意义1

一、玉米在发展农业生产中的地位1

二、玉米的食用价值2

三、玉米的饲用价值3

四、玉米的工业用途3

一、玉米的起源4

第二节 玉米种植史4

五、玉米的医药用途4

二、玉米的传播与分布5

三、栽培制度与栽培技术的演变7

第三节 山东玉米生产的发展9

一、1949年前的玉米生产概况9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玉米生产9

三、玉米生产发展的基本经验15

第四节 山东玉米科学技术的发展17

一、玉米科学技术研究17

二、玉米科学技术推广23

三、玉米学术成就24

一、国内外玉米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25

第五节 山东玉米的发展前景25

二、山东玉米社会需求量27

三、玉米生产发展目标28

四、实现玉米产量目标的基本条件与战略措施29

第二章 山东玉米的生态条件34

第一节 概述34

一、地理位置34

二、气候特点35

三、土壤条件38

四、水利条件39

第二节 山东玉米的气候资源40

一、光能资源40

二、热量资源41

三、降水量资源45

第三节 山东玉米生产与气象条件46

一、玉米生长发育的气象指标46

二、玉米产量波动与气象条件的关系47

三、玉米生产中的气象灾害与减灾对策53

四、未来气候变化对玉米生产的影响56

第四节 山东玉米生态区划59

一、区划原则59

二、区划指标59

三、生态类型区分区评述61

第一节 玉米生育周期67

一、玉米生活史67

第三章 玉米生长与发育67

二、玉米的生育时期68

三、玉米的生育阶段69

第二节 玉米营养器官的生长72

一、根72

二、茎78

三、叶81

第三节 玉米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90

一、花序90

二、雄穗和雌穗的分化发育92

三、授粉与受精96

四、种子及其发育形成97

一、玉米器官的生长特点及规律101

第四节 玉米器官间的相互关系101

二、玉米器官间的相关规律104

三、玉米器官间的同伸关系106

第五节 玉米株型109

一、株型及其分类109

二、株型与性状的关系111

三、株型利用的原则115

第六节 影响玉米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116

一、温度116

二、光照117

三、水分118

四、矿质营养118

五、土壤119

第四章 玉米产量的形成——源、库、流121

第一节 玉米的同化源性能121

一、玉米单叶光合作用特点122

二、玉米群体光合作用系统127

第二节 玉米同化产物的消耗与分配132

一、玉米同化产物的消耗132

二、玉米同化产物的积累与转移135

三、玉米同化产物的运输与分配136

四、经济系数141

第三节 玉米的籽粒库性能142

一、穗数及其变化规律142

二、穗粒数及其变化规律146

三、粒重及其变化规律151

第四节 玉米的库源比值与产量153

一、玉米群体叶源量的变化153

二、玉米群体库容量的变化155

三、玉米群体库源比值与产量156

第五节 环境条件对玉米源库流的影响158

一、环境因素对玉米光合源的影响158

二、环境因素对玉米同化产物消耗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163

三、环境因素对玉米籽粒库的影响164

第六节 玉米源库流的潜力与高产166

一、山东玉米的理论产量潜力167

二、源库流的潜力与玉米高产途径169

一、产量性状遗传175

第一节 玉米产量与品质性状的遗传175

第五章 玉米主要性状的遗传175

二、品质性状遗传177

第二节 玉米植株与籽粒性状的遗传179

一、植株性状遗传179

二、光合性状遗传184

三、生育期性状遗传184

四、籽粒性状遗传185

第三节 玉米抗病性遗传187

一、玉米大斑病的抗性遗传187

二、玉米小斑病的抗性遗传187

三、玉米茎基腐病的抗性遗传189

二、配合力的测定方法190

第四节 玉米配合力性状的遗传190

一、配合力性状遗传190

第五节 玉米主要性状的相关性191

一、杂交种本身性状之间的相关191

二、亲本自交系与杂种一代性状的相关192

第六章 山东玉米种质资源194

第一节 山东玉米地方品种资源194

一、地方品种资源的征集194

二、地方品种资源的整理与类型194

三、地方品种的保存202

四、地方品种的利用204

一、国内玉米种质资源的征集和利用205

第二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引进和创新205

二、国外玉米种质资源的引进和利用206

三、玉米种质的改良创新208

第三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抗性鉴定209

一、抗病性鉴定209

二、抗虫性鉴定211

三、抗旱性鉴定211

四、抗涝性鉴定211

五、抗寒性鉴定212

六、耐盐碱性鉴定212

第四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配合力测定与生理生化研究213

一、地方品种的配合力测定213

三、同工酶分析214

二、品质测定214

四、光合性能鉴定215

第七章 普通玉米育种216

第一节 玉米育种目标216

一、制订育种目标的原则216

二、育种的基本目标和目标性状分析217

三、高产紧凑型玉米杂交种的育种目标219

第二节 自交系选育与改良220

一、玉米自交系的概念220

二、选育自交系的基本材料220

三、选育自交系的一般方法223

四、自交系的改良224

五、山东利用的主要玉米自交系系谱225

第三节 玉米杂交组合的选配228

一、品种间杂交组合的选配228

二、自交系间杂交种的选配229

三、玉米杂种优势预测232

四、杂交种的比较鉴定234

五、加速玉米育种的途径235

第四节 抗性育种236

一、玉米抗病育种236

二、玉米抗旱育种242

三、玉米耐盐碱育种244

第五节 玉米高光效育种246

一、高光效育种的理论与意义247

二、高光效育种的选择指标248

三、高光效育种中的紧凑型育种250

第六节 玉米辐射育种254

一、辐射育种的机理和意义254

二、玉米辐射育种的方法和特点254

三、山东玉米辐射育种的发展与成就261

第七节 玉米育种新技术的应用262

一、玉米单倍体育种262

二、玉米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育种267

第八章 特用玉米育种及栽培269

第一节 优质蛋白玉米269

一、优质蛋白玉米的研究概况269

二、优质蛋白玉米的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270

三、优质蛋白玉米的选育272

四、优质蛋白玉米栽培技术要点274

第二节 糯玉米275

一、糯玉米的研究概况275

二、糯玉米的特点275

三、糯玉米育种276

四、糯玉米栽培技术要点278

第三节 甜玉米279

一、甜玉米的类型和特点279

二、甜玉米育种281

三、甜玉米栽培技术要点282

一、笋玉米283

第四节 其他特用玉米283

二、高油玉米285

三、爆裂玉米287

四、青饲玉米288

第九章 玉米良种利用290

第一节 山东玉米良种的演变290

一、良种的增产效果290

二、山东玉米品种的更新更换291

三、山东目前推广利用的主要玉米杂交种294

第二节 玉米引种298

一、引种的意义与成就299

二、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品种性状的变异300

三、引种的原则与方法302

一、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示范304

第三节 玉米品种的合理利用304

二、品种的审定与认定305

三、选用玉米品种的原则306

四、玉米品种的合理布局和良种良法配套308

第十章 玉米种子生产与质量检验312

第一节 繁育制种的任务和体系312

一、繁育制种的任务312

二、繁育制种体系313

第二节 玉米自交系的生产314

一、自交系原种的生产315

二、自交系混杂、退化及保纯316

三、自交系高产繁殖技术318

第三节 玉米杂交种生产技术319

一、制定种子田规划319

二、提高制种质量的措施320

三、提高制种产量的措施322

四、当前生产用玉米杂交种的制种技术要点325

第四节 玉米种子质量检验327

一、玉米种子质量分级标准327

二、种子质量检验的作用及内容328

三、种子质量检验的程序与步骤329

四、玉米种子质量检验方法331

第五节 玉米种子贮藏与加工334

一、种子贮藏334

二、种子清选加工336

三、玉米种子包衣337

第十一章 玉米光能利用与合理密植340

第一节 玉米群体结构340

一、玉米群体结构的组成340

二、玉米群体的冠层特性344

第二节 群体结构与光能利用351

一、玉米群体的光能利用351

二、株型与光能利用354

三、限制光能利用的因素及克服途径355

第三节 玉米群体内小气候的变化356

一、玉米群体内光合有效辐射的分布357

二、玉米群体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360

三、玉米群体内温度的变化362

四、玉米群体内风速的变化365

五、玉米群体内湿度的变化366

第四节 玉米群体与个体367

一、玉米个体间的关系367

二、玉米群体的自动调节370

三、玉米群体整齐度373

第五节 玉米合理密植与产量结构376

一、玉米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376

二、玉米种植密度与产量构成379

第六节 玉米合理密植的原则和技术384

一、合理密植的原则384

二、合理密度的确定385

三、合理密植技术388

第一节 玉米氮、磷、钾营养390

一、氮、磷、钾的生理作用390

第十二章 玉米矿质营养与合理施肥390

二、氮、磷、钾在玉米器官中的分配与转移393

三、玉米吸收氮、磷、钾的数量与强度400

第二节 玉米中量与微量元素营养406

一、中、微量元素的生理作用406

二、中、微量元素在玉米器官中的分配与转移408

三、中、微量元素的吸收数量与强度413

一、营养诊断的意义417

二、玉米缺素症417

第三节 玉米营养诊断417

三、玉米营养诊断的方法422

四、玉米营养诊断的指标与应用425

第四节 玉米施肥效果433

一、施肥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433

二、施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435

三、施肥对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435

四、影响施肥效果的因素437

第五节 玉米施肥技术440

一、玉米合理施肥的原则440

二、玉米施肥量442

三、玉米的施肥时期与方法443

一、水的生理作用445

第一节 玉米的水分生理445

第十三章 玉米水分生理与水分管理445

二、水对玉米生长的影响449

三、水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450

第二节 玉米需水规律452

一、玉米需水量452

二、玉米需水量的变化454

三、栽培措施和环境条件对玉米需水量的影响458

第三节 山东玉米田水分变化规律460

一、玉米田田间湍流特征460

二、土壤水分的季节性变化461

三、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462

四、山东省土壤水分分区463

一、山东玉米水分供需状况465

第四节 玉米优化灌溉模式465

二、土壤适宜含水量466

三、灌溉量467

四、灌溉时期468

五、灌溉方法469

第五节 玉米涝害与排水470

一、涝害对玉米生长的影响470

二、涝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473

三、玉米田的防涝措施474

第六节 玉米旱害与抗旱栽培技术474

一、玉米的抗旱机理474

二、干旱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475

三、玉米的土壤干旱指标476

四、玉米抗旱保墒栽培技术477

第十四章 玉米播种与管理480

第一节 玉米播种480

一、玉米种子的发芽和出苗480

二、播种前的准备481

三、播种484

四、旱地和盐碱地的播种技术487

五、玉米育苗移栽489

第二节 苗期管理490

一、苗期田间管理的生物学基础491

二、苗期丰产长相和主攻目标491

三、苗期管理的主要措施492

一、穗期田间管理的生物学基础495

第三节 穗期管理495

二、穗期丰产长相和主攻目标496

三、穗期管理的主要措施496

第四节 花粒期管理499

一、花粒期田间管理的生物学基础500

二、花粒期丰产长相和主攻目标500

三、花粒期管理的主要措施501

第五节 玉米成熟与收获503

一、成熟的标志503

二、成熟度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505

三、收获506

一、玉米间套复种的概念与意义507

第十五章 玉米间套复种507

第一节 山东玉米间套复种的发展概况507

二、山东玉米间套复种的主要类型509

三、玉米间套复种的原则511

四、玉米间套复种的效益513

第二节 间套复种的增产机理516

一、光能利用理论516

二、多维用地理论521

三、种间互补理论522

四、种间竞争理论523

第三节 间套复种技术526

一、小麦、玉米套种526

二、玉米与豆类间作混种528

三、玉米与甘薯间作529

四、玉米与马铃薯间作530

五、玉米与花生间作531

六、玉米与食用菌间作532

七、小麦、春玉米、夏玉米间套作533

八、玉米与蔬菜类间套作535

九、玉米与夏谷间作536

十、玉米与绿肥或牧草间作537

十一、小麦、玉米套种为基础的多种多收538

第十六章 玉米主要病虫草害543

第一节 玉米病害及其防治543

一、山东玉米病害发生危害概况543

二、苗期病害544

三、叶部病害545

四、茎部病害551

五、根和茎基部病害553

六、穗部和粒部病害558

七、贮藏期病害560

第二节 玉米虫害及其防治561

一、山东玉米虫害发生与防治演进561

二、玉米苗期害虫562

三、食叶害虫564

四、蛀茎和穗期害虫566

五、玉米地下害虫572

六、玉米害虫的综合治理577

二、杂草的生物学特性与发生规律579

第三节 玉米田草害及其防除579

一、田间杂草对玉米的危害579

三、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技术581

四、除草剂的安全使用582

第十七章 玉米贮藏与加工利用584

第一节 玉米籽粒的贮藏584

一、玉米籽粒的化学成分584

二、玉米籽粒的特点与贮藏585

三、玉米籽粒贮藏期间的变化586

四、适宜的贮藏条件587

第二节 玉米食品587

一、玉米罐头588

二、玉米油589

三、玉米食品591

第三节 玉米饲料593

一、玉米全价饲料593

二、玉米加工后的副产品594

三、玉米秸秆饲料595

第四节 玉米的化学与发酵加工利用596

一、玉米淀粉及其衍生物596

二、玉米糖601

三、玉米发酵加工603

第五节 玉米其他器官的利用605

一、苞叶编织605

二、花粉利用606

三、穗轴利用607

参考文献608

附录622

一、山东省玉米播种面积与产量622

二、山东省各地市玉米播种面积与单产623

三、全国玉米播种面积与产量625

四、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玉米播种面积与单产626

五、山东省玉米高产典型及丰产方629

六、山东玉米获省部级以上奖励主要科技成果630

七、玉米田间试验记载项目和标准634

八、玉米高产田测产验收方法635

九、玉米栽培研究方法637

十、玉米主要病害抗病性鉴定方法649

1999《山东玉米》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王忠孝主编 1999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种玉米(1956 PDF版)
种玉米
1956 通俗读物出版社
猪犬系统解剖图  下(1951 PDF版)
猪犬系统解剖图 下
1951 上海畜牧兽医出版社
杂交玉米(1973 PDF版)
杂交玉米
1973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玉米(1960 PDF版)
玉米
1960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玉米(1999 PDF版)
玉米
1999 海口:南方出版社
玉米(1978 PDF版)
玉米
1978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山区玉米栽培技术(1998 PDF版)
山区玉米栽培技术
1998 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
玉米栽培(1983 PDF版)
玉米栽培
1983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杂交玉米(1987 PDF版)
杂交玉米
1987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玉米栽培(1981 PDF版)
玉米栽培
1981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玉米栽培(1982 PDF版)
玉米栽培
1982 北京:农业出版社
农业科学实验样板田(1965 PDF版)
农业科学实验样板田
1965 北京:农业出版社
玉米地·玉米地(1998 PDF版)
玉米地·玉米地
1998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山东农作物栽培知识  玉米(1978 PDF版)
山东农作物栽培知识 玉米
1978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晚玉米(1999 PDF版)
晚玉米
1999 北京:作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