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核不育性和轮回选择育种》
作者 | 刘秉华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71 |
出版时间 | 199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00267016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26452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第一章 概述1
第二章 太谷核不育小麦9
第一节 发现与遗传分析9
第二节 雄性败育的形态学和异交结实性11
第三节 雄性败育的细胞学13
第四节 雄性败育的生理生化变化15
第五节 雄性不育性的稳定性20
第六节 Ms2不育基因及其所在细胞质对农艺性状的效应21
第七节 附加标记性状的研制24
第八节 雄性不育的硬粒小麦4D单体附加系28
第九节 Ms2基因在远缘杂交中的应用30
第十节 一般配合力测验种31
第三章 Ms2基因定位39
第一节 Ms2基因定位原理39
第二节 Ms2基因的染色体组定位44
第三节 Ms2基因染色体定位47
第四节 Ms2基因的端体分析49
第五节 Ms2基因定位结果的验证52
第四章 矮败小麦59
第一节 不育基因Ms2与矮秆基因Rht10的紧密连锁关系60
第二节 矮败小麦的创制61
第三节 矮败小麦的遗传64
第四节 矮败小麦的特点和优点65
第五节 矮败小麦与杂种优势利用69
第五章 显性核不育小黑麦73
第一节 显性核不育八倍体小黑麦74
第二节 显性核不育六倍体小黑麦76
第六章 FS6显性核不育和两例重要的隐性核不育材料80
第一节 FS6显性核不育材料的诱导80
第二节 Ms3显性不育基因导入同质普通小麦81
第三节 Ms3雄性不育基因定位83
第四节 “基石”雄性不育突变体95
第五节 小麦蓝标型核不育体系的选育100
第七章 小麦轮回选择的基本理论和方法105
第一节 轮回选择的回顾105
第二节 轮回选择的原理109
第三节 原始群体组配112
第四节 互交和选择116
第五节 轮回选择的一般程序120
第六节 轮回选择与花粉育种结合124
第八章 不同育种目标的轮回选择129
第一节 矮化育种的新思维129
第二节 持久抗锈性的育种策略134
第三节 抗赤霉病基因库的建拓138
第四节 抗白粉病性与高产结合的轮回选择140
第五节 多抗性育种方案143
第六节 丰产性轮回选择145
第七节 Sorrells和Fritz的轮选方案147
第八节 S1家系轮回选择方案149
第九章 轮回选择实践153
第一节 国外研究概况153
第二节 国内研究进展157
1994《小麦核不育性和轮回选择育种》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刘秉华著 1994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小麦育种技术
- 1980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 蔬菜雄性不育系和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与利用
- 1974
-
- 小麦育种 国内文献索引
- 黑龙江省图书馆出版社
-
- 小麦育种资料汇编
- 陕西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 男性不育
- 1995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 男性节育与不育
- 1984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 金泥玉屑丛考
- 1998 北京:中华书局
-
- 植物育种的轮回选择
- 1980 北京:农业出版社
-
- 作物雄性不育性育种原理和方法
- 1978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小麦育种
- 1981 农业部教育局
-
- 小麦育种学
- 1976 广东农林学院
-
- CIMMYT的小麦育种
- 1994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小麦抗旱生态育种
- 1992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
- 小麦育种技术
- 1961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稻麦良种繁育
- 1980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