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中药学》

目录1

上篇 总论2

第一章 采集与加工2

第一节 辨认2

第二节 采集16

第三节 加工、干燥和贮藏20

第二章 炮制和制剂22

第一节 炮制22

第二节 制剂42

第三章 药物的性能49

第一节 四气五味49

第二节 升降浮沉52

第三节 归经52

第一节 配伍55

第四章 中药的用法55

第二节 用药禁忌57

下 篇 各论62

第一章 预防药62

贯众62

牛筋草64

癞肚皮棵65

土牛膝66

紫草68

马鞭草70

大蒜71

第二章 气管炎防治药73

棉花根(附:棉花子、壳)73

水莎草75

矮地茶77

满山红78

暴马子80

丝瓜藤(附:丝瓜络)81

第三章 解表药85

第一节 辛温解表药85

麻黄85

桂枝88

紫苏(附:苏梗)90

荆芥92

防风94

细辛96

香薷98

藁本99

辛夷101

白芷102

生姜104

葱白105

胡荽106

柽柳106

第二节 辛凉解表药107

薄荷107

菊花109

牛蒡子111

柴胡113

葛根114

升麻117

蝉蜕118

浮萍120

木贼121

淡豆豉122

黄蒿122

桑叶124

黄荆124

蔓荆子126

第四章 清热药128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128

石膏128

知母130

栀子132

芦根134

夏枯草135

决明子137

密蒙花138

青葙子139

谷精草140

竹叶(附:竹叶卷心)141

淡竹叶143

莲子心144

鸭跖草145

第二节 清热凉血药146

生地黄146

玄参148

赤芍150

牡丹皮151

犀角153

地骨皮155

银柴胡157

白薇158

青蒿159

马勃161

第三节 清热燥湿药162

黄芩162

黄柏164

黄连166

龙胆草168

苦参170

秦皮171

胡黄连173

椿根白皮174

铁苋菜175

墓头回176

第四节 清热解毒药178

金银花(附:忍冬藤)178

连翘180

紫花地丁(附:米口袋)181

蒲公英183

大青叶(附:板蓝根)185

青黛187

野菊花188

败酱草189

白头翁191

马齿苋192

鸦胆子193

山豆根195

射干196

金果榄197

喉咙草199

咽喉草200

鱼腥草201

穿心莲202

蜀羊泉204

翻白草205

千里光206

葎草207

漏芦208

蚤休209

土茯苓210

猫爪草211

半边莲212

第五章 涌吐药214

瓜蒂214

藜芦215

常山216

人参芦217

胆矾218

食盐219

大黄220

第一节 攻下药220

第六章 泻下药220

芒硝223

番泻叶224

芦荟226

第二节 润下药227

大麻仁227

郁李仁229

蜂蜜230

第三节 峻下逐水药231

甘遂231

芫花233

大戟235

牵牛子237

商陆238

巴豆240

乌桕根皮241

续随子242

泽漆244

第七章 芳香化湿药245

藿香245

佩兰247

苍术248

厚朴250

砂仁252

白豆蔻254

白扁豆(附:扁豆衣、花)255

荷叶(附:荷梗、荷蒂)256

第八章 利水渗湿药258

茯苓(附:茯苓皮、赤茯苓、茯神)258

猪苓260

泽泻261

车前子(附:车前草)263

茵陈265

滑石266

薏苡仁(附:薏苡根、叶)268

冬瓜皮(附:冬瓜子)269

防己270

木通272

萹蓄274

瞿麦275

通草276

地肤子(附:地肤苗)277

大腹皮279

金钱草280

海金沙281

石苇282

萆薢283

灯芯草285

赤小豆286

玉米须(附:玉米根)288

第九章 祛风湿药289

羌活289

独活291

五加皮293

木瓜295

威灵仙297

秦艽299

苍耳子(附:苍耳子棵)301

豨莶草302

乌梢蛇304

桑枝304

白花蛇(附:蕲蛇)306

千年健309

白藓皮310

猴耳草311

海桐皮312

石南藤313

络石藤315

徐长卿316

角蒿317

白蒺藜318

老鹳草320

伸筋草321

第十章 温里药++323

附子(附:乌头)323

干姜326

肉桂327

吴茱萸329

川椒(附:椒目)330

高良姜332

小茴香(附:八角茴香)333

丁香336

荜拨337

毕澄茄338

艾叶340

胡椒341

第十一章 理气药343

橘皮(附:橘核、橘络)343

青皮345

枳实(附:枳壳)347

香附子348

木香350

乌药352

薤白354

川楝子356

甘松357

枸橘358

香橼359

柿蒂(附:柿霜)360

沉香361

第十二章 理血药363

第一节 止血药363

紫珠363

仙鹤草365

蒲黄366

三七367

大蓟368

小蓟369

茜草根371

血余372

白芨373

地榆374

槐角(附:槐花)375

侧柏叶376

茅根377

棕榈378

百草霜379

花蕊石380

菊叶三七381

景天三七382

瓦松383

藕节383

蚊母草385

地锦草386

第二节 活血祛瘀药387

川芎387

郁金389

姜黄391

莪术393

三棱394

丹参395

益母草(附:茺蔚子)397

红花399

泽兰401

桃仁402

牛膝404

元胡407

五灵脂408

乳香410

没药411

苏木412

刘寄奴414

穿山甲415

王不留行416

水蛭417

虻虫418

?虫419

皂刺420

自然铜421

月季花422

凤仙草(附:凤仙花、急性子)423

半夏425

第十三章 化痰止咳药425

第一节 温化寒痰药425

天南星(附:胆南星)428

白芥子430

白前432

旋复花433

皂荚434

苏子435

白附子436

第二节 清化热痰药437

前胡437

栝楼(附:天花粉)439

贝母440

桔梗443

葶苈子445

竹茹446

礞石447

海浮石448

海蛤壳448

瓦楞子449

竹沥450

天竹黄451

海藻451

昆布452

荸荠453

第三节 止咳平喘药454

杏仁454

紫菀455

冬花456

马兜铃458

枇杷叶459

百部460

桑白皮463

洋金花464

钟乳石466

第十四章 开窍安神镇惊熄风药467

第一节 芳香开窍药467

菖蒲467

冰片469

麝香471

牛黄472

苏合香473

第二节 安神药474

朱砂474

磁石476

龙骨(附:龙齿)477

牡蛎478

琥珀480

铁落481

酸枣仁481

柏子仁483

远志484

合欢486

夜交藤487

第三节 镇惊熄风药488

珍珠母(附:珍珠)488

代赭石490

钩藤491

石决明492

天麻493

地龙494

全蝎495

蜈蚣496

羚羊角497

玳瑁499

白僵蚕500

第十五章 补养药501

第一节 补气药502

人参502

党参504

孩儿参505

黄芪(附:土黄芪)506

山药508

白术510

黄精512

甘草513

大枣514

第二节 补阳药515

鹿茸(附:鹿角、鹿角胶、鹿角霜)515

紫河车517

骨碎补518

冬虫夏草519

蛤蚧520

肉苁蓉521

锁阳523

补骨脂524

淫羊藿526

蛇床子527

杜仲528

续断530

菟丝子531

巴戟天532

海狗肾534

狗脊535

韭菜子536

胡桃536

益智仁537

仙茅538

阳起石539

沙苑子540

葫芦巴541

第三节 补血药542

熟地黄542

当归543

何首乌545

白芍546

阿胶549

龙眼肉550

枸杞子551

鸡血藤552

桑椹554

第四节 养阴药555

沙参555

天门冬557

麦门冬558

百合560

石斛562

玉竹563

旱莲草564

桑寄生566

龟板567

鳖甲569

女贞子570

第十六章 收涩药572

第一节 敛汗固精药572

浮小麦572

麻黄根573

山茱萸573

乌梅575

五味子576

桑螵蛸578

金樱子579

乌贼骨580

诃子581

复盆子582

芡实583

白果585

莲子(附:石莲子、莲须)586

刺猬皮587

第二节 涩肠止泻药588

赤石脂588

禹余粮589

肉豆蔻589

五倍子591

石榴皮592

第十七章 消导药593

莱菔子593

麦芽594

谷芽594

山楂595

陈曲596

鸡内金597

使君子598

第十八章 驱虫药598

鹤虱599

槟榔600

雷丸602

苦楝根皮602

榧实603

南瓜子604

石榴根皮604

芜荑605

第十九章 外用药606

硫黄606

雄黄607

硼砂608

炉甘石609

轻粉610

铅丹611

水银611

白矾612

石灰613

蜂房613

川槿皮614

马钱子615

血竭618

斑蝥620

蟾酥621

大枫子622

密陀僧623

砒石623

红要子624

土大黄625

虎杖626

地柏枝628

酢浆草629

南瓜630

第二十章 抗癌药632

半枝莲632

白花蛇舌草633

喜树635

龙葵636

白英638

猪殃殃639

猕猴桃640

菝葜641

狗舌草642

山慈菇643

附:索引645

1973《新编中药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河南中医学院编 1973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新编中药学讲义(1956 PDF版)
新编中药学讲义
1956 中医书局
新编中药药性赋( PDF版)
新编中药药性赋
中药新药研究指南  药学  药理学  毒理学( PDF版)
中药新药研究指南 药学 药理学 毒理学
新编药理学(1990 PDF版)
新编药理学
1990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药临床新编(1993 PDF版)
中药临床新编
1993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新编农药中毒防治(1991 PDF版)
新编农药中毒防治
1991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实用中药药理新编(1997 PDF版)
实用中药药理新编
1997 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新编中药炮制法(1980 PDF版)
新编中药炮制法
1980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新编中药歌诀(1980 PDF版)
新编中药歌诀
1980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新编中成药(1987 PDF版)
新编中成药
1987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新编中药歌诀(1975 PDF版)
新编中药歌诀
1975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中级会计基本技能与技术(1998 PDF版)
中级会计基本技能与技术
1998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新编实用中西成药(1989 PDF版)
新编实用中西成药
1989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新中药(1930 PDF版)
新中药
1930 医学书局
新编中药学辞典(1996 PDF版)
新编中药学辞典
1996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