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通论 下》
作者 | 卢弼,黄炳言译 编者 |
---|---|
出版 | 图书发行社 |
参考页数 | 800 |
出版时间 | 191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2599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下卷权利263
第一编总论263
第一章权利之静状264
第一节权利之观念264
第一欵 权利观念诸学说264
第二欵 权利之意义268
第二节 权利与自由之关系270
第三节 权利与能力之关系271
第四节 权利与权能之关系271
第五节权利与法律之关系272
第六节 权利与权力之关系274
第七节 权利与义务之关系275
第二章权利之类别278
第一节 公权私权之区别278
第二节公权281
第一欵 公权之观念281
第二欵 公权之类别283
第三欵 公义务285
第三节私权285
第一欵 私权之观念285
第二欵 私权之类别286
第三欵 私义务294
第四节 国际法上之权295
第三章权利之主体295
第一节自然人295
第一欵 自然人之发生295
第二欵自然人之权利能力297
第一项 关于公权之权利能力297
第二项 关于私权之权利能力298
第三欵自然人之行为能力302
第一项 公权之行为能力302
第二项私权之行为能力303
第四欵 自然人之住所307
第五欵 自然人之消灭309
第二节公法人311
第一欵 公法人之观念311
第二欵 公法八之发生312
第三欵 公法人之能力314
第四欵 公法人之消灭316
第三节私法人317
第一欵 私法人之观念317
等二欵 私法人之类别317
第三欵 私法人之发生320
第四欵 私法人之能力324
第五欵 私法人之消灭326
第四节会社327
第一欵 会社之性质327
第二欵 会社之种类332
第三欵 会社之发生337
第四欵 会社之能力340
第五欵 会社之消灭343
第四章权利之客体345
第一节公权之客体345
第二节私权之客体348
第三节物350
第一欵物之观念350
第二欵 物之类别352
第五章权利之动状355
第一节 权利之取得355
第二节 权利之行使358
第三节 权利之变更361
第四节 权利之丧失362
第六章权利之动因363
第一节 权利动因之观念363
第二节法律行为366
第一欵 法律行为之观念366
第二欵 法律行为之类别369
第三欵 法律行为之成立371
第四欵代理之法律行为378
第一项 代理法律行为之观念378
第二项 代理权之得丧380
第五欵法律行为之无效及取消383
第一项 法律行为之无效383
第二项法律行为之取消387
第一目 得以取消法律行为之观念387
第二目 取消权之得丧388
第六欵法律行为之附欵391
第一项 条件391
第二项 期限393
第三节 期间394
第四节时效396
第一欵时效之性质396
第一项 关于时效观念之学说396
第二项 时效之意义403
第三项 时效之根据404
第四项 时效与豫定期间之区别409
第二欵 时效之遡及效410
第三欵 时效之援用413
第四欵 时效之抛弃416
第五欵时效之障碍418
第一项 时效之中断418
第二项 时效之停止419
第七章权利之侵害423
第一节 不法行为之观念423
第二节 私法上之不法行为426
第三节犯罪行为429
第一欵 犯罪行为之观念429
第二欵 犯罪行为之类别432
第三欵犯罪行为之体样434
第一项 未遂犯434
第二项 中止犯436
第三项 不能犯436
第四项 再犯437
第五项 数罪俱发438
第六项 共犯439
第二编统治权关系442
第一章统治权之性质442
第一节 统治权之观念443
第二节 统治权与复合国家之关系447
第三节 统治权与主权之关系450
第四节 三权分立论之误谬454
第二章统治权行动之形式456
第一节君主政体456
第一欵 专制君主政体456
第二欵 立宪君主政体458
第二节 贵族政体460
第三节民主政体461
第一欵 民主共和政体461
第二欵 民主专制政体463
第三章统治权之作用463
第一节立法463
第一欵 立法之观念464
第二欵立法之手续465
第一项 法案之提出465
第二项 法案之议决466
第三欵 立法与法案裁可之关系468
第四欵 立法与法律公布之关系470
第五欵 宪法之制定及变更471
第六欵 皇室典范之制定及变更474
第二节行政475
第一欵 行政之观念475
第二欵 行政与君主大权之关系476
第三欵行政行为之形式480
第一项命令480
第一目 命令之成立480
第二目 命令之区别482
第三目 命令之改废485
第二项处分令486
第一目 处分令之观念486
第二目 处分令之成立488
第三目 处分令之区别488
第四目 处分令之消灭492
第三项 行政契约493
第四项 对于内部行政行为之形式495
附论 私法行为及事实行为495
第四欵行政行为之类别496
第一项 内务行政496
第二项 外务行政502
第三项 军务行政503
第四项 财务行政505
第五欵 权限争议512
第六欵 行政诉愿514
第七欵 行政诉讼517
第八欵 行政裁决520
第三节司法521
第一欵 司法之观念521
第二欵 司法与君主大权及行政之关系522
第三欵 司法权之独立523
第四欵刑事裁判525
第一项 刑事裁判之性质525
第二项刑事诉讼之手续527
第一目 犯罪之搜查527
第二目 起诉529
第三目 豫审529
第四目 公判533
第五目 上诉534
第六目 非常上告及再审535
第七目 裁判之执行536
第五欵民事裁判537
第一项 民事裁判之性质537
第二项民事诉讼之手续539
第一目 诉讼之提起539
第二目 口头辩论及准备书面540
第三目 证据调542
第四目 判决及上诉543
第五目 再审543
第六目 强制执行544
第四章统治权行使之机关545
第一节 统治权之观念545
第二节君主547
第一欵 君主之地位547
第二欵 由君主之地位所生之权548
第三欵君主之继承551
第一项 君主继承之观念551
第二项 君主继承之资格552
第三项 君主继承之顺序553
第四欵 君位之丧失554
第五欵 摄政555
第三节 国务大臣及枢密顾?556
第四节议会557
第一欵 议会制之由来557
第二欵 议会之地位559
第三欵议会之组织560
第一项 上院之组织560
第二项 下院之组织561
第四欵 议会之权限566
第五欵议会之会期569
第六欵 议会之议事572
第七欵 议员之地位573
第五节官厅及官吏574
第一欵官厅及官吏之观念574
第一项 官厅之观念574
第二项 官吏之观念576
第二欵 行政官厅579
第三欵 司法官厅581
第六节公共团体583
第一欵 公共团体之地位583
第二欵 公共团体之区别584
第三编国民权关系589
第一章自由权590
第一节 自由权之观念591
第二节 身体住所及文书之不可侵594
第三节 身体动作之自由597
第四节 经济动作之自由599
第五节 精神动作之自由599
第六节 所有权不可侵之自由601
第二章国家行为请求权602
第一节国家行为请求权之观念602
第二节 在外国民有请求本国保护权602
第三节 行政行为请求权603
第四节 司法行为请求权604
第五节 请愿权605
第三章参政权607
第一节 参政权之观念607
第二节 选举权及被选举权608
第三节为官吏之权609
第四章 国民义务609
第四编国际权关系612
第一章 国际权之性质612
第二章 国际权之种别615
第三章 条约619
第四章 国际权行使机关622
第五章 非常国际权关系623
第五编私权关系629
第一章身分权629
第一节亲族权629
第一欵 亲族权之观念629
第二欵夫权633
第一项 夫权之原因633
第二项 夫权之効力637
第三项 夫权之消灭642
第三欵亲权644
第一项 亲权之原因644
第二项 亲权之効力666
第三项 亲权之消灭675
第四欵 被扶养权676
第二节户主权678
第一欵 户主权之观念678
第二欵户主权之効力682
第一项 同意权682
第二项 居所指定权686
第三项 离籍权687
第四项 复籍拒绝权688
第五项 户主之义务689
第三欵 户主权之得丧689
第三节后见权696
第一欵 后见权之观念696
第二欵 后见人及监督机关697
第三欵 后见权之効力702
第四欵 后见权之消灭704
第四节相续权705
第一欵 相续权之观念705
第二欵 相续权之原因708
第三欵相续人712
第一项 相续人之能力712
第二项 相续人之种别715
第三项 相续人之旷缺723
第四项 相续人之遗留分权724
第四欵 相续权之承认及抛葉727
第五欵相续权之効力730
第一项 相续权普通効力730
第二项 家督相续之特别効力731
第三项 遗产相续权之特别効力732
第六欵 债权者之财产别除权737
第七欵 遗言739
第二章物权742
第一节物权之性质742
第一欵 物权之观念742
第二欵 物权之効力743
第三欵 物权之创设744
第四欵 物权之消灭745
第二节占有权746
第一欵 占有权之观念746
第二欵 占有权之得丧748
第三欵 占有权之効力749
第三节 所有权751
第四节 地上权754
第五节 永小作权755
第六节 地役权757
第七节担保权759
第一欵 担保权之观念759
第二欵 留置权759
第三欵 先取特权760
第四欵 质权762
第五欵 抵当权763
第三章债权764
第一节 债权之性质764
第二节债权之要素766
第一欵 债权之当事者766
第二欵债权之目的769
第三节债权之原因772
第一欵契约772
第一项 契约之观念773
第二项 契约之类别773
第三项 契约之效力782
第四项 契约之消减784
第二欵 单独行为785
第三欵 事务管理787
第四欵 不当利得788
第五欵 不法行为790
第六欵 法律之规定790
第四节 债权之效力791
第五节 债权之让渡795
第六节 债权之消灭798
1910《法学通论 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卢弼,黄炳言译 1910 图书发行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法学通论
- 1933 商务印书馆
-
- 法学通论
- 湖北法政编辑社
-
- 高等代数内容提要及题解 上
- 宁德师范专科学校数学科高等代数教研组
-
- 经济法通论 下
- 乌鲁木齐:新疆教育出版社
-
- 法学通论
- 1998 北京:法律出版社
-
- 法学通论
- 1989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 法学通论
- 1981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 法学通论
- 1985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 法学通论
- 1991 哈尔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出版社
-
- 法学通论
- 1938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
-
- 法学通论
- 1944 正中书局
-
- 法学通论
- 1931 上海法学编译社
-
- 法学通论
- 1935 商务印书馆
-
- 法学通论
- 1994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
- 法学通论
- 1945 商务印书馆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