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学》
作者 | 南京大学地质系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93 |
出版时间 | 1961(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3010·1052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25665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中国地质学的目的和任务1
第二节 中国地质学的发展史1
第三节 区域地质学的研究方法11
参考文献12
第二章 中国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13
第一节 大地构造基本概念及分区原则13
第二节 中国地形和大地构造史16
第三节 中国大地构造分区的研究历史21
第四节 本书采用的中国大地构造分区26
参考文献30
第三章 华北地台东部32
第一节 华北地台东部的范围和地形32
第二节 华北地台东部地层发育情况34
第三节 华北地台东部的构造层的划分及构造发展特征49
第四节 华北地台东部的岩浆活动51
第五节 华北地台东部地质构造发展历史52
第六节 华北地台东部的矿产及其分布规律55
第七节 华北地台东部次一级构造单元的划分及其基本特征59
考参文献85
第四章 华北地台西部(附准噶尔地块)88
第一节 华北地台西部的范围、地形及地质构造的一般特征88
第二节 阿拉善台背斜90
第三节 北山块断带(台背斜)94
第四节 阿尔金山台背斜(?)97
第五节 塔里木台向斜102
第六节 柴达木台向斜(?)111
第七节 准噶尔中间地块116
参考文献120
第五章 华南地台(东部)122
第一节 华南地台(东部)的范围、地形和大地构造的一般特征122
第二节 华南地台东部地层的发育概况124
第三节 华南地台的构造发展史154
第四节 华南地台上的岩浆活动157
第五节 矿产形成规律与地史关系158
第六节 华夏台背斜161
第七节 康滇台背斜169
第八节 江南台背斜175
第九节 浙赣湘粤沉降带184
第十节 滇桂台向斜193
第十一节 四川台向斜(附大巴山)199
第十二节 鄂黔台向斜202
参考文献206
第六章 华南地台西部210
第一节 华南地台西部的一般概念210
第二节 西藏台背斜211
第三节 横断山块断带213
第七章 古生代褶皱带217
第一节 阿尔泰古生代褶皱带218
第二节 天山古生代褶皱带223
第三节 大兴安岭古生代褶皱带229
第四节 内蒙古生代褶皱带233
第五节 昆仑山古生代褶皱带236
第六节 祁连山古生代褶皱带239
第七节 秦岭古生代褶皱带255
第八节 下杨子古生代褶皱带261
第九节 龙门山褶皱带265
参考文献266
第八章 中生代褶皱带268
第九章 新生代褶皱带270
第一节 喜马拉雅褶皱带270
第二节 台湾褶皱带275
参考文献283
第十章 结束语284
第一节 中国地质发展的基本特征284
第二节 中国矿产分布的规律性289
参考文献293
1961《中国地质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南京大学地质系编 1961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数学地质进展
- 1994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中国数学地质 3
- 1991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中国地质学
- 1953 正风出版社
-
- 中国旅游地质
- 1997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中国数学地质 1
- 1986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中国地质学
- 1989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 中国地质学 扩编版
- 1999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所刊
- 1982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中国石油地质学
- 1983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 中国近海地质
- 1997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中国数学地质 6
- 1995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中国数学地质 5
- 1994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中国地质学简史
- 1994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中国数学地质 8
- 1997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中国数学地质 7
- 1996 北京:地质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