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丰产的土壤环境》求取 ⇩

目录1

第一章 绪论1

第二章 水稻土类型与水稻丰产的关系8

一、水稻土的生成条件和形成过程8

(一)水稻土生成的农业气候地带性特征10

(二)水稻土形成的地域性特征12

(三)水稻土的起源和熟化过程16

二、水稻土的分类原则18

三、水稻土的主要类型和特性20

(一)泥肉化水稻土20

(二)乌泥化水稻土31

(三)蚕沙-鳝血化水稻土36

四.丰产水稻土的特点和培育措施50

(一)丰产水稻土的类型及其特点50

(二)丰产水稻土的培育措施51

第三章 水稻土的物理性质54

一.土壤耕性54

(一)农民对水稻土耕性的认识55

(二)耕性的一般物理特征及其实质56

(三)良好耕性的培育途径60

二.土壤质地61

(一)对南方水稻土质地分类的初步意见61

(二)水稻土耕作层的质地特性及影响质地的因子65

(三)水稻土质地剖面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69

(四)丰产水稻土的质地76

三.土壤结构77

(一)土壤结构与肥力的关系79

(二)土壤微结构与肥力的关系81

(三)耕作措施和土壤结构的关系85

第四章 水稻土的粘土矿物组成94

一.成土母质对水稻土粘土矿物组成的影响95

(一)砖红壤发育的水稻土95

(二)酸性母岩风化物和红壤发育的水稻土97

(三)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水稻土100

(四)紫色土发育的水稻土101

(五)石灰岩堆积物发育的水稻土103

(六)长江中下游沉积物发育的水稻土105

二.水稻土形成过程中粘土矿物的变化109

(一)水稻土形成过程中粘土矿物组成的变化109

(二)表层与心土层粘土矿物组成的异同114

(三)潜育作用对粘土矿物的影响115

三.水稻土粘土矿物组成的地理分区117

(一)以高岭类[三水铝石]为主的华南水稻土区118

(二)以高岭类[云泰、蒙脱类]为主的华中水稻土区119

(三)以蒙脱类和云泰[高岭类]为主的长江中下游水稻土区119

(四)以云泰[蒙脱类]为主的华北水稻土区120

四.水稻土的粘土矿物组成与土壤肥力的关系120

一.水稻土的代换性能130

(一)水稻土形成过程中代换量的变化130

第五章 水稻土的吸附特性130

(二)成土母质对土壤代换量的影响131

(三)水稻土不同粒级的代换量133

(四)不同类型水稻土的粘粒部分的代换量135

(五)有机质对代换吸附能力的影响139

(六)水稻土的代换量与肥力水平的关系142

二.代换性盐基组成与盐基饱和度144

(一)水稻土形成过程对盐基饱和度的影响144

(二)代换性盐基含量与饱和度152

(三)水稻土的盐基饱和度与pH值的关系154

(四)盐基饱和度与土壤肥力的关系157

三.水稻土的缓冲性能159

四.吸附性能与土壤肥力的关系161

第六章 水稻土的氧化还原状况163

一.水稻生长过程中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的动态变化164

二.水稻土中氧化还原体系的区分166

(一)氧的作用166

(二)有机物的作用168

(三)铁锰的作用170

三.氧化还原状况对土壤肥力因素和水稻生长的影响173

(一)氧化还原状况对土壤肥力因素的影响173

(二)氧化还原状况对水稻生长的影响176

四.耕作措施对土壤氧化还原状况的影响177

(一)深耕对土壤氧化还原状况的影响177

(二)施肥对土壤氧化还原状况的影响179

(三)密植对土壤氧化还原状况的影响181

(四)水浆管理对土壤氧化还原状况的影响182

五.水稻土中氧化还原状况的控制185

第七章 水稻土的微生物学特性188

一.水稻土中微生物的一般特性188

二.水稻土中微生物的分布和生化活性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191

(一)南方水稻土中各类微生物的分布191

(二)水稻土中各主耍微生物生理群的数量及生化强度193

(三)水稻土剖面中微生物的分布198

三.农业技术措施对水稻土微生物区系的影响201

(一)深耕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201

(二)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203

(三)灌排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205

(四)土垡冻晒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及其在土壤熟化中的作用206

四.土壤微生物在水稻丰产中的作用207

第八章 水稻土的有机质状况211

一.有机质的剖面分布状况211

(一)运积物或一般地带性土壤上发育的水稻土212

(二)沼泽土上发育的水稻土(包括长期全年渍水的水稻土)213

(三)某些洪积、冲积物上发育的水稻土214

二.耕作层中有机质和氮素的含量215

(一)各地区土壤耕作层中有机质和氮素的含量215

(二)影响水稻土中有机质和氮素含量的因子217

三.腐殖质的质的特征220

(一)碳氮比的变异220

(二)腐殖质的组成224

(三)腐殖质组成的一般特征228

四.土壤有机质与土壤肥力的关系231

(一)耕作层中有机质含量与土壤肥力的关系231

(二)丰产水稻土的有机质状况及其改善途径238

第九章 水稻土中养分供应的特点240

一.氮的含量及其供应特点240

(一)水稻土中全氮和水解性氮的含量241

(二)水稻土中铵态氮的供应特点244

(三)水稻土中有机质的矿化246

二.磷的含量及其供应特点249

(一)南方水稻土中各种形态磷的含量250

(二)水稻土中有效磷的含量与土壤肥力的关系254

(三)南方水稻土中无机磷存在的形态260

三.钾、钙、镁的含量及其有效性261

(一)水稻土中钾、钙、镁的含量262

(二)水稻土中钾、钙、镁的释放速度268

第十章 施肥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及其与水稻生长的关系288

一.施肥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288

(一)土壤中养分的动态变化288

(二)施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301

二.施肥对水稻养分吸收的影响及其与水稻生长的关系309

(一)施肥对水稻养分吸收的影响309

(二)施肥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324

三.集中施肥在经济用肥上的意义324

(一)秧期施肥对水稻生长的影响324

(二)沾秧根施肥对水稻生长的影响327

(三)塞根施肥对水稻生长的影响330

四.高肥时土壤的养分和谐与水稻倒伏问题332

(一)土壤养分状况与水稻倒伏的关系332

(二)营养元素的吸收、平衡与倒伏的关系335

(三)水稻体内氮化物和糖化物的状况与倒伏的关系339

五.看土施肥问题的初步讨论345

第十一章 水稻土的深耕和生土熟化352

一.深耕(结合施肥)对土壤性状的影响352

(一)深耕(结合施肥)对土壤紧实度和通气状况的影响353

(二)深耕(结合施肥)对土壤水热状况的影响358

(三)土壤性状的变化在确定深耕深度中的意义365

(一)深耕(结合施肥)对根系伸展和根系吸收能力的影响366

二.深耕(结合施肥)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366

(二)深耕(结合施肥)对植株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的影响371

(三)深耕(结合施肥)对产量的影响374

三.合理深耕问题377

(一)深耕深度和深耕时间377

(二)看土深耕378

四.生土熟化问题385

(一)冻垡和晒垡对土壤性状的影响及其在生土熟化中的作用386

(二)精细整地和增施有机肥料387

(三)连续深耕389

第十二章 水分管理对土壤性状的影响及其意义391

一.不同灌溉处理对土壤性状及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391

(一)灌溉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392

(二)灌溉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394

(三)灌溉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396

二.烤田对土壤性状的影响及其意义399

(一)烤田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399

(二)烤田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403

(三)烤田过程中渗漏水组成的变化403

(四)烤田与水稻生长发育的关系405

三.水稻的合理水分管理问题409

(一)水稻各生育期中适宜的土壤水分状况410

(二)不同类型水稻土的合理水分管理方式411

第十三章 土壤肥方水平与合理密植的关系415

一.看土密植的意义415

(一)土壤养分含量对水稻单株有效穗和粒数的影响416

二.土壤肥力水平对水稻单株有效穗和粒数的影响416

(二)土壤物理性状对水稻分蘖的影响418

三.看土密植问题的讨论420

(一)特肥田的密植421

(二)高肥田的密植422

(三)中肥田的密植422

(四)低肥田的密植423

四.对几个地区水稻合理密植密度的意见424

(一)长江老冲积物发育的水稻土地区425

(二)太湖湖积物发育的水稻土地区425

(三)南方山区425

一.各主要土区水稻土的养分储藏及养分收支状况426

第十四章 水稻土的养分平衡426

(一)养分储藏状况427

(二)养分收支状况429

二.调节养分平衡的措施434

(一)轮作在调节养分平衡和加速物质循环上的作用435

(二)猪厩肥的施用437

(三)农家肥料的积制与施用438

(四)化学肥料的施用443

(五)防止水肥流失,保持土壤中的养分446

三.绿肥在提高土壤肥力上的作用447

(一)紫云英和苕子的干物质形成速度447

(二)几种主耍绿肥的成分及其对养分的吸收速度448

(三)绿肥对难溶性物质的利用457

(四)绿肥在调节养分平衡上的作用460

第十五章 创造肥沃水稻土的途径463

一.肥沃水稻土的概念和特性463

(一)肥沃水稻土的概念463

(二)肥沃水稻土的一般特性464

(三)肥沃水稻土的区域性特征466

二.创造肥沃水稻土的基本措施467

(一)深耕细作是加速土壤熟化的基本措施467

(二)合理施肥是增加和调节土壤中养分的重耍措施469

(三)水浆管理是调节土壤肥力因素的主要措施471

三.低产水稻土的改造473

四.创造肥沃水稻土的耕作园田化农作制474

1961《水稻丰产的土壤环境》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中国科学院农业丰产研究丛书编辑委员会编 1961 北京: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水稻丰产技术(1956 PDF版)
水稻丰产技术
1956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环境土壤学( PDF版)
环境土壤学
水稻丰产模范和他们的丰产经验(1952 PDF版)
水稻丰产模范和他们的丰产经验
1952 华东人民出版社
中国土壤环境容量(1992 PDF版)
中国土壤环境容量
1992 北京:地震出版社
环境土壤学(1988 PDF版)
环境土壤学
1988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环境土壤学(1985 PDF版)
环境土壤学
1985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土壤环境容量研究(1986 PDF版)
土壤环境容量研究
1986 北京:气象出版社
环境土壤学(1993 PDF版)
环境土壤学
1993 北京:农业出版社
中国现代实用文体范例大全(1993 PDF版)
中国现代实用文体范例大全
1993 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土壤环境元素化学(1995 PDF版)
土壤环境元素化学
1995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水库水温与水稻丰产灌溉(1985 PDF版)
水库水温与水稻丰产灌溉
1985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环境污染与生物净化  水、土壤、植物(1976 PDF版)
环境污染与生物净化 水、土壤、植物
1976 北京:科学出版社
自然环境的腐蚀与防护  大气·海水·土壤(1997 PDF版)
自然环境的腐蚀与防护 大气·海水·土壤
1997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土壤环境学  土壤环境污染防治土壤生态保护(1995 PDF版)
土壤环境学 土壤环境污染防治土壤生态保护
1995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水稻丰产技术研究(1960 PDF版)
水稻丰产技术研究
1960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