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引论》求取 ⇩

第一章 辩证唯物主义——生物学的方法论之基楚28

第二章生物界与非生物界45

第一节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之间的共同性46

第二节 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54

第三节 生命——本质上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57

第三章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发展60

第一节 有机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60

第二节 生命在地球上发生的理论61

1.生命的“永存性”理论61

2.就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论地球上生命起源的问题63

(一)碳素存在的原始形式64

(二)在地球原始海洋的水中有机物质的形成66

(三)围聚体的产生68

(四)原始有机体的产生70

第四章单细胞与多细胞有机体77

第一节 单细胞有机体77

第二节 从单细胞动物过渡到多细胞动物81

第三节 从单细胞植物过渡到多细胞植物83

第四节 多细胞有机体与单细胞有机体的区别87

第五节 动物的组织89

1.上皮组织89

(一)血液91

2.结缔组织91

(二)淋巴92

(三)典型的结缔组织94

(四)软骨与骨94

3.肌肉组织95

4.神经组织96

第六节 高等植物有机体的组织98

1.分生组织98

2.保护组织99

3.基本组织100

4.机械组织101

5.输导组织102

6.分泌组织103

第五章有机体细胞的构造104

第一节 细胞学说的简史104

第二节 苏维埃生物学在关于细胞,它的生活和起源学说中的成就109

第三节 细胞的形状和构造113

1.细胞的形状和大小113

2.细胞的结构114

(一)细胞质115

(二)细胞核116

(三)细胞膜120

(四)细胞类器官121

(五)细胞内含物124

第四节 细胞的繁殖125

1.细胞有丝分裂的各期127

2.核动分裂时细胞中所起的变化131

3.染色体形成中的某些特性131

4.染色体的数目和形状132

(一)原生质的无机物质134

第六章新陈代谢作用——生命的基本条件134

第一节 原生质的化学成分134

(二)原生质的有机物质135

第二节 原生质的物理化学特性139

(一)光合作用140

第三节 新陈代谢作用143

1.自养有机体的新陈代谢作用146

(二)化能合成作用150

(三)植物的氮素营养151

2.酵素或酶153

(四)植物体内物质的转变153

3.异养有机体的新陈代谢作用156

(二)脂肪的同化157

(一)碳水化合物的同化157

(三)蛋白质的同化158

(四)呼吸和发酵159

(五)维生素及其在有机体新陈代谢作用中的地位161

(六)中央神经系统在新陈代谢作用中的地位163

第四节 自然界中物质的循环164

1.碳的循环164

2.氮的循环166

第一节 感应性的一般概念168

第七章感应性与能动性168

第二节 感应性形式的进化170

1.没有神径系统的有机体的感应性172

(一)植物的向性和感性172

(二)原生动物的趋性174

2.能动性174

3.有神经系统的动物的感应性178

(一)反射感应性的起源179

(二)中央神经系统的起源180

(三)连锁反射——本能181

第三节 巴甫洛夫关于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183

1.巴甫洛夫关于条件反射的学说184

2.神经过程的基本形式186

3.巴甫洛夫关于第二信号系统的学说187

第八章动植物有机体的繁殖190

第一节 无性繁殖192

1.孢子繁殖192

(一)植物的营养繁殖194

2.营养繁殖194

(二)动物的营养繁殖196

第二节 有性繁殖197

1.原生动物的有性繁殖198

2.多细胞动物的有性繁殖199

(一)性细胞的形成201

(二)受精206

3.植物的有性繁殖208

4.处女生殖或孤雌生殖214

5.性过程的生物学本质216

6.性过程在有机体进化中的意义218

1.生长和发育的概念220

第九章有机体的个体发育220

第一节 植物的个体发育220

2.种子植物发育中的阶段性春化阶段224

第二节 种子播种前春化227

(一)发育的光照阶段228

(二)阶段变化的顺序性,不可逆性与局限性231

1.器官、特徵和特性的形成233

2.植物个体发育的控制234

第三节 动物的个体发育238

第十章遗传性及其变异性246

第一节 遗传性特性的本质246

第二节 遗传性的保守性248

第三节 遗传性的变异与获得性的遗传250

第四节 控制遗传性及其变异性的原则和方法257

1.米邱林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57

2.阶段发育理论是控制遗传性及其变异性的基楚264

(一)植物遗传性及其变异性的控制265

(二)动物遗传性及其变异性的控制272

第十—章关于物种和物种形成的学说282

第一节 有机类型系统发育的思想。卡维尔茲涅夫,拉马克,达尔文282

(一)达尔文关于有机界发展是微小量变的积累的观念283

(二)达尔文陷入马尔萨斯主义的错误286

(三)达尔文不理解有机体种内关系的本质287

(四)达尔文关于性状分歧学说的错误289

第二节 种间斗争290

第三节 从米邱林生物学的观点来看物种和物种形成293

第十二章动植物界各斗构造的基本特征302

第一节 动物的各门303

1.原生动物门(Protozoa)303

2.海绵动物门(Spongia)304

3.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a)304

4.扁虫动物门(Platyhelminthes)306

5.圆虫动物门(Nemalheminthes)307

6.环节 动物门(Annelides)308

8.节 足动物门(Arthropoda)309

7.拟蠕虫动物门(Vermoidea)309

9.软体动物门(Mollusca)311

10.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312

11.脊索动物门(Chordata)313

(一)第一亚门:半索亚门(Hemichordata)314

(二)第二亚门:尾索亚门(Tunicata)315

(三)第三亚门:无头亚门(Acrania)315

(四)第四亚门:有头亚门,或脊椎亚门(Cranita,或Vertebrata)316

第二节 植物的各门324

1.细菌门(Baoteria)324

2.蓝绿藻门(Cyanophyceae)324

5.褐藻门(Phaeophyceae)326

4.矽藻门(Diatomeae)326

3.绿藻门(Chlorphyceae)326

6.红藻门(Rhodophyceae)327

7.黏菌门(Myxophyta)328

8.真菌门(Fungi)329

9.地衣门(Lichenes)330

10.苔藓植物门(Bryophyta)331

11.蕨类植物门(Pieridophyta)331

12.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332

13.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333

第十三章动植物界发展史上的基本阶段335

1.寒武纪和志留纪338

第一节 最古老的生命形熊。太古代和原生代338

第二节 古生代有机界的发展338

2.泥盆纪342

3.石炭纪344

4.二叠纪347

第三节 中生代有机界的发展349

1.三叠纪349

2.侏罗纪351

3.白垩纪355

第四节 新生代有机界的发展356

1.第三纪357

2.第四纪365

第十四章人类的起源367

第一节 人类的化石祖先368

1.海德堡人371

2.伲安德达人或古(原始)人372

3.?罗玛侬人375

第二节 人类与动物亲缘关系在比较解剖学上,比较胚胎学上和生理学上的证据376

1.比较解剖学上的资料376

2.胚胎学上的资料381

3.生理学上的资料382

第三节 从猿类祖先变成人的过程383

第四节 人种问题和种族主义386

1955《生物学引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苏)伊凡钦科(П.Л.Иванченко)著;谈家桢等译 1955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