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的继承与创造的发展》
作者 | 付伟勋著 编者 |
---|---|
出版 | 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
参考页数 | 362 |
出版时间 | 198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23873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次3
自序3
第一部 中国思想文化重建课题3
批判的继承与创造的发展—关于中国学术文化重建的问答3
儒家思想的时代课题及其解决线索21
中国文化重建课题的哲学省察—从生命的十大层面与价值取向谈起55
科技化资讯社会与价值取向问题77
马列主义在中国大陆的思想困局89
中国大陆学者的哲学研究评论129
第二部 西东博议155
天才是生命的试炼—从鲁宾斯坦之死谈起155
从人造心脏谈到现代人的死亡问题163
弗兰克尔与意义治疗法—兼谈健全的生死观…………………………………………17l181
(附)项退结:「传氏来台之鳞爪及其他」181
意义治疗与社会治疗185
生死智慧与宗教解脱187
铃木大拙二三事197
玛莉亚·卡拉丝的生命二重奏—本世纪歌剧女神的爱与死203
也谈「可怜的」沙特—马森先生「可怜的沙特」读后215
(附)马森:「可怜的沙特」223
沙特与西蒙·德·波娃——对存在主义的标准情侣229
宗教系所的设立与宗教研究—一个学术研究的新课题245
从工业社会到资讯社会—最新畅销书「众多趋向」评介之一253
高度科技与高度感应—最新畅销书「众多趋向」评介之二265
从单纯选择到众多选择—最新畅销书「众多趋向」评介之三273
人人参与的高度民主—最新畅销书「众多趋向」评介之四281
关于「安易死」的道德问题289
死亡文学的极致—托尔斯泰「伊凡·伊里奇之死」的现代意义293
巴哈与韩德尔的三百年诞辰301
川端康成与传统美的再发现309
日本人的生死观—从三岛由纪夫的自杀谈起317
义理、人情与心中—近松戏曲的审美意识327
儒家伦理的转折与充实—参加韩国「现代社会与传统伦理」学术会议337
从「大辞典」谈到外语定译问题345
从贫穷到开发、从闭锁到开放353
1986《批判的继承与创造的发展》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付伟勋著 1986 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承德市城市发展的特点和它的改造
- 1975 承德市城市建设局
-
- 近代科学技术的继承与发展
- 1978
-
- 苏联继承法发展史
- 1951
-
- 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教学
- 1990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城市环境美的创造
- 1989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全球儿童健康 新闻与综述 1993年第1期
- 1994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 创造与创造力开发
- 1986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
- 1982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 继承赠与
- 1999 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
-
- 大学生创造性的发展与教育
- 1995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 判断力的批判 上 审美判断力的批判
- 1964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关于文学遗产的批判继承问题
- 1980 长沙:岳麓书社
-
- 继承法的理论与实践
- 1986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