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音韵》音系研究》
作者 | 李新魁著 编者 |
---|---|
出版 | 中州书画社 |
参考页数 | 214 |
出版时间 | 1983(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9219·7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22955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 录1
绪论1
第一章 《中原音韵》的性质3
第一节对《中原音韵》的不同评价3
第二节 《中原音韵》制作的目的4
第三节 《中原音韵》基本上据实际口语7
而作7
第一节对《中原音韵》音系的不同看法15
第二章 《中原音韵》所代表的音系15
第二节 《中原音韵》代表河南音系17
第三节河南音成为共同语标准音的文化20
条件20
第四节 《中原音韵》不是据大都音而作24
第三章 《中原音韵》的声母系统47
第一节各家对《中原音韵》声类的47
看法47
第二节 《中原音韵》的声母49
第三节关于全浊声母消失的问题50
第四节声母[f]和[v]的音值55
第五节照组声母的分合及其音值56
第六节[?]声母的存亡76
第四章 《中原音韵》的韵母系统84
第一节 《中原音韵》韵母的类别和音值84
第二节[k]组声母字(原二等字)87
[i]介音之普遍存在87
第三节各组韵母中主要元音[a]—[ε]的对立89
第四节[?]、[i]韵的分立91
第五节[uei]韵的存在与[ei]韵尚未出现95
第六节[iu](鱼)韵尚未单音化97
第七节[uan]、[on]韵的并存98
第八节[ua?]韵中的不同变体98
第九节[iu??]韵的残留102
第十节 [u?]、[iu?]的分合与东钟、庚青韵字的相混103
第五章 《中原音韵》的声调系统106
第一节对声调系统的不同看法106
第二节 《中原音韵》“入派三声”到底110
是怎么一回事110
第六章 《中原音韵》的音节结构126
1983《《中原音韵》音系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新魁著 1983 中州书画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音韵学研究述评
- 1995 长沙:岳麓书社
-
- 中原音韵
- 1973 弘道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
- 中原音韵表稿
- 1985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
- 学萃探原之三 中原音韵研究
- 1984 新文丰出版公司
-
- 中医妇科学
- 1986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古音系研究
- 1996 北京:中华书局
-
- 中原音韵音系
- 1981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音注中原音韵 再版
- 1966 广文书局有限公司
-
- 中原音韵研究
- 1984 新文丰出版公司
-
- 中原音韵概要
- 1985 学海出版社
-
- 音韵阐微研究
- 1988 台湾学生书局
-
- 《博雅音》音系研究
- 1995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中原音韵
- 1978 北京:中华书局
-
- 音韵学专题研究
- 1994 大连: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