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能力计算与加强》求取 ⇩

目 录1

第一章概 述1

第一节铁路运输能力的基本概念1

第二节铁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原理3

一、直接计算法4

二、利用率计算法5

第二章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计算7

第一节 区间通过能力及其影响因素7

第二节列车区间运行时分和列车停站时间8

第三节车站间隔时间的查定12

一、相对方向列车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τ不)13

二、会车间隔时间(τ会)17

三、同方向列车连发间隔时间(τ连)18

四、同方向列车不同时发到间隔时间(τ发到)和不同时到发间隔时间(τ到发)22

五、有敌对进路时的相对方向列车不同时发到24

(τ敌发到)及不同时到发(τ敌到发)间隔时间24

六、相对方向列车不同时通过车站的间隔时间(τ不通)24

第四节追踪列车间隔时间的查定27

第五节线路及接触网维修“天窗”时间的确定35

第六节 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的计算40

一、单线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42

二、单线不成对连发运行图48

三、单线追踪运行图51

四、单双线不停车会车运行图55

五、双线平行运行图57

第七节非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的计算58

一、非自动闭塞区段旅客列车扣除系数59

二、单线自动闭塞区段及单双线区段的旅客列车扣除系数61

三、双线自动闭塞区段旅客列车扣除系数64

四、摘挂列车的扣除系数71

第八节 国外铁路区间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简介73

第三章铁路通过能力的加强81

第一节加强铁路通过能力的目的与要求81

第二节通过能力需要加强的数量和时机的确定86

第三节 提高铁路通过能力的方法及选择加强措88

施的原则88

第四节提高列车重量93

一、提高列车重量的效果93

二、列车重量标准的选择94

三、划一重量标准和差别重量标准99

四、牵引动力现代化110

五、发展大型货车,增加轴重;强化轨道结构,提高承载能力113

六、开行超重超长列车和组合列车,发展重载运输117

第五节增加行车密度133

一、提高货物列车运行速度134

二、缩短列车间隔时间138

三、缩短区间长度144

四、修建双线149

五、修建三线、四线、分流线157

六、兴建高速铁路166

第六节加强铁路通过能力方案的选择185

一、技术经济比较的基本原理186

二、合理投资期限的确定190

三、方案比较中的投资与运营费的计算196

第四章 电气化铁路供电设备通过能力的计算与加强201

第一节电气化铁路概述201

第二节牵引供电设备通过能力计算的基本原理205

第三节牵引变电所容量的计算206

一、牵引变电所馈线电流的计算207

二、变压器容量计算212

第四节 电力机车受电弓上的实际电压213

第五节加强电气化铁路供电设备通过能力的方法214

第五章 区段站能力计算及加强217

第一节车站咽喉通过能力计算217

第二节 区段站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238

第三节 区段站改编能力的计算244

第四节 区段站最终通过能力的确定249

第五节 国外车站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简介252

第六节 各种区段站布置图分析及能力加强260

第六章编组站通过能力计算278

第一节编组站排队服务系统278

第二节到达场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280

第三节 出发场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290

第四节编发场编发线通过能力计算298

第五节调车场、编发场容车能力的计算304

第七章编组站改编能力计算307

第一节 车站改编能力的基本概念307

第二节驼峰解体能力计算308

第三节尾部编组能力计算327

第四节解体能力与编组能力的协调333

第五节编组站最终通过能力的确定338

第六节 国外改编能力计算方法简介340

第七节编组站通过能力和改编能力计算实例347

第八章编组站布置图分析及能力加强360

第一节 单向横列式编组站布置图分析及能力加强360

第二节单向混合式编组站布置图分析及能力加强363

第三节单向纵列式编组站布置图分析及能力加强370

第四节 双向编组站布置图分析及能力加强374

第五节 编组站能力加强的其他途径378

第九章客运站能力计算及加强385

第一节 客运站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385

第二节 客车整备场能力计算394

第三节客运服务设施能力的计算400

第四节 客运站布置图能力分析及加强410

第一节货运设备作业能力计算416

第十章货运站能力计算及加强416

第二节货场综合作业能力的协调424

第三节货运站、货场布置图分析及能力加强426

第十一章机务段设备能力计算与加强432

第一节机务段设备能力的计算方法432

第二节机务工作量的计算437

第三节机务设备能力的加强途径441

第十二章铁路通道运输能力的综合利用和发展445

第一节概 述445

第二节区域路网通过能力发展的优化447

第三节输送能力与通过能力的配合450

第四节铁路运输能力的协调451

参考文献458

1999《铁路运输能力计算与加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孔庆钤,刘其斌编著 1999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如何增强计算能力(1981 PDF版)
如何增强计算能力
1981 国家出版社
铁路运输(1983 PDF版)
铁路运输
1983
铁路运输会计(1992 PDF版)
铁路运输会计
1992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铁路运输会计(1982 PDF版)
铁路运输会计
1982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铁路旅客运输统计与分析(1985 PDF版)
铁路旅客运输统计与分析
1985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铁路运输会计(1977 PDF版)
铁路运输会计
1977 人民铁道出版社
铁路运输会计(1995 PDF版)
铁路运输会计
1995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铁路运输统计(1990 PDF版)
铁路运输统计
1990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铁路运输计划(1984 PDF版)
铁路运输计划
1984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铁路运输统计学(1985 PDF版)
铁路运输统计学
1985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论铁路运输经济核算(1993 PDF版)
论铁路运输经济核算
1993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铁路旅客运输(1986 PDF版)
铁路旅客运输
1986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铁路运输调整(1992 PDF版)
铁路运输调整
1992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铁路客运设备  计算与设计(1982 PDF版)
铁路客运设备 计算与设计
1982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区间通过能力计算与加强(1987 PDF版)
区间通过能力计算与加强
1987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