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创作方法论》求取 ⇩

自序 从创作论角度寻求红学研究的新突破1

《红楼梦》是否创造了一种我们尚未认识的“主义”?1

(一)被忽略了的《红楼梦》创作方法研究1

(二)“现实主义”远不能涵盖《红楼梦》创作方法的全部,不能体现《红楼梦》创作方法的精髓与特色4

(三)革新创作方法,乃曹雪芹有意为之7

浪漫主义是《红楼梦》创作方法的基本成分之一10

(一)强烈的情感和文学上的自由主义10

(二)“作奇传”而不是作一般的“传奇”13

(三)用错了的标杆——“严格的现实主义”23

曹雪芹解决了一个世界性创作难题——《红楼梦》成功地运用了象征主义26

(一)认识《红楼梦》创作方法的关键在于能否正确评价其中的象征主义26

(二)象征主义:以形象表现暗寓意28

(三)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红楼梦》象征主义的宣言与入门钥匙31

(四)脂批者反复提醒读者注意《石头记》的暗寓意34

(五)象征主义在《红楼梦》中总体性、全方位、多层次的表现38

《红楼梦》的象征主义为什么能成功?45

(一)中国小说史上的两个不成功的例子45

(二)象征主义创作方法成功的基本原因49

(三)《红楼梦》象征主义的一大法宝:特殊符号体系53

(四)象征意义的延伸:在抽象与具象之间不断设置对应点67

(五)事件象征:题旨象征延伸的一个重要方式69

(六)多处设立象征路标:在诗词曲赋谜联中不断进行暗示71

《红楼梦》的象征主义为什么长期未能引起人们的注意?75

(一)象征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直没有地位76

(二)人们习惯地认为只有现实主义才能产生伟大作品79

(二)新时期红学研究中创作论研究始终未形成热点,旧的思维定势造成了创作方法早已解决的假象81

《红楼梦》的创作方法究竟如何命名为宜?85

(一)《红楼梦》的创作方法宜命名为“象征现实主义”85

(二)“象征现实主义”难度最大,具有广泛的通用性89

(三)浪漫主义可以包括在“象征现实主义”之中91

中华文化的浓缩性与《红楼梦》96

(一)中华元典中孕育着丰富的以一总万的思想和浓缩性基因99

(二)中国古代艺术论提倡浓缩性,追求有浓度的作品102

(三)有浓度是优秀艺术品的重要标志109

(四)《红楼梦》的高浓度:曹雪芹解决了四对矛盾112

“玉石”两重性的人物塑造原则127

(一)人物塑造艺术水平的四个档次128

(二)“东风”意象——林黛玉形象研究的一个盲点136

(三)是是非非话宝钗——曹雪芹塑造人物的“似是而非”手法155

多体生成深刻而又难以全面准确把握的主题165

(一)“补天”和“受享”——两个相反方向的主题166

(二)曹雪芹走钢丝——贾宝玉的泛情与“意淫”192

《红楼梦》没有隐写历史,并未使用“分身法”——评《红楼解梦》202

(一)“野史”≠历史204

(二)“分身法”决非《红楼梦》的秘法,曹雪芹未用此法210

(三)戚蓼生也没有“真正读懂”,二百年来仅一个“知”音236

(四)创作方法研究涉及的不仅仅是方法239

十一《红楼梦》“二书合成”说不符合创作规律250

(一)是两本书,不是三本书252

(二)如系“二书合成”,合成者将不会是曹雪芹254

(三)《风月宝鉴》不是风月笔墨,而是一部比较优秀的小说256

(四)《红楼梦》如果有这么多“不通”,其地位将彻底动摇260

(五)“二书合成”缺乏必要性和可能性262

十二《风月宝鉴》的男女主角不是宝玉和黛玉——兼论曹雪芹为什么没再续写后三十回268

(一)林黛玉、王熙凤的“戏份”多寡和出场变化一览表269

(二)黛玉戏头重脚轻,凤姐戏多而平衡272

(三)关于成书过程的若干推测274

(四)曹雪芹的困境与后三十回“迷失”不补281

(五)无所不求其极:素材——半成品——成品——精品——艺术巨著286

1998《红楼梦创作方法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周思源著 1998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红楼梦(1998 PDF版)
红楼梦
1998 南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论红楼梦(1958.09 PDF版)
论红楼梦
1958.09
诗论红楼梦(2020 PDF版)
诗论红楼梦
2020
红楼梦论稿(1981 PDF版)
红楼梦论稿
1981
《红楼梦》作者问题论稿(1987年05月第1版 PDF版)
《红楼梦》作者问题论稿
1987年05月第1版 北方文艺出版社
红楼梦评论(1975 PDF版)
红楼梦评论
1975
红楼梦评论( PDF版)
红楼梦评论
论红楼梦(1977 PDF版)
论红楼梦
1977
《红楼梦》评论(1974 PDF版)
《红楼梦》评论
1974 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
红楼梦引论(1988 PDF版)
红楼梦引论
1988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评《红楼梦》  焦作市工人《红楼梦》评论文选(1976 PDF版)
评《红楼梦》 焦作市工人《红楼梦》评论文选
1976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红楼梦》作者问题论稿(1986 PDF版)
《红楼梦》作者问题论稿
1986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
红楼梦十论(1990 PDF版)
红楼梦十论
1990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红楼梦》著作权论争集(1985 PDF版)
《红楼梦》著作权论争集
1985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红楼梦论集(1983 PDF版)
红楼梦论集
1983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