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铜铁成矿带》求取 ⇩

目录1

上篇区域成矿地质背景1

第一章地质构造发展阶段、建造及旋回1

第一节概述1

第二节基底发育阶段的沉积变质岩系和构造旋回7

一、前震旦纪沉积变质岩系7

(一)北侧大别山—张八岭前震旦纪沉积变质岩系8

(二)南区幕阜山—怀玉山前震旦纪沉积变质岩系10

(三)宁镇山脉东段前震旦纪变质沉积岩系11

二、震旦纪的沉积变质岩系11

(一)构造旋回12

三、构造旋回和构造层12

(二)第一构造层15

第三节盖层沉积阶段的沉积岩系和构造旋回17

一、盖层沉积阶段的沉积岩系17

(一)早古生代(或震旦纪至早古生代)17

(二)晚古生代至早三叠世36

二、盖层沉积阶段沉积岩系中的矿产及有利赋矿层位62

(一)沉积矿产62

(二)有利赋矿的岩性和层位63

三、构造旋回和构造层63

(一)构造旋回64

(二)第二构造层64

一、残余海相—海陆交互相沉积岩系65

第四节板内变形阶段的沉积岩、火山岩系和构造旋回65

二、陆相沉积岩系70

三、陆相火山岩系80

四、构造旋回和第三构造层86

第二章区域构造格局及其演化89

第一节前中生代构造格局89

一、前震旦纪89

二、震旦纪末90

三、早古生代90

四、晚古生代一早三叠世90

一、褶皱构造94

第二节 中生代构造格局94

二、断裂构造98

三、逆掩断层带及推覆构造113

四、火山岩盆地116

五、带状网络构造格局的演化117

六、三类不同性质和特征的次级构造区(段)118

第三节新生代构造格局120

一、新生代构造格局120

二、环形影象120

第四节区域应力场分析122

一、中三叠世至早、中侏罗世“陆—陆”碰撞挤压褶皱变形阶段125

三、晚白垩世一老第三纪盆山构造形成阶段126

四、新第三纪以来凸起与拗陷间差异运动平衡均一阶段126

二、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火山岩盆地和横跨褶皱发育阶段126

第五节区域地球物理场与深部构造127

一、重磁场特征127

二、深部构造特征简述132

第三章岩浆岩138

第一节概述138

一、前震旦纪的岩浆岩139

二、中生代的岩浆岩141

三、新生代的岩浆岩143

四、岩浆岩的分类命名143

(一)岩石类型及共生组合144

第二节扬子式同熔型(壳-幔同熔型)岩浆岩第一成岩序列144

一、侵入岩144

(二)闪长岩类共生组合145

(三)正长岩-石英正长岩共生组合148

(四)成岩演变特征及与内生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149

(五)偏碱性石英(二长)闪长岩-碱性辉长闪长岩-碱性辉长岩共生组合153

二、火山-潜火山岩159

(一)主要岩石类型及特征159

(二)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布特征160

(三)火山岩系的演化特征162

(一)岩石类型及共生组合164

(二)岩石特征164

一、侵入岩164

第三节扬子式同熔型岩浆岩第二成岩序列164

(三)微量元素特征165

(四)稀土元素分布特征165

(五)岩石的锶同位素初始比值166

(六)成岩演变特征及其与内生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167

二、火山-潜火山岩172

(一)岩石类型及简要特征172

(二)火山岩的演变特征173

小结:扬子式同熔型岩浆岩的基本特征176

第四节扬子式同熔型岩浆岩的时空分布178

一、空间分布178

二、时间分布180

第五节与铁、铜矿床有关的富碱闪长岩类183

一、富钠闪长岩类主要特征及与铁矿成矿作用有关的钠硅质异常演化184

(一)主要特征184

(二)钠硅质异常演化185

二、高钾(花岗)闪长岩类的主要特征及与铜矿成矿作用有关的钾硅质异常演化190

(一)高钾闪长岩类的主要特征190

(二)钾硅质异常演化190

下篇矿 床198

第四章矿床类型和成矿系列198

第一节矿床分类原则198

一、内生矿床198

二、外生矿床205

三、沉积改造矿床206

(一)矿浆充填矿床——姑山铁矿207

一、矿浆型矿床207

第二节典型矿床207

(二)矿浆-潜火山气液复合亚型矿床——梅山铁矿床209

(三)矿浆-接触交代复合亚型矿床——铁山铜铁矿床212

二、矽卡岩(接触交代)型矿床217

(一)复控式——铜官山铜矿田217

(二)层控式——狮子山铜矿田223

(三)接触式——铜录山(铁)铜矿228

(四)角砾岩筒式——东狮子山铜矿236

(五)接触交代-斑岩复合亚型?237

三、斑岩型矿床243

(一)“筒式”(“爆破角砾岩筒式”)——洋鸡山金矿243

(二)“带式”(“裂隙式”)——沙溪铜(金)矿246

(三)“层式”——岳山铅锌矿248

四、热液型矿床250

(一)热液充填(矿脉或复脉带)矿床——铜牛井铜钼矿250

(二)热液交代矿床——天马金硫矿250

五、火山-潜火山气液型矿床253

(一)玢岩式——陶村铁矿床254

(二)接触-隐爆式——凹山铁矿床254

(三)层控-接触复合式——何家小岭硫铁矿床258

(四)裂隙充填武——娘娘山铜金矿床260

(五)接触交代-潜火山气液过渡亚型——白象山铁矿床260

(一)火山沉积铁矿262

(二)火山沉积-热液改造铁矿262

六、火山沉积型矿床262

七、沉积型矿床263

(一)铁矿263

(二)含铜砂岩263

(三)硫铁矿264

八、风化淋滤矿床264

(一)铁帽264

(二)次生富集铜矿床265

(三)残积铁矿床266

九、沉积-改造型矿床266

(一)迁移式——栖霞山铅锌(锰)矿床266

(二)地下水热液叠改亚式——黄梅菱铁矿床269

(三)岩浆热液叠改亚式——龙桥铁矿床270

第三节矿质来源和成矿作用271

一、矿质来源271

(一)地质标志271

(二)同位素标志274

(三)其他标志278

二、成矿温度280

三、成矿作用283

(一)铁的成矿作用283

(二)铜的成矿作用284

(三)硫、金及铅锌的成矿作用285

第四节成矿系列287

一、内生成矿系列287

三、外生成矿系列290

二、沉积改造成矿系列290

四、成矿系列与矿床类型291

(一)关于成矿系列的综合评述291

(二)主要成矿系列与矿床成因类型关系291

第五章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294

第一节成矿地质条件294

一、构造与控矿294

(一)区域控矿构造294

(二)成矿区段和矿田控矿构造297

(三)矿床(体)控矿构造305

二、地层与成矿309

(一)不同时代地层的含矿性309

(二)古“铜陵岛”的形成与硫铜铁富集312

(三)膏(盐)层与铁、硫、铜成矿的关系316

(四)矿床富集的岩性条件317

三、岩浆岩与成矿319

(一)区域成岩-成矿作用319

(二)岩浆岩对矿化局部富集的意义328

第二节成矿规律331

一、区域控矿基本规律331

二、矿床成因规律334

(一)多源复生,内生为主334

(二)多类型共生,成系列组合335

(三)多系列并存,成网络交叉336

(四)多矿种组成,有规律配套337

(一)成带分布,分段集中——纵向分布规律339

三、矿床分布规律339

(二)横向分布规律342

(三)成矿的时间分布规律342

(四)时空物质综合分布规律(“T”形分带)344

四、矿床富集规律345

第三节成矿模式349

一、地区性成矿模式349

(一)鄂东南地区349

(三)安徽沿江地区350

(四)江苏沿江地区350

(二)赣西北(九瑞)地区350

二、矿床类型组合及综合模式351

(一)铜陵模式(铜陵—九瑞模式)351

(二)大冶模式351

(三)宁芜模式351

三、成矿模式与矿床类型、成矿系列的纵横关系353

四、找矿模式与找矿方法355

(一)综合找矿模式355

(二)不同成矿模式的找矿方法357

(三)找矿模式与成矿模式间的网络关系358

结束语360

主要参考文献362

英文摘要363

1991《长江中下游铜铁成矿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常印佛等著 1991 北京:地质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国外黄铁矿型铜矿(1980 PDF版)
国外黄铁矿型铜矿
1980 地质部情报研究所
黑龙江干流梯级开发对右岸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1995 PDF版)
黑龙江干流梯级开发对右岸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1995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长江中游青铜王国  江西新淦出土青铜艺术(1994 PDF版)
长江中游青铜王国 江西新淦出土青铜艺术
1994 两木出版社
长江中下游铜金矿床矿田构造(1999 PDF版)
长江中下游铜金矿床矿田构造
1999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长江中下游鄂城-铜陵一带遥感地质及成矿规律研究(1992 PDF版)
长江中下游鄂城-铜陵一带遥感地质及成矿规律研究
1992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长江中下游地区铁铜  金  成矿规律(1992 PDF版)
长江中下游地区铁铜 金 成矿规律
1992 北京:地质出版社
中国长江下游经济发展史(1990 PDF版)
中国长江下游经济发展史
1990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长江中游引航(1978 PDF版)
长江中游引航
1978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长江中下游气候(1991 PDF版)
长江中下游气候
1991 北京:气象出版社
长江中下游中生代陆相盆地演化与成矿作用(1998 PDF版)
长江中下游中生代陆相盆地演化与成矿作用
1998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地质专报  4  矿床与矿产  第7号  长江中下游区域铜、金、铁、硫矿床基本特征及成矿规律(1987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地质专报 4 矿床与矿产 第7号 长江中下游区域铜、金、铁、硫矿床基本特征及成矿规律
1987 北京:地质出版社
西藏玉龙斑岩铜矿带花岗岩类与成矿(1990 PDF版)
西藏玉龙斑岩铜矿带花岗岩类与成矿
1990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千古风流人物  下(1996 PDF版)
千古风流人物 下
1996 西安:未来出版社
扬子江下游铁矿志(1935 PDF版)
扬子江下游铁矿志
1935 国立北平研究院地质学研究所,实业部地质调查所
长江游(1983 PDF版)
长江游
1983 星光出版社